回覆列表
  • 1 # 科學認識論

    看到這個問題我也很好奇,因為在我印象中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怎麼會有海洋生物呢?所以帶著這個疑問我也去查了查資料,結果卻並不是題中所說的那樣!

    貝加爾湖中的“海洋生物”

    如果單從貝加爾湖的形成來看它與海洋沒有一毛錢的關係!!!當然確實有很多湖泊是因為淤泥阻塞從海洋裡分離出來成為潟湖,有的還進一步因為降水原因逐漸淡化成為淡水湖,或者是地質作用被隆起成為湖泊。但是貝加爾湖卻是亞歐板塊內部撕裂而產生的一條深谷,逐漸河流流入從而形成湖泊!所以貝加爾湖與海洋沒有一毛錢關係!

    我們去找找人們所說的貝加爾湖中的海洋生物,例如貝加爾湖鯊魚、貝加爾湖龍蝦、貝加爾湖海螺、貝加爾湖海綿但是這幾種都是淡水種而已,所謂鯊魚也不過是一種叫杜父魚的淡水魚!

    而爭議最多的是因為貝加爾湖中的海豹,因為根據DNA檢測它確實是由海洋中的海豹演化而來。但是它現在已經成為一種新物種,不能稱為海洋生物了。

    貝加爾湖海豹為什麼能生存?

    有人會說貝加爾湖的海豹是如何來到這裡的呢?在我查資料比較認同的是因為北冰洋的環斑海豹為了追逐獵物而進入了葉尼塞河,隨著地質變化,他們逐漸被困在了上游無法回到海洋,一些海豹從而順著葉尼塞河的支流進入到了貝加爾湖!

    有人又會問就算是這樣,但是海洋生物是不能在淡水中生存的呀?其實這確實是事實,因為許多海魚放到淡水中會很快死亡!這主要是因為滲透壓的原因。

    我們知道魚類只能靠鰓呼吸,而魚的鰓和面板都會和水體產生滲透壓交換!從一旦外界的滲透壓發生巨大改變,魚類是無法生存的!但是我們知道海豹是哺乳動物,它能夠依靠肺部呼吸,也就是說它的肺不會與水進行滲透壓交換,並且海豹的面板也不會進行滲透壓交換,所以這就為它們淡水中存活下來提供了條件。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你現在將一隻海洋海豹直接放入淡水中就能存活!這是一種演化過程,需要經過漫長的時間!生物界中確實有能夠適應淡水和海水的生物,例如經常在《人與自然》中看到的大馬哈魚。

    你能舉出其他從海洋生物演變為淡水生物的物種嗎?

  • 2 # 江氏小盜龍

    貝加爾湖是世界第一深水湖,最深處可達1637米,其平均深度也達到730米。這座美麗的湖泊位於陸地內部,距離大海很遠,但是卻生存有許多海洋生物,比如海豹、龍蝦、海綿、海螺等等,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個遠離大海的深水湖內有這麼多海洋生物呢?

    一種理論認為在遙遠的中生代甚至古生代時期,貝加爾湖附近曾經有海洋存在,後來隨著地殼的運動,海水退下,但是一些海洋生物留在了水體之中,一直存活至今。其實今天的貝加爾湖在2000萬年前才逐漸形成。至於海豹嘛,應該是從北冰洋沿著河流逆流而上,然後逐漸適應淡水生活的。

  • 3 # 流浪自然

    網路上流傳的關於貝加爾湖生活的海洋生物的例子很多,但是大多都經不起推敲。比如網上說的貝加爾湖的淡水鯊魚,其實是杜父魚,貝加爾湖的海綿,海藻,其實也都是海綿海藻的淡水種類。不過生活在貝加爾湖的海豹,倒的確是來自於海洋的生物。

    僅僅從外觀和形態上去判斷,就可以發現貝加爾湖的海豹和生活在北冰洋裡的環斑海豹非常的相似。而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它的確是環斑海豹演化而來的(在之前,人們還把它當做環斑海豹的一個亞種,不過近幾年已經把它視為獨立物種了)。

    不過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貝加爾湖距離海洋非常的遠。那麼這些海豹是怎麼來到貝加爾湖的呢?

    有的時候,地球上的一些湖泊是海洋的殘留部分形成。比如說,在一些河流的入海口,隨著泥沙的堆積,會把海岸線的一部分合圍成一個潟湖,最後會慢慢的形成內陸湖。我們中國杭州的西湖,其實原本就是近海的一部分。但是這顯然不適用於貝加爾湖,因為貝加爾湖是一個典型的地質塌陷形成的湖。它周圍的地帶也從未被海洋所淹沒。

    那麼貝加爾湖的海豹一定是主動的從海洋中遷徙到貝加爾湖來的,這個時間點大概發生在上一個冰川期。在冰川期的時候,冰川融化導致的融水讓聯通貝加爾湖和北冰洋的安哥拉河水位暴漲。有一些環斑海豹就逆流而上,進入安哥拉河裡覓食生活。這個時間應該非常漫長,導致了這些海豹向河流上游擴散的距離越來越遠。最終有其中的一部分來到了貝加爾湖中。

    但是隨著冰川期的結束,安哥拉河的水位逐漸的下降。變得不再適宜海豹生活。生活在河流中的海豹,一部分重新迴歸海洋中,一部分在當地逐漸的滅絕。而已經進入貝加爾湖的這一些海豹,就被隔斷在貝加爾湖中。

    貝加爾湖的環境是可以滿足這些海豹的生活所需的。它的魚類資源足夠豐富,它的水深非常的深,它的溫度適宜海豹生活,它也有許多的島嶼和海岸線可供海豹上岸產下後代,這些有利條件使得誤入貝加爾湖的海豹在此繁衍生息,並最終和環斑海豹分化,演化為了一個獨立的物種。

    實際上像這樣進入淡水湖泊生活的海豹,並不僅只是貝加爾湖的這一個群體(也就是說,網上某百科所寫的“貝加爾湖海豹是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海豹”這一句是錯的)。同樣是環斑海豹,它們還進入了北歐的至少兩個淡水湖泊,並且繁衍至今。這就是賽馬湖環斑海豹和拉湖環斑海豹。而另一個鹹水湖泊中,也有很多的海豹生活,就是裡海海豹。它們同樣是環斑海豹的一個亞種。

    但是很多朋友就會問,為什麼生活在海洋裡的海豹,可以在淡水中生活呢。我們知道很多海水魚扔到淡水裡,是無法生存的,反之也是一樣。學過生物的我們都知道,這是因為滲透壓的不同,導致它們無法在不同鹽度的水域中生活。不過對於海豹這樣的哺乳生物來說,它們和水體進行滲透壓交換的環節比較少:它們沒有鰓,這是魚與水體發生體液交換的主要途徑,它們的面板也可以阻斷外界水體和體內體液的鹽分交流。所以說滲透壓對海豹來到淡水環境中生活帶來的影響並不大。實際上,在中國山東濟南的趵突泉景區,也人為的圈養了幾頭海豹,他們在趵突泉的淡水環境裡,也生活得還不錯。

    還有很多的海洋鯨類,也經常來到淡水環境中覓食。比如伊河海豚,就經常出現在湄公河的中游地帶。還有一些海洋鯨類,甚至習慣了淡水的生活,並在此定居下來。實際上我們知道的像長江江豚,白暨豚這樣的淡水鯨類,它們都是祖先生活在海洋裡的海水鯨演化而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0年做什麼行業來錢快?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