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上挺好的,宣傳也比較實在有節操,沒大問題,負極做矽肯定是方向,消費電子和圓柱動力電池上先用是肯定的。
1.不論是消費電子還是動力電池,大家其實都把下一代負極注意力轉向矽已經好久了,主要原因當然是矽負極本徵的高比容量一可以帶來電池能量密度 上升的潛力的可能性。從技術的推廣使用來說,消費電子和動力電池中的圓柱肯定是相對最早上矽的(這不就上了),而動力電池的軟包和方形就受制於膨脹因素就仍然有點難度(繼續加油,爭取早日大規模上量產)。所以從這點來說,個人倒是看不太明白是不是一定是這個技術是從動力領域過來的,沒準就是同時在動力和消費領域發展,哪裡先成熟了就先應用。當然是不是從動力來的這個事有點辯經,個人覺得也沒太有糾結的必要,只要技術能用,好用就好。2.矽負極做快充這個,從本徵上有一點比較適合,就是其作為負極電位高析鋰風險小__ 可以容忍更大的充電電流;不過理論上矽負極也有充放電曲線遲滯等問題,所以如果從適合快充方面,矽負極也是一一個有得有失的選擇當然這也說明了小米把這個技術做成快充能力的可貴性,所以還是有技術含量的。PS:可能也要關注一下迴圈壽命看看能撐多少圈 ,不過考慮到消費電子般也不用撐特別多的圈和年限, 這個我覺得問題也不大。3.電池的能量密度進步要靠正極、負極以及其它組分的共同配合努力,挖掘每一寸潛力都不太容易,所以不能說負極不用做,光搞正極就好了這種話。正極的高電壓鈷酸鋰(消費電子), 高電壓NCM/高鎳811 (動力)都是方向,負極做矽怎麼就不重要了?正極負極都很重要。
4.略微遺憾的是我這並不知道這個電池的能量密度為何,快充能力更具體如何,如果能有量化的資料,再和競爭產品技術對比-下,應該會更直觀的知道其競爭力具體好在哪裡,這方面,期待更,進一步的資訊吧.
總體上挺好的,宣傳也比較實在有節操,沒大問題,負極做矽肯定是方向,消費電子和圓柱動力電池上先用是肯定的。
1.不論是消費電子還是動力電池,大家其實都把下一代負極注意力轉向矽已經好久了,主要原因當然是矽負極本徵的高比容量一可以帶來電池能量密度 上升的潛力的可能性。從技術的推廣使用來說,消費電子和動力電池中的圓柱肯定是相對最早上矽的(這不就上了),而動力電池的軟包和方形就受制於膨脹因素就仍然有點難度(繼續加油,爭取早日大規模上量產)。所以從這點來說,個人倒是看不太明白是不是一定是這個技術是從動力領域過來的,沒準就是同時在動力和消費領域發展,哪裡先成熟了就先應用。當然是不是從動力來的這個事有點辯經,個人覺得也沒太有糾結的必要,只要技術能用,好用就好。2.矽負極做快充這個,從本徵上有一點比較適合,就是其作為負極電位高析鋰風險小__ 可以容忍更大的充電電流;不過理論上矽負極也有充放電曲線遲滯等問題,所以如果從適合快充方面,矽負極也是一一個有得有失的選擇當然這也說明了小米把這個技術做成快充能力的可貴性,所以還是有技術含量的。PS:可能也要關注一下迴圈壽命看看能撐多少圈 ,不過考慮到消費電子般也不用撐特別多的圈和年限, 這個我覺得問題也不大。3.電池的能量密度進步要靠正極、負極以及其它組分的共同配合努力,挖掘每一寸潛力都不太容易,所以不能說負極不用做,光搞正極就好了這種話。正極的高電壓鈷酸鋰(消費電子), 高電壓NCM/高鎳811 (動力)都是方向,負極做矽怎麼就不重要了?正極負極都很重要。
4.略微遺憾的是我這並不知道這個電池的能量密度為何,快充能力更具體如何,如果能有量化的資料,再和競爭產品技術對比-下,應該會更直觀的知道其競爭力具體好在哪裡,這方面,期待更,進一步的資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