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蝶谷幽蘭
-
2 # 月下讀書
元直走馬薦諸葛
題主的問題可以理解為徐庶若在,劉備還需要諸葛亮嗎?
我們先說說兩人,徐庶,字元直。劉備在新野時可謂窮的叮噹響,兵少將稀,曹操來攻,曹仁擺八門金鎖陣,被徐庶一眼看破,大破八門陣。後又火燒博望坡,一時間徐庶名聲大作,曹操利用徐庶母親,招降徐庶,這才有了元直走馬薦諸葛。後來長坂坡一戰,徐庶一句話讓曹操只要活趙雲,不要死子龍,為劉備保下智勇雙全的趙雲。火燒赤壁,諸葛亮和周瑜兩人定下計策,被徐庶一眼看破,不但沒說,還小幫了一把。可見徐元直才略不在諸葛亮之下,兩人本就是友,見識差距過大,也成不了朋友。
如果徐庶沒有出走曹營,以他的能力,保劉備三分天下也不是沒有可能,這也是諸葛亮幫助劉備達到的高度。
那麼劉備還會三顧茅廬嗎?答案是會,誰也不嫌棄輔佐的人多,劉備勢力擴大以後,更是如此。有臥龍以後還不是招攬鳳雛,所以這個問題是肯定會三顧茅廬。可能會因為徐庶在,耽誤一些時間導致諸葛亮被他人三顧茅廬。本文以三國演義為本,畢竟大家喜聞樂見。
-
3 # 塵子渝
實際上呢,徐庶並不是要投奔曹操了,才走馬薦諸葛的,而是很早就推薦了諸葛亮,兩人還共同輔佐過劉備一段時間。
三國演義將這一過程時間給寫的不對,實際上徐庶早就推薦過諸葛亮,諸葛亮也是在水鏡先生、龐德公以及徐庶的推崇下這才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的。
所以即使徐庶並沒有因為母親的緣故投奔曹操,也一直在劉備的麾下,劉備仍舊會三顧茅廬。真實的徐庶並沒有三國演義中那樣表現的有些自私,直到自己無法為劉備效力才想起諸葛亮,來個走馬薦諸葛。
羅貫中實際上為了表現諸葛亮真的無所不用其極,一個周瑜遠遠不夠,徐庶也成了犧牲品。程昱說徐庶之才勝自己十倍,而徐庶又說諸葛亮之才“以某比之,譬猶駑馬並麒麟、寒鴉配鸞 鳳耳。此人每嘗自比管仲,樂毅;以吾觀之,管、樂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蓋 天下一人也!”
可謂推崇備至,後來劉備又說諸葛亮“君才勝曹丕十倍”這樣算下來,程昱就成很可憐的弱雞了,當然這是程昱和徐庶自謙的說法當不得真。
徐庶實際上非要有才華,而且在曹魏也算是官居高位徐庶實際上非常有才華,而且和諸葛亮共事的時候分工是不同的,諸葛亮長於內政和外交。而徐庶在短暫的劉備麾下的生涯是主管軍事謀略的,雖然並無破曹仁的八門金鎖陣一說,但也是深受器重的,徐庶推薦諸葛亮之後,建安十二年到建安十三年兩人是同在劉備麾下的。
長坂坡之戰,曹操抓住了徐庶的母親,徐庶主動請辭,劉備諸葛亮無奈和徐庶作別。此後徐庶在曹魏一直用的是徐福之名。在曹丕的勸進表上也是有名號的。後來官職御史中丞,當然在諸葛亮出祁山的時候,徐庶還只是典農校尉,是主管屯田的官職,秩比二千石。也算是中級官員了,鄧艾也是從這個上位的,後來的御史中丞可是位列三獨坐的大官。
東漢到魏晉以來,只有御史中丞、司隸校尉與尚書令,朝會時坐皆專席,故號“三獨坐”。相當於現在最高檢察院的院長,是負責糾察百官的最高職位。
因此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不過是小說家之言,不足為憑。後人讚歎劉備和曹操,一人放關羽,一人放徐庶,皆是英雄豪傑的作風。
尹義尚:徐元直西蜀之謀士,關雲長劉氏之驍將,須歸即遣,知叛弗追,今之與古,何其異趣?
回覆列表
所有的必然結果都是有偶然因素組成的,歷史無從改變,我們只能是略做推敲。
首先呢,先說劉備吧,劉備手下,關張趙皆是萬夫不當之勇,可劉備為什麼會瓢潑半生而仍無立足之地呢?不在乎有武將可不會用啊,缺少重要的謀臣,這也就是劉備與司馬徽相談時,一聽到伏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後,苦苦追問的原因。一見徐庶忙問,你是伏龍鳳雛嗎(他還不知道這是兩個人)?由此可以看出劉備也是求賢似渴。但是一個徐庶對他夠不夠用呢?當然不夠了,第一,人劉備是要與天下爭雄的,將來可不能全靠一個人啊。第二,你不用就會為他人所用,所以呢,用不用先不說,劉備肯定會先拉過來再說,寧可不用也不能給別人吧!還有就是,劉備得了諸葛亮,不照樣收了龐統嗎?要多多益善啊!所以呢,就算徐庶不走,劉備知道諸葛亮,也還是會照樣請諸葛亮出山的,至於到時候是劉備三顧茅廬,還是讓徐庶去求情,那就不得而知了。
再說徐庶,徐庶其實第一次見面就應該知道劉備想要去求得諸葛亮,但他並沒有幫劉備,甚至都沒有點明諸葛亮就是臥龍先生。可見徐庶是藏有私心的!另外,還有的盧馬的事,到底是一個玩笑還是徐庶的毒計,就只有他自己能說清了!當然,劉備後來收了龐統後,就帶龐統入川,除了為防止東吳,就不一定沒有試一試龐統的本事,並且讓龐統立功以平衡諸葛亮的意思吧!所以徐庶的私心也是情有可原的!而且徐庶的謀略並不低,曹操拿他母親做文章,逼徐庶不也是讓徐庶幫劉備數次打敗之後,沒辦法了嗎?(曹操這不就是寧可我不用也不能為他人所用嗎?)還有後來龐統獻連環計,曹營不也就他看穿了嗎?他也希望劉備能以他為重,當然不願諸葛亮來和他爭。
再說諸葛亮,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要是誰真的認為諸葛亮就是打算終老南陽,那就太天真了。人家是在等,等合適的主公,等合適的時機!那諸葛亮會投向誰呢?首先東吳肯定不會,為什麼,東吳的大臣基本都是東吳人,他去了得不到重視,出不了頭啊!曹操也一樣,曹操手下能人異士太多了,而且曹操勢力也成熟雖說曹操也是禮待名仕,卻也得不到重視。對於諸葛亮來說,得找一個有野心,有點能力,但是呢,暫時不得志的小勢力,他去了之後呢,能夠立即迅速出人頭地,受到重視,放才能一展其抱負的主公。這時候,劉備是最合適不過的了。可是呢,他又不能主動上門,得讓劉備來求他!至於三顧茅廬什麼的,自己要拿拿架子就是了,如果徐庶在,劉備又不便於三顧的話,那兩顧也不是不可以的嗎?對於諸葛亮來說,咱得看清形式,既不能要少了,也更不能要跑了啊!
所以說呢,不論是從劉備還是諸葛亮來說,劉備請諸葛亮出山是一定的,而且劉備一定得去求人家出山。至於早晚,那就一看徐庶什麼時候說,或者劉備啥時候知道諸葛亮了。即使劉備忘了,諸葛亮也會想辦法提醒劉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