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童裝大奇

      01、降低飼養密度,保證舍內通風換氣良好

      育雛階段不能為了片面的追求規模,就加大飼養密度,尤其是為了保暖就不注意通風換氣,結果雛雞在空氣汙濁的環境中生長容易發生呼吸道病和關節炎等,嚴重影響雞的生長髮育,使5~6周齡體重不達標,而雛雞5~6周的體重與終生產蛋效能呈正相關。

      02、開產前體成熟和性成熟要同步

      提高後備雞的整體度,控制好性成熟日齡,青年雞應分2兩個階段飼養,7~14周飼料的蛋白質要高於16%,應促進骨骼、肌肉、內臟的生長髮育,15~18周蛋白質要低於14%,禁用高能量高蛋白飼料,以防腹腔脂肪沉積過多,造成開產時啄肛脫肛死淘率增加。有的採用蛋白質保持15%保持不變,結果造成前期營養不足,骨骼發育不良,低於標準體重,見蛋日齡偏早,上升時間較長,高峰上不去而且蛋重輕,死淘率高。後期營養過剩,過於肥胖。

      03、合理的光照方案

      10~20周的育成雞生殖系統對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間非常敏感,每年4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育雛的雞在開產前正處於日照時間漸短的時候,因此在開產前需要加光,而9月中下旬至次年4月上旬育雛的雞在開產前正處於日照時間逐漸加長的時候,開產前用自然光照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加光照時要採用逐漸加光的方法,每週加0.5小時直到光照到達16個小時為止,切忌暴加暴減。

      04、採用優質飼料

      現在的大多數飼料代謝能偏低,雖然粗蛋白水平相對不低,但雜粕的比例偏高,可利用蛋白的含量較低,飼料的利用率較低,使雞的營養達不到,因此雛雞階段應採用易消化吸收、營養豐富的膨化飼料,這樣雛雞生長髮育迅速,體質好,到5~6周時能達到標準體重,育成階段,從18周開始雞的生殖系統迅速發育,因此應該從16周以後注意供給營養平衡的蛋白質飼料,讓小母雞的卵巢能順利發育,適時開產。

      05、季節不同飼餵方式要不同

      秋冬育雛雞時,氣候適宜,雞的採食量偏大,因此後備雞在8~17周齡應適當限飼,以便於育成雞的體成熟,性成熟達到同步,提高均勻率;夏季育雛,由於天氣炎熱,雞的採食量偏低,營養不足,應提高飼料的能量水平,以滿足雞體的需要,另外產蛋高峰雞在夏天應採用高能量高蛋白的飼料,有條件的可以在外界溫度大於30℃時新增1%~2%的油脂,一方面能滿足因天氣炎熱採食量低造成的能量不足,另一方面由於油脂易被吸收而且可減少飼料中的粉塵,提高適口性。另外,夏天高溫高溼天氣致使飼料發生黴變,雞的生殖系統發育受到干擾和抑制,甚至導致卵巢變性,因此導致母雞不產蛋,所以夏季在飼料中應新增脫黴劑。

      06、減少應激因素:給雞群創造一個安全、穩定、寧靜的生活環境,嚴防噪音、強光等因素的干擾,可能減少疫苗接種時的應激。

      總之,影響蛋雞產蛋率的因素有很多,我們應根據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措施,確保初產蛋雞有一個較高的產蛋高峰,提高我們的經濟效益,順利度過低谷期。

  • 2 # 鄉村小曲

    1、降低飼養密度,保證舍內通風換氣良好   

    育雛的時候不要求大規模大批次養殖,不能為了保暖就不注意通風換氣,這樣雛雞在空氣汙濁的環境中生長,容易發生呼吸道病和關節炎等疾病,影響雞的生長髮育

     2、合理的光照方案

      育成雞生殖系統對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間有要求,開產前用自然光照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加光照時要採用逐漸加光的方法,每週加0.5小時直到光照到達16個小時為止,切忌暴加暴減。   

    3、採用優質飼料  

     這樣雛雞生長髮育迅速,體質好,到5~6周時能達到標準體重,育成階段,從18周開始雞的生殖系統迅速發育,因此應該從16周以後注意供給營養平衡的蛋白質飼料,讓小母雞的卵巢能順利發育,適時開產。   

    4、季節不同飼餵方式要不同

     秋冬育雛雞時,氣候適宜,雞吃的多,夏季育雛,由於天氣炎熱,雞吃的少,營養不足,應採用高能量高蛋白的飼料,以滿足雞本身的需求量

      總之,影響蛋雞產蛋率的因素有很多,我們應根據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措施,確保初產蛋雞有一個較高的產蛋高峰,提高我們的經濟效益

  • 3 # 鄂東三農

    初產蛋雞如何順利轉成高產蛋雞?養殖蛋雞最難養的階段是雉雞時期,過了幼雞時期,便進入產蛋期。從初次產蛋開始到高產蛋時期之間,最關鍵的的因素,是蛋雞營養問題。蛋雞在這段時間內主要提供充足的蛋白質營養物質、維生素和鈣質等等營養物質。蛋雞產蛋量,關鍵在於飼料的質和量上,飼料質量跟上去了,加上在無病的情況下,自然產量就上去了。

    第一,蛋雞的飼料營養搭配合理。蛋雞在產蛋期,需要充足的蛋白質營養物質,含蛋白質營養成分高的飼料有動物性和植物性飼料,動物性飼料有蚯蚓、黃粉蟲、小魚蝦、蚌螺水產品和魚骨粉等等,植物性飼料有麩皮、玉米、稻穀、豆渣等等。蛋雞飼料動物性蛋白質飼料要達到30%,植物性蛋白質飼料要達到70%,才能充足滿足蛋雞對蛋白質營養的需求。維生素在飼料中只佔很少一部分,但是蛋雞的新陳代謝、生長髮育、蛋卵的繁殖、感官活動、神經功能都與維生素有著非常大的關係。維生素A、B1、B12、C、D、E等等,還包括泛酸、煙酸、膽鹼等等是不能缺少的。蛋雞對鈣質營養物質要求非常關鍵,要增加含鈣質高的飼料,如魚骨粉、螺蚌等等飼料。

    第二,蛋雞養殖要注意光照輻射。蛋雞養殖,每天需要充足的光照,增加對營養物質的採食量,促進蛋雞對食物的消化,提高消化能力,促進營養的吸收。另外,蛋雞長期在雞籠內生活,免疫能力比較差,對環境中的病毒病菌抵抗能力低下,每天都要定時地使用紫外線燈照射,殺滅蛋雞生活區域內的有害病毒病菌,減少蛋雞染病,提高免疫力。

    第三,蛋雞養殖要注意病害防治。蛋雞防病,除了常規的防疫之外,要加大力度防治影響生長髮育和產蛋的常見病害,如腸炎、子宮炎、痢疾、啄羽病、雞蝨病等等病害,使用的如藥劑有諾氟沙星、土黴素、阿苯達唑、敵百蟲等等藥劑。蛋雞的健康狀況決定著產蛋量和產蛋品質。

    總之,蛋雞從初期產蛋,透過增加蛋雞營養,注重營養物質的配搭,提供充足的飼料,加強光照,促進生長髮育,提高產蛋量,加強防疫,加強日常常見病的防治,提高免疫力,保障高產的實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皮衣皮質變硬如何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