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麥克佐敦

    馬拉松是一項透支身體的賽事運動,其實並不符合健康運動範疇,但馬拉松又是很多跑者拿來測量自己體能耐力的標準,也給平時鍛鍊增加了目標,破PB,打卡,曬成績。本人觀點是一年可以參加1到2次,給平時跑步帶來激勵,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狀態下量力而為!這不是你的職業,身體健康才是最關鍵的,過猶不及!身邊有的跑友,入魔馬拉松,逢馬必參加,導致身體透支太厲害,坐輪椅的也有。最後祝各位跑者適量跑,健康跑,悅跑悅享跑!

  • 2 # 夜泊樹梢

    就我本人來講,我的回答是很明確的,我不適合。

    馬拉松,是一項極限運動,透支身體的健康。

    參加一兩次沒問題,但以此為樂,對我來說是完全沒有必要。

  • 3 # 懷賢健康

    1.跑後疼痛:每次跑完步後,容易出現膝關節或相鄰部位的疼痛或病變的不適感,疼痛是身體損傷或過度勞累的表現。

    2.做過相關手術:膝關節或髖關節置換術後的患者,從延長假體壽命這個角度來考慮,不適合。

    3.走路方式:習慣用前腳掌、用足跟著地的人群,這兩種跑步的方式,都會使足部在身體的前方著地,從而增加地面對下肢的衝擊力,久而久之產生損傷。

    4.關節活動範圍異常:扁平足簡單來說就是足底的拱形結構消失。一般認為扁平足的人由於缺乏足弓的緩衝和支撐,容易足底受累,扁平足也會使得膝蓋、小腿、足踝這些部位更容易受到影響而發生傷病。

    5.過度肥胖:大體重情況下跑步,會給膝關節帶來超常的壓力。因為跑步時,主要承擔身體壓力的是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這3個地方,其中膝關節承受的壓力,是你平時站立或行走時的4~10倍。

    6.患有某些疾病:如果你的心肺系統能力不足或者有心臟病的話,可以做一些短距離的跑步專案,但是不建議去跑長跑,尤其是馬拉松這種極限運動。如果膝關節或者踝關節有異常或傷病,在日常鍛鍊中,一定要考慮自己平時的承受能力,不要運動過量,以免加重病情。

    跑步姿勢很重要,如果姿勢不對的話長時間的跑步會對膝蓋造成損傷,下面賢博士教大家如何正確的跑步?

    1.跑步姿勢

    正確得跑步姿勢是抬頭目視前方,肩部自然放鬆,背部立直,挺胸,手握拳,手臂90度自然擺動,有規律的呼吸,一步一呼一步一吸,兩步一呼兩步一吸,三步一呼,三步一吸,這樣才可以將跑步的作用最大化。

    2.熱身運動

    跑步之前最好先做一下熱身,可適當伸展胳膊和腿,可以適當緩解跑步後的肌肉緊張,還可以拉長肌肉讓關節擴大運動範圍。

    3.合適的鞋

    選擇對足弓和側面有牢固的支撐,腳後跟有足夠的緩衝墊的運動鞋。

    4.適度跑步

    人體過度的運動(跑步)和汽車過度行駛的道理是差不多的,過度跑步運動,對關節軟骨面有一定的磨損,容易導致退變性關節炎。“跑步對膝關節等相關關節的軟骨面有一定的磨損,但只要不過度就不會有大的問題。”

    5.跑後拉伸

    跑完步後,一定要拉伸腿部韌帶哦(目的是不讓小腿肌肉結塊,拉伸肌肉線條,使肌肉線條變的纖長)拉伸腿部韌帶的方法很多,可以兩腿伸直,彎腰用手夠腳尖,也可以用腳抵住臺階,身子向前傾,或者弓步壓腿也可以。

    1.不要馬上坐下或蹲下。

    2.緩慢自由甩動雙臂行走4-5分鐘(放鬆肌肉,緩解肌肉疲勞)。

    3.不要馬上喝冰水或吃冰冷食物(針對腸胃)。

    4.不要在大汗淋漓的時候就去洗澡(容易感冒)。

  • 4 # 南陽眼色

    目前來說,專業級別的馬拉松只有很少一部分大神級的運動員能夠以競賽的標準來完成,馬拉松,更像是一場全民參與的體育聯歡。

    以半程馬拉松為例,半馬並不算馬拉松,不管是國際上的頂級馬拉松賽事還是奧運會和田徑世錦賽,也是隻有42.195公里的馬拉松,而沒有半程馬拉松這個專案,就在大滿貫賽事中,都不設立半程馬拉松得專案。

    而且馬拉松這個名字的由來有一定的歷史背景,而42.195這個數字都有紀念的意義,在難度以及要求上面,馬拉松都要比半程馬拉松要求高,而我們所熟知的馬拉松選手。大部分都是跑全馬出身,半馬的瞭解的為數不多。

    而半馬跑的過程裡面及時跑崩,最後也只有兩三公里,慢跑結合走,到達終點都不一定讓自己感受到馬拉松的可怕和難度。

    但是全馬就不一樣了,30公里之後才是真本事的展現,如果30公里之前就遭遇掉速跑崩,那這個全馬跑下來基本都是身心遭受重創的,而30公里之後不管是耐力、心理還是自我的協調能力,都需要很強大才能順利的抵達終點,這些強度和整個過程裡面身心變化是半馬無法體會的,所以要是可以,一個人的一身要經歷一次全程馬拉松,感受身體在極限狀態下,自己滿腔熱血如何變得不堪一擊或者如何變得更為強大,這個體會是在其他運動中無法感悟的。

    而半程馬拉松的由來與全民運動的興起有關係,主辦方為了滿足於更多群體對於長距離跑步的需求於熱愛,實施了一種馬拉松標準的替代賽事,那就是半程馬拉松,這個說得不合時宜一點就是利益驅動,完成半馬得人數遠遠高於完成全馬得人數。

    所以從難度以及競技性上來看,嚴格的說半程馬拉松並不算馬拉松,至於稱呼半程馬拉松,一方面是因為距離是全馬得一半,另一方面是為了滿足於大群體:你看我跑了一個馬拉松,而且很多人因為冠上馬拉松這個名字,就顯得有更多得傳播價值,比如某某影視明星跑了一個馬拉松,其實仔細來看的話,跑完全馬得畢竟是個體,大部分都是5公里,10公里,好一點得也就是半馬而已。

    但是半馬不算馬拉松,不代表你不認真對待,這時候半馬也是馬拉松,這個主要從態度方面來說的。

    不少人覺得半馬就是兩個十公里,平常不怎麼準備就去跑了,實際上跑下來,最後兩公里身體極限,速度下降,完全的跑崩了,然後這個期間不注意節奏很容易出現問題,不少半馬比賽中,最後幾公里出事的機率比較大,而且死亡人數遠遠高於全馬,並且半馬完賽率要低於全馬的完賽率,從這幾點來看,對待半馬的態度,我們依然需要苛刻一點,除了平常訓練的距離以及整體跑量,其他方面與準備全馬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但是不管是準備半馬還是全馬,希望每個熱衷於跑步的跑友們,有朝一日,準備好了,希望像個戰士一樣出發,去跑屬於自己的全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廣汽傳祺在艱難的2020究竟做對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