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29612920868

    九日齊安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尾聯作者使用了用典的手法。尾聯承上“登臨恨落暉”意,詩人用齊景公牛山泣涕之事進一步安慰自己。詩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齊山,聯想到齊景公的牛山墜淚,認為像“登臨恨落暉”所感受到的那種人生無常,是古往今來盡皆如此的。既然並非今世才有此恨,就不必像齊景公那樣獨自傷感流淚。以齊景公的反例作結,表現了這種曠懷中包含著一種苦澀。全詩賞析這首詩是公元845年(唐武宗會昌五年)杜牧任池州刺史時的作品。“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重陽佳節,詩人和朋友帶著酒,登上池州城東南的齊山。江南的山,到了秋天仍然是一片縹青色,這就是所謂翠微。人們登山,彷彿是登在這一片可愛的顏色上。由高處下望江水,空中的一切景色,包括初飛來的大雁的身影,都映在碧波之中,更顯得秋天水空的澄肅。詩人用“涵”來形容江水彷彿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懷抱裡,用“翠微”這樣美好的詞來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對於眼前景物的愉悅感受。這種節日登臨的愉悅,給詩人素來抑鬱不舒的情懷,注入了一股興奮劑。“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他面對著秋天的山光水色,臉上浮起了笑容,興致勃勃地折下滿把的菊花,覺得應該插個滿頭歸去,才不辜負這一場登高。詩人意識到,塵世間像這樣開口一笑,實在難得,在這種心境支配下,他像是勸客,又像是勸自己:“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斟起酒來喝吧,只管用酩酊大醉來酬答這良辰佳節,無須在節日登臨時為夕陽西下、為人生遲暮而感慨、怨恨。這中間四句給人一種感覺:詩人似乎想用偶然的開心一笑,用節日的醉酒,來掩蓋和消釋長期積在內心中的鬱悶,但鬱悶仍然存在著,塵世終歸是難得一笑,落暉畢竟就在眼前。於是,詩人進一步安慰自己:“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春秋時,齊景公遊於牛山,北望國都臨淄流淚說:“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詩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齊山,聯想到齊景公的牛山墜淚,認為像“登臨恨落暉”所感受到的那種人生無常,是古往今來盡皆如此的。既然並非今世才有此恨,就不必像齊景公那樣獨自傷感流淚。以上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2 # 書煮一鍋香

    這應該是個上高中的孩子提的問題。但我如果像高考做題那樣作答,未免顯得無趣。況且要理解一首詩的情感,只看一聯是不頂事的,得看全。

    一、研究一下題目

    《九日齊山登高》這個題目也是一目瞭然,告訴了我們很多東西。“九日”配上“登高”,你都不用多想,這就是重陽佳節,這就是九月九日登高的習俗。王維同志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就寫過“遙望兄弟登高處”的句子,杜甫先生寫過《登高》的詩,也是在重陽時寫的。

    “齊山”二字就是明晃晃地告訴我們地點。不過這齊山,現在去查有兩處,一處在山東臨淄,一處在安徽池州。杜牧這首詩是他任池州刺史時寫下的,所以他登臨的地方是安徽池州的齊山。

    二、研究一下作者

    杜牧,我們都不陌生。他那首《赤壁》我們都耳熟能詳:

    折戟沈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銷二喬。

    他那首《夜泊秦淮》我們也能背誦: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他和李商隱並稱為“小李杜”。最關鍵的是,他們都是晚唐詩人。一個朝代的晚期,大致就是吏治腐敗,社會黑暗,民不聊生的樣子。有才如杜牧、李商隱,皆遭排擠打壓,鬱郁不得志。如此,詩人們的心情就可想而知。兩人不到五十歲,就全部走上了黃泉路。

    三、研究一下詩歌

    原詩如下: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霑衣。

    這首詩的平仄如下: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這首詩首句入韻,共有五個韻腳:飛、微、歸、暉、衣,押的是平水微韻。平仄合乎格律詩的規定,所以這是一首妥妥的七言律詩。

    首聯寫初秋景象。江涵秋影是俯見之景,大雁初飛是仰望之象。一俯一仰,寫盡初秋景緻。在這樣的時節,詩人與友人攜酒壺登上了這齊山。因為是初秋時節,又值地處江南,齊山蒼翠一片,是所謂“翠微”也!

    中二聯為我們描繪了兩個世界:紅塵俗世與登臨勝境。紅塵俗世當中,詩人難得開口常笑,滿腹遺恨,心中竟是怨氣!但到此登臨勝境,詩人只想盡情賞菊,大醉一場,快快活活地過一過這重陽佳節,方不負這佳節美景!

    最後一聯詩人用“古往今來”,將詩境昇華,便有了穿透歷史的力量,寫出了人生的大共鳴!要讀懂最後一聯,須明白“牛山霑衣”是什麼意思。詩人不是在齊山登臨嗎?怎麼又出現了個牛山呢?這就得講講齊景公的故事了。

    據《晏子春秋》記載:

    景公遊於牛山,北臨其國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這個故事是說,春秋時,齊景公登上牛山,向北望著國都流淚說:“為什麼要離開如此大好山河而死去了!”感嘆人生短暫無常。

    杜牧在這裡講“古往今來只如此”,說的就是人生短暫無常這件事,從古到今都是這樣。以“何必”二字反用景公牛山沾衣之意,強調沒必要為此事哀傷流淚,表現出了一種曠達的人生觀。

    但縱觀全詩,詩人的感情並不是如此單純,而是相當複雜的。雖然詩人一再宣稱“菊花須插滿頭歸”,“不用登臨恨落暉”,但我們仔細體會一下他的語氣,就知道這些事是他的一廂情願。登臨之時,“恨”不會因為他的一句“不用”就不會來;興盡而歸,頭上即使插滿菊花,也不代表開口而笑的快樂就能延續到塵世中去;最後雖然說“牛山何必獨霑衣”,但他還是想到了人生短暫的問題。

    詩人被人生短暫,有志難酬的愁苦纏繞,他借重陽佳節,登高賞菊,暢飲大醉來消此千古大愁,卻顯得力不從心。最後看似曠達,卻終沒逃脫這千古之愁。

    四、總結一下

    這首詩寫自己與友人重陽佳節登臨齊山的事情,表現了人生短暫,壯志難酬的愁苦,以及淡看生死的曠達樂觀。

    最後迴應一下這道詩歌鑑賞題:最後一聯運用典故,表現了詩人淡看生死的曠達樂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曾經兩次考研都失敗了,還有必要繼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