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亮了耶
-
2 # 榮華之武器堂
對於這個問題,要看如何評定。
在冷戰期間,蘇聯在很多方面領先過美國。隨便舉兩個例子
製造出了世界第一枚洲際導彈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1956年3月1日,蘇中中央主席團會議做出決議-研製遠端導彈Р-7,要求在5月10日以前完成裝置的工廠安裝除錯;7月底前完成發射臺測試;所有導彈部件及其測試在9月底前完成;當年11月或者12月進行第一次導彈發射。
1957年8月21日終於在拜科努爾靶場成功進行了第一枚洲際導彈P-7的試驗。1959年7月30日,進行了帶核彈頭的導彈試射,根據實驗結果,縱向偏差1.75千米,橫向偏差0.75千米。
出於冷戰的需要,蘇聯一反軍事技術秘而不宣的老傳統,由塔斯社在1957年8月27日發表了一則轟動全球的公告:“8月21日,世界上第一枚多級遠端彈道火箭向太平洋進行全程發射試驗成功。火箭試驗進展順利。經過短時間的遠距離飛行之後,火箭在預定區域降落,完成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飛行!
在此之後的1957年10月4日22時28分34秒,蘇聯使用P-7導彈改裝的運載火箭“衛星”號將蘇聯也是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衛星-1”號送入近地軌道。
1960年1月20日,P-7導彈開始戰鬥執勤,同年11月20日正式列入裝備。
製造了世界上第一枚潛射導彈
1954年1月26日,蘇聯政府出臺第136-75號“關於開展潛射彈道導彈的可能性研究,以及建造首批裝備海軍彈道導彈的作戰潛艇”命令。
1954年9-10月進行了最初的三次試射,試射的是控制系統尚不完善、從固定發射臺進行發射的導彈。1955年5-7月試射了控制系統經過完善的P-11ФМ導彈。發射的11枚導彈有9枚命中了距離發射臺240千米的目標,這樣就為從潛艇上試射做好了準備。
P-11ФМ導彈第一次從В611型潛艇(舷號Б-67)發射成功是1955年9月16日17時32分(莫斯科時間)。1955年10月飛行試驗(共進行8次試射,7次成功)結束。研發期限盡管縮短,但研發工作和飛行試驗均有良好結果,表明海軍裝備戰略導彈這種新型武器是很有前景的,也表明進一步發展該裝備的必要性。
冷戰蘇聯最終的失敗並不是單個專案的問題,而是整體發展戰略的問題,實際上與蘇聯最初的戰略指導思想有必然關係。蘇聯建國之初面臨外來威脅,導致軍事工業優先發展,最後蘇聯經濟軍事化,軍事部門完全成為不受監督、凌駕於國家計劃之外的領域,使得蘇聯領導人不顧國力的許可與美國進行軍備競賽也得不到制約,這也成為其日後解體的一個原因之一。
回覆列表
當然不是了,在美蘇爭霸期間,彼此的優勢是有降有升、交替出現的。總的來說,美國大部分時間處於戰略攻勢,但蘇聯也在70年代取得過相對優勢,下面我分幾個階段來說明。
1961年蘇聯修築“柏林牆”,美蘇冷戰正式開始。
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標誌著蘇聯開始同美國進行全球爭霸,這也表明當時的戰略優勢仍然在美國方面。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美蘇爭霸進入第二階段,這一時期蘇聯處於攻勢,美國轉攻為守。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臺至70年代,蘇聯的經濟實力同美國的差距大為縮短,1975年,蘇聯的工業總產值上升,相當於美國的80%。蘇聯在軍備方面趕上了美國,蘇聯的戰略導彈至1975年已達2402枚,超過美國40%,1979年蘇聯在戰略核力量上的開支幾乎為美國的3倍。蘇聯大力增強常規軍事力量。1978年,美軍210萬人,蘇軍440萬人,美軍擁有坦克10500輛,蘇軍擁有坦克50000輛。這一時期蘇聯推行與美國爭奪世界霸權的積極進攻戰略。美蘇爭霸的重點在歐洲,美蘇在歐洲都集結了重兵,處於兩軍對峙的僵持狀態。蘇聯一方面對歐洲以“緩和”戰略麻痺西方,另一方面加緊在歐洲以外的地區擴張。1979年入侵阿富汗,標誌著蘇聯霸權主義政策發展到了頂點。這一時期的美國,由於受經濟危機的衝擊,經濟增長趨於緩慢,侵越戰爭受到嚴重挫折,軍事力量被蘇聯趕上,美國在美蘇爭霸中從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
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蘇爭霸進入第三階段。1981年,里根出任美國總統以後,開始對蘇聯採取強硬態度,遏制蘇聯在全球的擴張勢力。在核戰略和核軍備方面,美國提出了“星球大戰”計劃,透過以高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軍備競賽,從而拖垮經濟力量相對落後的蘇聯。在爭奪第三世界方面,美國立足於在軍事上打小規模的區域性戰爭,打擊親蘇政權。蘇聯由於國內經濟發展緩慢,在與美國的爭霸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臺執政後,開始放棄爭奪軍事優勢的做法,轉為裁減軍備,從對外擴張轉向全面收縮。
值得一提是,在美蘇冷戰期間,中國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50年代中期,蘇聯企圖把中國納入與美國爭霸的軌道,控制中國的內政外交。如1958年蘇聯要求在中國建立長波電臺和聯合艦隊。1960年,蘇聯片面撤走在華的全部專家,撕毀了243個合同書,廢除科技合作專案257個,給中國經濟建設造成巨大損失。同年,蘇聯在新疆挑起邊境衝突事件,中蘇關係惡化。1969年,蘇軍挑起珍寶島武裝衝突。蘇聯在中國邊境增兵百萬,威脅中國的安全。中國開始把蘇聯稱為“社會帝國主義”國家,並且把蘇聯做為頭號敵人,與蘇聯霸權主義進行鬥爭。這一時期,美蘇兩個超級大國都同中國處於敵對狀態。中國在國際關係上經受了嚴峻的考驗。70年代初,美國在同蘇聯的爭霸中轉入戰略防禦。為了扭轉同蘇聯爭霸的不利局面,美國提出了“尼克松主義”,轉而同中國改善關係。中國為了抵抗蘇聯的壓力,也需改善同美國的關係。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發表《上海公報》,兩國關係開始正常化。1979年元旦,中美建交。80年代,蘇聯在美蘇爭霸中從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進行全面收縮。在這種情況下,中蘇關係開始緩和。1989年5月,戈爾巴喬夫訪華,中蘇關係實現正常化。中、蘇、美三國關係隨著美蘇爭霸局勢的變化而變化,中、美、蘇關係惡化時,給三國都帶來了損害。中國與美國和蘇聯的關係,從美蘇方面來說,都是在戰略進攻時要控制或顛覆中國政權,而在戰略防禦時又打“中國牌”。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進行反對霸權主義的鬥爭,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中國在國際舞臺上越來越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的國際地位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