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鄧海春
-
2 # 怪獸小火龍
如何成功?樓主,如果詳細說,可能能出本小說了。晉商最早記載是春秋時的晉國時期,而晉商真正崛起是在明,明朝時山西的晉商多集中在南部地區。到了清朝發展成由南而北。晉商主要經營是鹽,鐵、麥、布皮、毛、木材、旱菸等特產,銷售幾乎遍及全中國甚至到蒙古,俄羅斯等地。到了清朝時期,晉商由傳統商業進入了金融業,山西票號獨佔全國,著名的日升昌票號,和盛元票號、“蔚”字五聯號等。…晉商也分皇商和民商,皇商曆朝歷代皆有,主要是為皇家提供商業服務,民間商人不能染指業務。著名的有八大皇商,據《萬全縣志》記載:“八大商人皆是山西人,明末以貿易來張家口,曰:王登庫,靳良玉、範永鬥、王大宇、梁嘉賓、田生蘭、翟堂、黃雲龍。自本朝龍興遼左,遣人來口市易,皆此八家主之”。此後,這八家商人被清廷賜為官商,並以張家口為封地。八大商家之所以得到清廷皇家的特別恩寵,在於曾暗中幫助過滿清貴族……“八大皇商”當時的身份就是亦官亦商。
如果論名氣,可能很多人會想到晉商的喬家,電視連續劇《喬家大院》在中央電視臺一套播出後,更是普及了喬家的知名度。喬家事業的奠基者就叫喬貴發,他家住祈縣喬家堡,因父母雙亡,早年為人幫傭,是一個窮困潦倒無依無靠的光棍汗,可以說是白手起家,剛起家時主要賣黃豆,豆腐豆芽,不過此人很有頭腦,賺了錢後又開始經營其它生意,如油,米、面為主,又經營了酒,衣服、錢鋪等;買賣日漸興隆。而且他很會識人,網路金融人才,對上結交權貴,對內有嚴格的家規:“不準嫖賭,不準納妾、不準酒”。而且他還規定商號的股東不介入商號的具體經營,而是由聘請的大掌櫃定奪,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而且還在商號內為中高階管理人員頂有“身股”,相當於現在的股權激勵機制,而身股是不用交納實銀的。透過以上機制,極大的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同時還增強了商號的凝聚力。喬家事業最興盛時在晉中排行第三,資產達400~500多萬兩白銀,喬家衰敗,始於辛亥革命之後。
晉中首富太谷曹家,光緒朝文人徐珂的《清稗類鈔》稱曹家有資產六七百萬兩白銀。曹氏的先祖原住金源縣花塔村(今太原晉源區),明洪武年間秦是太谷縣北洸村,而曹家在商業上的發跡,始於明末清初人曹三喜,當時曹三喜為了謀生去了東北,租地種菜,豆類。用所種之豆磨成豆腐出賣,又用剩下的豆腐渣養豬,辛苦經營多年後,日漸發達。之後,用高粱釀酒,進而開雜貨鋪,事業越來越大……
介休冀家,其資產已達300萬兩,是自宋代從山西南部的臨晉縣(今臨猗縣)遷入介休縣鄔城,後又遷北辛武村,主要經營典當行。衰敗是因為戰爭。冀家的商業主要集中在長江中游地區,而道光末年至咸豐年間的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正是以此地為戰場和清朝展開了長期的拉鋸戰,影響所及,家族事業大多衰敗,資產大為縮水,只剩下30萬兩。還有一個皇商,也是來自介休范家。名範永鬥,其父範明。明末自介休城遷居張原村,範永鬥其家在張家口,在此貿易期間與滿族的貴族建立了比較密切的關係,滿清入關後,順治帝便“知永鬥名,召見,將授以官……”《清史稿》范家在康雍乾三朝曾為清王朝大量輸送軍糧共計百萬餘石,並出私財支援軍餉,為清政府節省了600餘萬兩白銀。主要經營銅鐵,鹽、瓷器等……
簡單在說幾個……榆次常家,《清稗類鈔》春長家資產百數十萬兩,家祖原系山西太谷縣人,明朝弘治13年(1500年)先祖常中林遷居榆次縣車輞村劉家寨。靈石王家,在山西晉中除了喬家大院,還有一個比較有名的王家大院,創始人王實,謀生以佃耕為主,之後賣豆腐……可以看出,賣豆腐最賺錢,哈哈。
晉商大多都衰落於辛亥革命,有的是因戰爭,有的是後期子孫不爭氣,因吃喝嫖賭,最後家道中落。光緒年間的晉商資產,介休侯家700~800萬兩。祁縣曹家,600~700萬兩。祁縣喬家,400~500萬兩。祁縣渠家,300~400萬兩。榆次常家,110~140萬兩。太谷劉家,101~109。榆次侯家,80萬兩。太谷武家,50萬兩。榆次王家,50萬兩。太谷孟家,40萬兩。榆次何家,40萬兩。太谷楊家,30萬兩。榆次郝家,30萬兩。介休冀家,30萬兩。
回覆列表
山西在明清時期出名的商人很多。比如:蒲州展玉泉,鹽商;蒲州範世逵,鹽商兼大地主;代州楊繼美,鹽商;大同薛氏三兄弟,務農、做官、經商;蒲州王海峰,鹽商;曲沃李明性,長途販運。以上是明代的。清代有祁縣渠本翹,金融;平遙李宏齡,金融……不勝列舉。
關於明清時期晉商興起的原因,史料中歸納有以下幾種途徑。第一種,李自成遺金說。《明史.李自成傳》說:“自成至,悉熔所拷索金及宮中帑藏、器皿,鑄為餅,每餅千金,約數萬餅,騾車載歸西安。”《清稗類鈔》說:“相傳明季李自成掠巨資,敗走山西,及死,山西人得其資以設票號。”日本1907年《中國經濟全書》中說:票號“開始是山西的康氏。李闖王造反,不利敗走時,所有的金子攜帶不便,把軍中的金銀財寶,放在康氏的院子裡而去。康氏忽拾得八百萬兩,特創票號。”
第二種,農業發展說。著名經濟史學家傅衣凌認為山陝商人時依靠廣大農業地區為基礎,首先由於農業的積蓄,逐漸成為巨大的地方商人。反對此說的人很多,如清人朱軾在著作中說:“山、陝二省,地瘠民稠,即豐年亦不足本省食用。全憑東南各省米艘,由江淮溯河而北,聚集豫省之河南、懷慶二府,由懷慶之清化鎮太行山口運入山西,由河南府之三門砥柱運入潼關。晉省民人,藉以餬口,由來已久。”
上圖大同城牆。
第三種,明朝的政策好。由於山西位於長城內側,明朝的北方邊鎮均在長城沿線,九邊之首的大同及山西鎮均在山西境內。開中制,即“納糧換鹽引”,是明初解決邊鎮軍餉的主要手段。明代食鹽由官府控制生產和運銷,由商人承辦邊鎮需求的糧食等物資,並由官府出讓鹽的專賣權。具體辦法是,官府出榜招商,商人應召,輸納糧食等物資於邊鎮,換取鹽引,憑引到指定鹽場支鹽,然後到指定地區銷鹽。這也就是為什麼文章開頭列舉的商人之中有好幾位鹽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