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編虎哥
-
2 # 一貳一橙
阿巴亥是努爾哈赤最後、也是最寵愛的一位妃子,她為努爾哈赤生下了三個孩子:阿濟格、多爾袞、多鐸。
很多人都同情多爾袞,因為他皇位、愛人被搶,母親被殺,自幼喪父,死後還被順治刨棺戮屍。多爾袞一生都處於政治漩渦之中,他的的母親阿巴亥被迫殉葬也是因為政治鬥爭的因故。政治從來都是男人的工具,可其中卻染上了太多女性的鮮血了。
努爾哈赤死去,皇太極繼位,阿巴亥被迫殉葬努爾哈赤在死前,本來已經安排了多爾袞繼位,阿濟格、多鐸輔政,八旗旗主為外圍的政治佈局。按照正常程式來說,多爾袞有鑲白旗、兩黃琪和兩紅旗的輔助,是可以繼承努爾哈赤的汗位的。
可事有萬一,多爾袞一家想不到的是,大貝勒代善的兩紅旗居然會臨陣倒戈,投到了皇太極那邊,此消彼長,皇太極以正白旗、兩紅旗和兩藍旗的實力正式繼位汗位,改元天聰。之後皇太極率眾人闖入阿巴亥寢宮,以努爾哈赤的遺命讓阿巴亥自盡,最後阿巴亥上吊(一說是用弓弦勒死的),為努爾哈赤殉葬。
我們不知道阿巴亥長子阿濟格在這之中擔任著什麼角色,但從之後皇太極放心交付他兵權來看,似乎阿濟格也是同意了這場逼死親生母親的政變。原因或許就是努爾哈赤和阿巴亥不願把汗位傳給他,而是要傳給年僅十五歲的弟弟多爾袞,而且阿濟格的實力甚至連最小的弟弟、只有十四歲的多鐸都比不上,這讓他身為大哥的尊嚴盡失,才默許了皇太極等人的做法。至於皇太極處死阿巴亥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努爾哈赤已死,而他生前內定的繼承人多爾袞才十五歲。為了保證繼位的順利,難保阿巴亥身上留著努爾哈赤的遺令,這對剛剛繼位、勢力都是拼湊起來的皇太極政權來說,無疑是一個定時炸彈。
而且努爾哈赤當年為了拉攏兩紅旗來增強多爾袞的實力,曾經想讓阿巴亥轉嫁正紅旗主代善,從而把兩紅旗牢牢綁在多爾袞一邊。只不過是因為之後的“大妃事件”(阿巴亥和代善走得太近而被告發)導致了阿巴亥被努爾哈赤的疏遠。皇太極雖然得以登上汗位,但他對代善還很不放心,因為他是被自己的兩個兒子(碩託和薩哈璘)脅迫的,政治忠誠不算可靠。
要是阿巴亥私底下與代善密謀,也難保代善不會再次選擇戰隊到多爾袞那邊。再者代善和多爾袞集團的聯絡就全靠一個阿巴亥,所以阿巴亥活著,則代善集團或者說多爾袞集團就會成立,但如果阿巴亥死,則代善和多爾袞就會從內部奔潰。(代善受制於碩託和薩哈璘,多爾袞受制於阿濟格)
因此,皇太極上位的第一件事,就是逼死阿巴亥,即防著她留著努爾哈赤遺令,又斷了多爾袞和代善等人的念想,一勞永逸。
-
3 # 屁香屁香的史料館
阿巴亥為努爾哈赤生了三個兒子分別是:阿濟格、多爾袞、多鐸。
第一是因為身份,阿巴亥是努爾哈赤的大妃,相當於漢人的皇后,雖然滿人不像漢人一樣立嫡立長,但是因為身份問題是下任大汗不能忽視與疏忽的存在。對於任何企圖爭奪汗位的人或者將來繼位的新來說,大妃都是一個潛在的政治威脅。
第二說是努爾哈赤有遺命令阿巴亥殉葬。傳聞阿巴亥與努爾哈赤的大兒子代善關係不明,少數民族有父親死後兒子收娶父親的妻妾這一風俗。
第三努爾哈赤十分喜歡幼子多鐸,阿巴亥的三個兒子是努爾哈赤所有兒子中掌握軍事力量(八旗牛錄)最多的三兄弟,後來三兄弟全部被封為親王,在滅明中立下汗馬功勞。
當時阿濟格二十二歲,多爾袞十五歲,多鐸十三歲。雖然阿濟格成年了但是在當時還是個默默無聞的小角色,沒有能力保護阿巴亥。
回覆列表
努爾哈赤最後的愛人阿巴亥,最終為何難逃一死?
努爾哈赤一生子女眾多,妻子妃嬪也數量不少。野史中還有有關努爾哈赤不倫之戀的描述,這些說法的正確性已經再無法考察。阿巴亥是他最後公認的妻子,也是天命後期地位最高的努爾哈赤妃嬪,此人特別受努爾哈赤寵愛,還孕育了三個阿哥,其中就包括後來的攝政王多爾袞。地位重要的她最終卻難逃一死,在努爾哈赤剛去世後就死於非命,在這幕後又有怎樣的不為人知的歷史?
很多人認為阿巴亥的三個兒子是致她於死命的關鍵原因,她的三個兒子包括阿濟格,後來的攝政王和睿親王多爾袞,以及清朝著名大將多鐸。三個兒子裡最大的年齡在十幾歲左右,剩下兩個兒子都在十歲以下,是沒有行為能力的小孩子。別看三個孩子年齡很小,但他們手中的權力卻是當時大多數人都沒有擁有的,光多爾袞手中就有一隻正紅旗,是清朝八旗裡排名前三的軍隊。再加上努爾哈赤在死之前將不少手下的軍隊轉於多爾袞和多鐸旗下。三兄弟的軍事力量已經不可小覷,甚至超過了大多數其他兄弟。那麼三個兄弟沒什麼想法和行為能力,唯一能指揮這些軍隊的就是他們共同的母親阿巴亥,就像是幕後操縱者,垂簾聽政般擁有大權。
或許考慮到將來可能在一個女人手上會握有重要的軍權,努爾哈赤屍骨未寒的時候眾兄弟們就開始逼迫阿巴亥自殺殉葬,這也是最有可能除掉阿巴亥的關鍵節點。除了上述軍團的原因之外,努爾哈赤對阿巴亥的寵信程度之高也成為了努爾哈赤眾多兒子們的一個心結。從傳統意義上講,阿巴亥是最有權力指定繼任者的一個人,如果要在後面挑出新的大汗,此人隨便一句話都有可能改變歷史。雖然努爾哈赤的兒子們之間有著許多矛盾,但他們一直不願意讓阿巴亥出現在清朝的最高權力結構裡。為達到這一目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殺掉她,斬草除根,一勞永逸。除了這些有關於權利的原因,眾貝勒的嫉妒和死心也影響了事件的走向。努爾哈赤最後的時間裡,阿巴亥是最受寵幸和信任的妃子,那麼其他皇子們看見父親那麼寵愛其他女人,聯想到自己母親的際遇產生嫉妒心理就很正常了,比如說在史書中有關皇太極對此事的記載,對心裡的描述相當不少。再加上老年的努爾哈赤對眾兒子們多有怨言,備受喜愛的阿巴亥和三個兒子就成為了眾矢之的,加上阿巴亥也沒有找到盟友,勢單力孤的她在眾人們的勸說之下心理防線崩潰,最後同意了殉葬的要求。
這件事情給多爾袞帶來了很大的心理傷害,多年之後,在他成為攝政王之際,多爾袞清除政敵,禍害其他宗室大臣們的一個重要理由就是這些人當年勸說自己的母親殉葬。不過在努爾哈赤之後的清朝皇帝們就很少繼續這種不人道主義的喪葬方式,年輕的阿巴亥也成為了政治中的犧牲品之一,只能說可嘆可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