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zw6407

    一、農業區位論

    1.農業區位因素分析

    2. 主要區域農業生產條件

    (1)中國江南丘陵茶葉生長的有利條件

    (2)青藏高原生產青稞的自然條件:地勢高,氣溫低,溫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3)尼羅河三角洲、中國新疆盛產長絨棉的原因: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條件。

    (4)澳洲畜牧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5)西歐、美國東北部發展乳畜業的有利條件

    ①自然條件:緯度高,氣溫低,雲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貧瘠,不適宜發展種植業,適宜多汁牧草的生長。草場面積廣闊,地形平坦,平原面積廣(紐西蘭除外)。

    ②社會經濟條件:人口、城市密集,市場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經濟發達,飼料供應充足。

    (6)溫帶季風氣候(黃淮海平原)發展棉花種植的有利條件

    ①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利於棉花生長。②秋季雨水少,天氣晴朗,利於棉花的後期生長和收摘。

    (7)中亞地區農業以荒漠畜牧業和灌溉農業為主的原因

    ①中亞深居內陸,屬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為主,適宜發展荒漠畜牧業。

    ②境內有阿姆河、錫爾河等河流,宜發展灌溉農業。

    (8)城市郊區農業:上海市郊區農業(蔬菜、肉、蛋、奶及園藝業)區位分析

    ①自然因素:熱量充足,雨熱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②社會經濟因素:市場消費量大;交通方便;發展花卉、蔬菜等農作物單位面積的價值高,可獲得更高的經濟利益;土地面積小,有利於集約化生產。

    二、工業區位論

    1.工業區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位置、土地、水源、能源、礦產、環境。

    (2)經濟因素:原料、燃料、市場、交通、勞動力、技術、農業基礎。

    (3)社會因素:政策、個人偏好、工業慣性、社會協作條件、國防安全需要。

    (4)環境因素:盛行風下風向、河流下游、遠離居住區和農田等(用於微觀佈局)。

    2.城市工業佈局

    (1)主導風向:盛行風的下風地帶、與季風區主導風向垂直的郊外、最小風頻的上風向、城市熱力環流之外。

    (2)水源:產生汙水工業佈局在河流的下游或遠離水源。

    (3)距離城市的遠近:規模小無汙染的工業佈局在城區、對環境汙染嚴重的工業佈局遠離城區。

    (4)地形:山谷、盆地地形易形成逆溫,廢氣不宜擴散,不能佈局冶金、化工等工業。

    (5)設定防護帶:工業區與居民區之間設定防護帶減少對居民區的直接汙染,美化環境。

    (6)土地租金:佈局在城市的外圍,土地租金低。

    (7)交通:沿交通線分佈。

    (8)環境:高科技工業佈局在環境優美的地區。

    (9)資源:城市外圍儘可能靠近資源分佈區(例如:鋼鐵靠近鐵礦、發電廠靠近煤炭基地)。

    (10)工業聯絡:有投入—產出聯絡的企業多集中佈局,而隨著現代交通和網路技術的發展,汽車、飛機制造等零部件生產企業與總裝廠之間往往遠距離地分散佈局等。

    3.城市工業區區位變化的特點及原因

    (1)不斷向市區外緣遷移。 原因:城市土地日益緊張,工業企業汙染環境的問題突出。

    (2)趨向於沿主要交通幹線分佈。 原因:工業生產活動的大量運輸需求。

    三.交通區位論

    1.經濟因素(決定性因素)

    (1)促進沿線地區資源開發。

    (2)促進沿線地區經濟發展。

    (3)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增加就業就會。

    2.社會因素

    (1)加強地區間文化經濟發展。

    (2)加強民族團結。

    (3)維持社會穩定與繁榮。

    (4)鞏固國防,維護國家統一。

    3.技術因素

    先進的技術是交通運輸建設的重要保證。

    4.自然因素

    地形、氣候、水文、地質等因素會影響交通線路的建設。

    五.商業區位論

    商業中心是地區和城市經濟發展的物資集聚中心和服務中心,是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國內和國外商品流通的樞紐。商業中心的形成,需要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要有相對穩定的商品來源區和銷售區;二是要有便捷發達的交通運輸。因此,一個地區內的人口數量及其分佈,區內經濟發展水平,交通運輸的通達性,都是選擇商業中心區位時必須充分考慮的重要因素。

    (1)市場最優原則:商業建在消費人群集中的地區,如市中心的中心商務區、居民小區中的商業區等。

    (2)交通最優原則:商業區建在交通便利的地區,如高速公路沿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單親家庭的孩子是不是比較難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