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衛思想
-
2 # 尖刀出鞘
一、首先沒有希特勒斷送曼斯坦因總參謀長的說法,曼斯坦因作為二戰德國著名將領,其對軍隊的指揮、高超的作戰戰略,讓其居於德國二戰陸軍第一元帥,所以他的職位應該是陸軍元帥之位;
二、希特勒與曼帥的關係莫過於統帥與下屬的關係,在二戰後期德國岌岌可危的情況下,統帥對於權利的渴望以及局勢的把控都極為看重,而二戰後期發生的刺殺希特勒事件,也讓希特勒不會同意曼帥要求的放權要求:讓基層指揮官指揮軍隊,統帥專管政治、不干涉軍隊;
三、德國二戰時期出現的名將太多,但是從整個世界環境來看,德國雙拳難敵四手,在國家外交關係上已經與蘇聯、英國、美國同時為敵,而當時這三個國家的實力已經是二戰時世界最為強大的三個國家,再加上當時世界其他反法西斯聯盟國家,德國就算有再強大的力量,也不可能打贏整個世界,所以當時無論曼帥是否能成為德國軍隊的最高指揮官,德國必敗的事實都是無法挽救的,頂多是在曼帥的指揮下,德國倒臺的時間變長,盟軍付出更多的人數犧牲!所以這絕非一人一將就能挽回的局勢!
-
3 # 戰略論
曼施坦因被認為是二戰德軍最有戰略天賦的將領,但是這樣一位能力超凡的將軍卻沒能在德軍全域性戰略上貢獻自己的才華,直到1942年底曼施坦因才出任集團軍群司令,開始在戰略上施加自己的影響,但是這一影響範圍非常有限,曼施坦因指揮的軍隊只有東線德軍總兵力的四分之一。曼施坦因早在1940年就在對法作戰中提出非凡的見解,並最終幫助德軍取得西線的決定性勝利,可是曼施坦因一直沒能出任陸軍總參謀長等統管全域性的指揮職務,這與希特勒個人存在很大的關係。
事實上,曼施坦因早在戰前就已經進入了德軍陸軍總參謀部,並在那裡擔任重要的職務,1935年時曼施坦因已經是第一軍需長,地位僅次於總參謀長貝克將軍,可以算作是陸軍副總參謀長。而後來真正擔任陸軍總參謀長的哈爾德當時才是第二軍需長,在曼施坦因之下。按照正常的情況來看,如果貝克將軍不再出任陸軍總參謀長,那麼新的總參謀長則應由第一軍需長即曼施坦因繼任。如果不出現大的人事動盪的話,曼施坦因會在希特勒發起侵略戰爭之前就可以出任陸軍總參謀長一職,在戰略上施加廣泛的影響。
然而事與願違,1938年陸軍總參謀長貝克將軍被解職後,曼施坦因並沒有繼任這個職務,而是由哈爾德後來居上了。原因就在於此前德軍高層發生的一次劇烈的人事變動,原德軍陸軍總司令弗裡奇將領被黨衛軍指控是同性戀,弗裡奇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譽主動選擇辭職,而陸軍總參謀長貝克將軍也由於反對希特勒的侵略政策而遭到解職,德國陸軍兩位最高領導人的離職也給德軍高層帶來了動盪,那些支援弗裡奇和貝克的將領大部分都被調離了陸軍總司令部,而曼施坦因作為弗裡奇和貝克的親信自然也被調離了總參謀部,曼施坦因就此和德軍的戰略決策層分道揚鑣,直到4年後他憑藉自己的能力成為集團軍群司令這一最高級別的前線指揮官,但是他只能影響到戰役級別的作戰上,在戰略上的影響依舊非常有限。
1942年夏季曼施坦因指揮第11集團軍在克里木半島取得輝煌的勝利後,希特勒便開始注意到這位天賦異稟的集團軍司令官,不久即將其升任頓河集團軍群,在最關鍵的1942-1943年南翼的大戰中,希特勒給予了曼施坦因非常大的指揮自由權,很少干預曼施坦因的指揮作戰,在戰略上希特勒和當時的總參謀長蔡茨勒也經常傾聽曼施坦因的建議。雖然希特勒承認曼施坦因的指揮能力,但是也發現曼施坦因難以控制,尤其在曼施坦因主動向希特勒提出東線的指揮權問題時(希望東線戰場由專業的將領來指揮,而不是希特勒這個門外漢),希特勒認為曼施坦因的野心太大,讓曼施坦因擔任陸軍總司令或者總參謀長會在戰略問題和希特勒產生嚴重衝突,希特勒需要的是聽話的戰術指揮官,而不是曼施坦因這樣的戰略型指揮官。所以希特勒兩次因政治因素使曼施坦因失去了擔任陸軍總參謀長的機會,也讓德軍失去了矯正戰略錯誤的機會。
-
4 # 顫動的丹田
大家分析的很好,看了大神們的高論,我就講講自己的低見吧,說說曼施坦因的缺點。1.口才欠佳,其實從庫爾斯克會戰結果看,曼施坦因的見地最高明——要不就乘俄軍防禦體系還未完成先發制人,要不就耐心等待俄華人主動進攻離開防線後防守反擊,希特勒對哈爾科夫之戰後的曼施坦因還是足夠尊重的,本來這一次元首耳根子軟的出奇,聽了古德里安的覺得先動手沒把握,聽了蔡茨勒的又覺得後發制人太保守,偏偏曼帥想對了可惜詞不達意。2.管理不善,俄軍對哈爾科夫進攻中,“蘭茨”戰役叢集(包括黨衛隊裝甲軍和“勞斯”步兵軍)從哈爾科夫城撤退時,德軍把物資和彈藥全部棄之不顧,卻沒有忘記把搶來的地毯、油畫甚至蘇聯打字機裝上汽車帶走。大為光火的希特勒撤了蘭茨的職,取而代之的是肯普夫將軍,就變成了“肯普夫”戰役叢集。作為南方德軍實際主管,曼施坦因難辭其咎。3.戰術過時,曼帥發明了"機動防禦"一說,可是機動來機動去,戰線在不斷後退,希特勒那點兒金貴的預備隊也更沒剩多少了,盤算盤算,那個悶頭做事的莫德爾似乎更有點用。畢竟,曼施坦因勝率雖高,可是需要生力軍,但元首手裡只有殘兵敗將。4.自視甚高,沒有打仗的時候,甚至軍方反對希特勒之時,人家元首也生訛過來了第三帝國近一半的家底,想當初你曼施坦因也是阿道夫慧眼識珠,從一大票業務高手裡單單挑中了你的策劃書,如今有什麼好屌的。5.人品不行,戰後個人總結中大撇責任,什麼都是領導的不好,希特勒向來預感驚人,也不是不可能感覺到了什麼……
回覆列表
作為二戰德國“三大名將”之一的曼施坦因和希特勒的矛盾代表著元首對軍方,特別是陸軍將領的矛盾和不信任,當然在以後的刺殺事件而加劇。
戰爭初期巨大的勝利,讓希特勒名聲大振,這一方面提高了他的威望,另一個方面也極大的充斥了他的自信心。
到了戰爭初期,依靠閃擊戰德國打出了極大的勝利,而做為最高統帥的希特勒只要安排好人手就可以了。到了戰爭的中、後期,需要具體的戰朮細節安排,比如對二線預備隊的安排,曼施要求在後方20~30公里,而希特勒要求2~3公里,用《失去的勝利》裡面的話說,“這是上一次世界大戰純步兵時代的打法”作戰思想的不同,最終必須以一方的退讓為結果,可因為雙方都是不肯退讓的倔強性格,最後只能讓“一向正確”的元首來採取他認為正確的行動來解決問題了。
這無論對“權力”和“技術”而言,都是一種悲哀和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