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德日敗局已定的前提下,美華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應美國戰時情報局委託,透過採訪當時生活在美國或被拘禁在美國的日本人,觀看日本影片,並大量閱讀有關日本的文獻資料以及在旅日學者的幫助下(好厲害的樣子,是不是像我們四大名著最有趣的《西遊記》裡面,偉大的反抗鬥士,男孩子心目中帥氣和勇敢化身的孫大聖“懸絲診脈”橋段),完成的一份研究報告(報告約為16萬字)。此報告為戰後美國改造日本、分析日本起到了重要的參考作用,觀點也極大的影響了戰後的赴日政策,並且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後作者將報告整理成書(書名即為《菊與刀》)出版,引起了日本社會的震動(說明找到了他們的痛點),書中所提及的關於日本文化的基本理論和觀點,對於理解當代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行為方式仍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短短一本小冊子,我看了數遍,作者並沒有使用華麗詞藻,也沒有吸引人眼球的噱頭,卻能夠成為研究日本(也許是這個世界上最複雜的民族)的經典著作之一,讀一次,感慨一次。 一、我們大眾心中日本的歷史(歷史態度:不屑一顧、學生、倭寇) 日本是一個與我們一衣帶水的國家,在歷史傳說中(其實古代的歷史,幾個人能夠說清楚?考據?書籍?)從秦漢時期既有了往來(傳送中的徐福帶領童男童女去海外尋找仙藥,有人據此推匯出來華人是日本人的祖宗,我個人認為此處應該是民國後,一種帶有阿Q精神的說法,個人認為此點不可取),在中日的歷史中,日本更多的是學生的身份出現,至今日本的文字、文化還與中國頗有淵源,此處當然令人想起輝煌的大唐王朝,遣唐使、李白的詩、西安青龍寺的櫻花。 13世紀,橫掃歐亞的蒙古鐵騎被日本稱之為“神風”所阻止(文中P17頁碼,皇帝應該為忽必烈,而不是成吉思汗)。後來,明朝出現的一個“響噹噹”詞語——倭寇。 二、日本的“明治維新” 19世紀,在類似的文化傳統下,同樣面對西方列強的入侵,為什麼我們淪入了將近一百年的恥辱過程中,而日本卻透過一種自上而下的變革,史稱明治維新,短期內實現了崛起,同時,透過與俄國、中國(當時的清政府)數次海上短兵相接,後續並挑起了駭人聽聞的戰爭,對我們國家、民族的傷害至今讓人無法介懷。 三、給國家、民族傷害分析 中國的近代歷史,大部分時間段是屈辱,尤以日本給予的傷害為最重。在抗日戰爭過程中,華人民是透過巨大的犧牲方才換來的勝利(其中出現的大量的漢奸、偽軍等,透過本書可以看出來,日本是不會出現此類人民的。前幾年許多城市發生怒砸日本車的事件,也從一個層面體現出在我們國家、我們的民族中,對日本各種事物的仇恨。) 四、日本戰後崛起分析 日本在戰後實行了二次振興,難道僅僅是因為美國對他的支援和保護嗎?還是有日本民族的深層次原因呢? 在書中,對日本民族作出了自己的闡述: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外界對日本武士刀文化的一個理解,也是日本武士道文化的一個象徵,“菊”體現了日本民族謙和、文雅的一面,“刀”卻代表了日本民族嗜血、好戰的特性,但在日本民族中卻可以無縫轉換(是不是想起來一句話,“但是”表示轉折,且重點在後)。 作者透過分析日本人的等級制度、、“受恩”與“報恩”、情義與自尊、自我修煉與子女教育等各個方面的深入分析,從日本的歷史、文化根基等結構上深入探討了日本人的價值體系,分析了日本人對外的表現與內心深處的思維方式。提出,我們看到的那種矛盾的行為:好鬥又和善,尚武又愛美,懂禮又傲慢,頑固又善變,馴服又桀驁,忠誠又叛逆,勇敢又懦弱,這些普遍認為根本矛盾的行為,日本人卻能夠體現出來、反應出來,原因何在?——“信仰”的力量。 在日本民族有關國家、個人關係及人際關係的整個觀念中,日本人對等級制度的信賴是核心,日本人對於天皇的絕對忠誠:“天皇是日本民族的象徵,是日本宗教文化的象徵,是超宗教的信仰物件”(P22,此點我不是很贊同)日本人可以無條件的服從天皇,但對於其他人完全是愛憎分明。 依照等級制度做的事情就像每日的呼吸一樣自然,日本封建社會具有複雜的層級組織,個人的地位都是世襲而決定的(宿命論),在皇宮及宮廷貴族之下,有四種階層:武士、農民、工人、商人,在四種階層之下還有所謂的賤民。武士受僱與大名或者將軍,並忠誠於對方。農民要每年給所在區域的大名繳納稅負。工人和商人地位低下,但他們也可以透過通婚等方式進入武士的階層,此兩個階層的合作促使了日本在西方列強入侵時,發生了明治維新。 日本的暴動或者起義,與中國歷史中陳勝吳廣起義有根本的區別,他們接受這種等級制度,他們暴動或者起義的目的僅僅是為了降低稅負、盡忠或者讓日本更加強大等原因(好奇怪,項羽和劉邦當年看到秦始皇的儀仗透過時,分別說的兩句話是啥?)。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在日本及時也有類似的農民起義,但基本上不影響天皇的變動。在日本人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他們始終沒有大的變化的就是,不平等一直是社會生活的原理。對日本人來說“各安其位”才是最和諧的社會,日本人對於等級制的信賴是人與人、人與國家等一切關係的基礎。日本人用等級制觀念來看待國內問題。同時在處理國際關係問題上,他們也宣揚同樣的立場(例如:在抗日戰爭中,日本宣揚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他們認為是在幫助東亞人民,實行共同復興)。
此外,日本人強調精神對物質的決定作用。書中舉例:連續工作了一天,加上整夜的轟炸,士兵肯定會感到身心疲憊。但他們會強調精神的力量(二戰後期,日本出現的神風敢死隊就是明例),大肆宣傳淨勝能夠戰勝死亡,在書中提到,甚至可以部分代替匱乏的食物。
日本的等級制度的一個外在表現就是日本民眾對於天皇的態度。
我學到了什麼?對工作的態度,日本人認為工作也是要報答的情義之一,所以努力工作、極端敬業是毫無疑問的,是應該的,否則對不起工作給你的恩惠,並且在工作中要對你的領導做到尊重與服從,要想我們所說的“義務”一樣去完成,恩是一種債務,是必須償還的。
感覺有可能有誤解的地方。
第一點,作者身為一名美國學者,在文中字裡行間顯示出美國民主的優越感,從層面宣講美國的民主才是普世價值;
第二點,作者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寫就的此書,對在文中對我們中國的民族及文化做了隻言片語的談論,不是很負責任;
第三點,作者在闡述過程中,因未能直接接觸到第一手資料(在日本本土生活一段時間,真正的面對面的接觸日本人),個別地方存在一定疏漏。
菊花代表著和平,安靜,美好。刀則是指武士的刀。菊與刀很矛盾的一對名詞,這也反應出日本民族當時比較矛盾的社會生活 、習俗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德日敗局已定的前提下,美華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應美國戰時情報局委託,透過採訪當時生活在美國或被拘禁在美國的日本人,觀看日本影片,並大量閱讀有關日本的文獻資料以及在旅日學者的幫助下(好厲害的樣子,是不是像我們四大名著最有趣的《西遊記》裡面,偉大的反抗鬥士,男孩子心目中帥氣和勇敢化身的孫大聖“懸絲診脈”橋段),完成的一份研究報告(報告約為16萬字)。此報告為戰後美國改造日本、分析日本起到了重要的參考作用,觀點也極大的影響了戰後的赴日政策,並且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後作者將報告整理成書(書名即為《菊與刀》)出版,引起了日本社會的震動(說明找到了他們的痛點),書中所提及的關於日本文化的基本理論和觀點,對於理解當代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行為方式仍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短短一本小冊子,我看了數遍,作者並沒有使用華麗詞藻,也沒有吸引人眼球的噱頭,卻能夠成為研究日本(也許是這個世界上最複雜的民族)的經典著作之一,讀一次,感慨一次。 一、我們大眾心中日本的歷史(歷史態度:不屑一顧、學生、倭寇) 日本是一個與我們一衣帶水的國家,在歷史傳說中(其實古代的歷史,幾個人能夠說清楚?考據?書籍?)從秦漢時期既有了往來(傳送中的徐福帶領童男童女去海外尋找仙藥,有人據此推匯出來華人是日本人的祖宗,我個人認為此處應該是民國後,一種帶有阿Q精神的說法,個人認為此點不可取),在中日的歷史中,日本更多的是學生的身份出現,至今日本的文字、文化還與中國頗有淵源,此處當然令人想起輝煌的大唐王朝,遣唐使、李白的詩、西安青龍寺的櫻花。 13世紀,橫掃歐亞的蒙古鐵騎被日本稱之為“神風”所阻止(文中P17頁碼,皇帝應該為忽必烈,而不是成吉思汗)。後來,明朝出現的一個“響噹噹”詞語——倭寇。 二、日本的“明治維新” 19世紀,在類似的文化傳統下,同樣面對西方列強的入侵,為什麼我們淪入了將近一百年的恥辱過程中,而日本卻透過一種自上而下的變革,史稱明治維新,短期內實現了崛起,同時,透過與俄國、中國(當時的清政府)數次海上短兵相接,後續並挑起了駭人聽聞的戰爭,對我們國家、民族的傷害至今讓人無法介懷。 三、給國家、民族傷害分析 中國的近代歷史,大部分時間段是屈辱,尤以日本給予的傷害為最重。在抗日戰爭過程中,華人民是透過巨大的犧牲方才換來的勝利(其中出現的大量的漢奸、偽軍等,透過本書可以看出來,日本是不會出現此類人民的。前幾年許多城市發生怒砸日本車的事件,也從一個層面體現出在我們國家、我們的民族中,對日本各種事物的仇恨。) 四、日本戰後崛起分析 日本在戰後實行了二次振興,難道僅僅是因為美國對他的支援和保護嗎?還是有日本民族的深層次原因呢? 在書中,對日本民族作出了自己的闡述: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外界對日本武士刀文化的一個理解,也是日本武士道文化的一個象徵,“菊”體現了日本民族謙和、文雅的一面,“刀”卻代表了日本民族嗜血、好戰的特性,但在日本民族中卻可以無縫轉換(是不是想起來一句話,“但是”表示轉折,且重點在後)。 作者透過分析日本人的等級制度、、“受恩”與“報恩”、情義與自尊、自我修煉與子女教育等各個方面的深入分析,從日本的歷史、文化根基等結構上深入探討了日本人的價值體系,分析了日本人對外的表現與內心深處的思維方式。提出,我們看到的那種矛盾的行為:好鬥又和善,尚武又愛美,懂禮又傲慢,頑固又善變,馴服又桀驁,忠誠又叛逆,勇敢又懦弱,這些普遍認為根本矛盾的行為,日本人卻能夠體現出來、反應出來,原因何在?——“信仰”的力量。 在日本民族有關國家、個人關係及人際關係的整個觀念中,日本人對等級制度的信賴是核心,日本人對於天皇的絕對忠誠:“天皇是日本民族的象徵,是日本宗教文化的象徵,是超宗教的信仰物件”(P22,此點我不是很贊同)日本人可以無條件的服從天皇,但對於其他人完全是愛憎分明。 依照等級制度做的事情就像每日的呼吸一樣自然,日本封建社會具有複雜的層級組織,個人的地位都是世襲而決定的(宿命論),在皇宮及宮廷貴族之下,有四種階層:武士、農民、工人、商人,在四種階層之下還有所謂的賤民。武士受僱與大名或者將軍,並忠誠於對方。農民要每年給所在區域的大名繳納稅負。工人和商人地位低下,但他們也可以透過通婚等方式進入武士的階層,此兩個階層的合作促使了日本在西方列強入侵時,發生了明治維新。 日本的暴動或者起義,與中國歷史中陳勝吳廣起義有根本的區別,他們接受這種等級制度,他們暴動或者起義的目的僅僅是為了降低稅負、盡忠或者讓日本更加強大等原因(好奇怪,項羽和劉邦當年看到秦始皇的儀仗透過時,分別說的兩句話是啥?)。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在日本及時也有類似的農民起義,但基本上不影響天皇的變動。在日本人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他們始終沒有大的變化的就是,不平等一直是社會生活的原理。對日本人來說“各安其位”才是最和諧的社會,日本人對於等級制的信賴是人與人、人與國家等一切關係的基礎。日本人用等級制觀念來看待國內問題。同時在處理國際關係問題上,他們也宣揚同樣的立場(例如:在抗日戰爭中,日本宣揚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他們認為是在幫助東亞人民,實行共同復興)。
此外,日本人強調精神對物質的決定作用。書中舉例:連續工作了一天,加上整夜的轟炸,士兵肯定會感到身心疲憊。但他們會強調精神的力量(二戰後期,日本出現的神風敢死隊就是明例),大肆宣傳淨勝能夠戰勝死亡,在書中提到,甚至可以部分代替匱乏的食物。
日本的等級制度的一個外在表現就是日本民眾對於天皇的態度。
我學到了什麼?對工作的態度,日本人認為工作也是要報答的情義之一,所以努力工作、極端敬業是毫無疑問的,是應該的,否則對不起工作給你的恩惠,並且在工作中要對你的領導做到尊重與服從,要想我們所說的“義務”一樣去完成,恩是一種債務,是必須償還的。
感覺有可能有誤解的地方。
第一點,作者身為一名美國學者,在文中字裡行間顯示出美國民主的優越感,從層面宣講美國的民主才是普世價值;
第二點,作者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寫就的此書,對在文中對我們中國的民族及文化做了隻言片語的談論,不是很負責任;
第三點,作者在闡述過程中,因未能直接接觸到第一手資料(在日本本土生活一段時間,真正的面對面的接觸日本人),個別地方存在一定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