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愚人說道
-
2 # 歷史領域老孔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這個叼著玉米芯菸斗的五星上將,二戰時,歷任美國遠東軍司令,西南太平洋盟軍總司令,發明了著名的‘蛙跳‘戰術,帶領美軍歷經煉獄般的索羅門群島,新幾內亞島,馬紹爾,加羅林,馬里亞納群島戰役,戰後任駐日盟軍總司令。理所應當的接受日本受降書,但是在整個大平洋戰爭中,由於受地理位置的限制,登島做戰,離不開海軍,所以美軍又單獨成立了以太平洋艦隊司令威廉.尼米茲海軍上將為太平洋戰區總司令的海軍班子。而且海軍的貢獻卓越,經珊瑚島,中途島,瓜島,萊特灣海戰,基本消滅日本海軍的有生力量,特別是琉璜島海戰,是美海軍陸戰隊將星條旗插在島上,鑑於此,經海軍部長妥協,杜魯門總統也無奈地同意了這個奇葩的勝利儀式,即戰勝國在被佔領國海上,由美軍最大戰列艦‘密蘇里‘號,懸掛兩面陸海五星上將旗,由陸軍的麥上將簽署對日受降書儀式。滿足了高傲的麥上將的虛榮心(見其簽字的五支金筆),也撫慰了尼上將領導的海軍的心理平衡。
-
3 # DDG的老船塢
二戰日本投降儀式的各種安排,實際上基本都是基於美國國內軍政關係的考量,其中首要的就是平衡海陸軍關係。
選擇海軍戰艦作為受降地點,主要是為了表彰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的巨大貢獻,另外一方面也是出於安全考慮,同時給日本人一個下馬威。
海軍選擇密蘇里號作為受降艦,則是因為杜魯門總統是密蘇里州人,這個馬屁不拍白不拍,密蘇里號又是海軍最強大的戰列艦之一,足夠威武。
麥克阿瑟當時已經從西南太平洋戰區司令轉任盟國駐日佔領軍總司令,所以由他主持受降並代表盟國簽字也是順理成章的,當然這也是平衡海陸的一部分。平衡海陸的最後一部分是由即將出任海軍作戰部長(相當於海軍總參謀長)的太平洋戰區司令兼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代表美國簽字。
至於麥克阿瑟出任盟國駐日佔領軍也很簡單,第一資歷夠老,比馬歇爾資歷都老,鎮得住場子,第二是長期在亞洲任職,被認為是亞洲通,日本通。
回覆列表
關於二戰結束後,美國佬為什麼選擇日本的投降儀式,要放在海軍的“密蘇里”號戰列艦上進行,而且,又是由其實是美陸軍司令官的“西太平洋戰區司令”麥克阿瑟來主持,是個饒有趣味的話題,值得一說。
麥克阿瑟這個人,崛起於一戰,聞名於二戰,起落於韓戰。由於其後來在韓戰時,獨個制定了聞名於世的“鉻鐵行動”,實施了讓北韓人民軍遭致滑鐵盧的“仁川登陸”,而讓我們華人民,幾乎家喻戶曉。佩服他的人,說他是個軍事天才,戰略、戰術,都神出鬼沒;戰敗過他的人,說他作風浮誇,糊塗混張,行事喜歡標新立異,可以說,是個極富爭議的人物。
事實上,就太平洋戰爭而言,美軍的二大司令:尼米茲和麥克阿瑟,就起的作用和貢獻而言,老實說,老麥,實在難於去同尼米茲將軍,相提並論。麥克阿瑟不但在戰事初起之時,因狂妄無知,置羅斯福的警告不顧,大門洞開,而被小日本痛揍,摧枯拉朽一般,狼狽不堪,逃出馬尼拉,一路退到了巴丹半島。而且,若不是羅斯福念在他一戰時的貢獻份上,加於其浪漫作風,深得羅斯福的胃口,產生的對他的親睞,老麥毋庸置疑,要成為日軍的俘虜。同他當時所有的手下一樣,要經歷不堪回首的“漫長死亡旅行”,在小日本一貫的心狠手辣摧殘下,那條老命,能否活下來,都還是個未知數!哪裡輪得到他後來,大展異彩,得意洋洋:“菲律賓人民,我,麥克阿瑟,回來了!”?反觀尼米茲,在“珍洙港事件”,美軍遭致重創,美“太平洋艦隊”,幾乎被全殲的情況下,臨危受命,力挽狂瀾,歷經珊瑚海大戰,中途島戰役,瓜島戰役--------幾乎百戰百勝,一路狂歌,直逼日本本土。老麥雖是同尼米茲平級的將軍,然而他二戰時的所有勝利,幾乎都建立在尼米茲所統率的,太平洋艦隊勝利的基礎之上,可以說,沒有太平洋艦隊奠定的勝利基礎,老麥的軍事生涯,可能從兵敗菲律賓後,即告結束!
而我們所熟知的被譽為世界軍事史奇蹟的“仁川登陸”,也只是一些吹捧他的人,吹噓出來的神話罷了。事實上,在仁川登陸之際,隨著人民軍的戰線拉長,戰爭消耗,和美軍“釜山防禦圈”的完善,及武器裝備,人員數量的補充,實際此時,美軍的力量,已遠遠超過北韓人民軍了!所以,登陸作戰,應該採用美第八集團軍司令官沃克的意見,改仁川登陸,為群山港登陸,這樣,就可以在敵人的屁股後頭,及時組織範圍合適的包圍圈,從而把對手消滅乾淨。而採用所謂半腰攔截的仁川登陸,實際那裡,已是小金的“大後方”了,這就給人民軍,創造了巨大的逃生空間,潰逃的人民軍,即此可以從容地躲入深山,鑽入叢林,所以人民軍雖是被擊潰了,實質大量的,還是逃了出去,並得於後來死灰復燃。由此可見,老麥的軍事才能,恐怕是被大大誇大了!
哪戰功如此,為什麼不由出了大力的尼米茲將軍,出來主持日軍投降,反由這個喜歡行事誇張的麥克阿瑟,來主持日本的投降儀式呢?
這其實是“純粹軍事家”,和“政治軍事家”,二者區別所在。其實在咱國內,也恰有一比,比如陳毅元帥和粟裕大將。
尼米茲是個純粹的軍事家,他的整個的身心,都用在了戰事決策上,所有的討光、逢迎,矯情,無疑大大遜色於麥。而麥克阿瑟,可稱是個“政治軍事家”,那一套表演、煽情、作秀,籤個名字,都要用幾支鋼筆,數秒鐘可以完成的事,卻要用數十分鐘時間來表演的作風,是尼米茲將軍,萬萬不可及的,自然也為同是政治家的羅斯福,欣賞了。而就是在太平洋大戰正酣之際,尼米茲同麥克阿瑟產生戰略分歧時,羅斯福,也還是站在了麥克阿瑟一邊呢。所以,讓麥克阿瑟來主持日投降儀式,其實也是理所當然。
那麼,既然是由陸軍司令的老麥主持,又幹嗎不在哪個城市哪個大廳,或者哪個廣場進行,卻偏偏要選擇尼米茲的戰列艦呢?想一想吧,太平洋戰場,幾乎都是美國海軍,統包打下,可以說,就是沒有麥克阿瑟出來打醬油,憑此時太平洋上海軍的實力,美軍的勝利,也是遲早的事情,由麥來主持儀式,已為所有的海軍將士,大為不服了,再改在陸上進行,則置太平洋艦隊,於何地?作為老大的羅斯福,和後來的杜魯門,當然要考慮這個問題了,這就是最終日本的投降儀式,設定在海軍的戰列艦“密蘇里”號上,並同時懸掛起尼米茲、麥克阿瑟二面帥旗,原因所在。
美國佬行為處事,從來講究博弈和妥協,靠“偉大的妥協”,來辦成事情,那一套爭吵、扯皮,今人都屢見不鮮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