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籬ZWH

    ,,《漁夫》是《楚辭》中經典名篇,它意象生動,語言精練傳神,在思想上集中展現了中國文人的主要哲學分歧,成為文人哲學取向的源泉。

    ,,漁夫是作為屈原對立面存在的,漁夫是一個懂得“與世推移”隨遇而安,樂天知命的隱士形象。他看透了塵世的紛紛爭爭,但決不迴避,而是恬然自安,將自我的情操寄託到無盡的大自然中。屈原始終堅守著人格之高際,追求清白高潔的高尚品格,寧願捨棄生命,也不與汙濁的塵世同流合汙,雖然理想最終破滅了,但致死不渝,在折節保身和捨生取義的鮮明對比中,屈原以堅定的抉擇顯示了潔身自好,剛直不阿,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偉大人格。塑造漁夫這一形象和屈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透過對比,塑造了屈原和漁夫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物性格,從而表現了兩種文化精神的對立,一種是偏向道家那種與世推移,樂觀曠達,全身避害的文化方式;一種是偏向儒家的堅守信念,高潔正直,至死不渝的人生理想精神。這兩種矛盾的思想在屈原與漁夫身上形象鮮明的表現出來。而這兩種看似矛盾衝突的思想在傳統文化的積澱中卻能得到有機的融合。

    ,,漁夫認為:”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處事要與世推移,不必過於拘泥,世道清廉,可以出世做官,世道混濁可以與世沉浮,要靈活適應社會變化。

    ,,屈原認為:堅持真善美,追求忠誠正義,“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乎”把這種儒家精神表現的淋漓盡致。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既是屈原對當時黑暗社會現實和自身孤獨處境的形象說明,也是屈原堅持真理不肯放棄充高理想的真實寫照。屈原看透了塵世的汙濁與黑暗,他要堅守自己的操守,品格。漁夫同樣看透了塵世的黑暗和汙濁,但他看來要靈活適應社會變化,濁水可以洗腳,可以洗身,卻玷汙不了追求理想的那顆心。

    ,,《漁夫》以凝練的語言對話的形式,表現了兩種文化精神的對立:一種是漁夫偏向道家與世推移,樂觀曠達,全身避害的文化方式。一種是屈原偏向儒家的堅守信念,高潔正直,至死不渝的人生理想。

  • 2 # 嘵星說娛樂

    屈原是一個很有理想的政治家,他對於社會、對於人生,都有自己的一種很美好的看法,但是同時,他的理想超越了同時代的社會現實,所以他的理想和實現存在著很尖銳的衝突。這種衝突讓他一直在不停的奮鬥,但是奮鬥卻屢屢受挫。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屈原寫下了《離騷》、《漁父》等作品,這些作品表現了屈原自己內心的一種矛盾,以及在矛盾中他的一種最終的抉擇。在很多的關於屈原、關於《漁父》的書中,漁父這一形象都被認為是一個隱者。但是在我看來 ,漁父這一文學形象決不可能是一個隱者的形象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漁父的話“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代表的是一種隨遇而安的想法,是當時社會的主流方向,這跟屈原心中那種執著的願望相抵。隱士在古代,不僅是某類高人的代名詞,也代表了一個與社會的主流格格不入的集團,所以作為一個隱士,它不可能也不會跟屈原說這些話。其次,人是一種群居的動物,當個人的行為和整個社會的大部分人根本不相容的時候,產生一種比較消極的,想返回自己群體的心理是有的。但是在屈原心中是很抗拒這樣一種心理的,儘管他是矛盾的,但是他的願望的天平是一早就倒向了執著的追求這一邊,所以他不會把隱者這樣一個在自己心中高高在上的形象置於這樣一個反面的位置。最後,漁父走了,屈原在那裡思索,我想那種思索不是因為漁父的離開,而是因為對自己堅持之後的那種更深層次的思索。漁父是屈原所鄙夷的那類人。如果是一個隱者的話,怎麼也不可能將他置於這樣的一個位置。

  • 3 # 朋友A朋友

    因為感覺記憶力衰退,前段時間就學習了《楚辭.漁父》,早晚進行背誦,練習一下記憶力,散步時也聽了“喜馬拉雅”裡的朗誦。反覆的學習、吟誦也讓我對文章中屈原和漁父的思想觀點及其代表的人生價值觀,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和解讀。

    《楚辭.漁父》中從屈原第一次回答“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開始,和漁父之間實際完成了二次對答,漁父最後沒有直接回答,只是莞爾而笑,但以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也是間接予以回答了。從這兩個回合的對答中,我們理解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兩個回合的對答,其實也是兩種思想觀點的交鋒。

    交鋒1:對人格操守的堅持上

    屈原是“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有著高潔的人生品格和遠大的政治理想,而不願做隨波逐流的浮葉。

    漁父是”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何故深思高舉”?就是說要與世浮沉,靈活變化,不能與眾不同而不懂得妥協。

    交鋒2:對生與死的選擇上

    屈原是“寧赴湘流”,以死明志,表明的是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汙,寧願犧牲生命也會堅持自己的理想。

    漁父是明哲保身,隨遇而安,如果水清就洗帽纓,如果水濁就用來洗腳,要與世俗同流。

    屈原和漁父的這兩種觀點態度,分別與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不謀而合。屈原堅持儒家的“道不同,不相為謀”,漁父與老子的“和其光,同其塵”如出一轍。不同的選擇,又何對何錯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unix與linux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