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姿觀察

    這是1978年時任日本首相福田鳩夫訪問伊朗以來,日本首相首次到訪伊朗。安倍此次訪問也正逢兩國建交90年之際,其將與伊朗總統魯哈尼以及自高領袖哈梅內伊會晤。這將有利於深化兩國傳統友好關係。不過人們關注的重點很顯然不在於兩國關係發展,而是安倍能否完成使命充當美伊緊張關係的“調停人”。

    (安倍啟程)

    那麼為什麼偏偏是安倍而不是其他人充當調停人?

    日本與美國和伊朗的關係都非常不錯。日美關係自然不用多講,而日本與伊朗之間的關係也是十分緊密。雖然40多年日本首相未曾到訪,但是安倍卻已經連續6年與魯哈尼在聯合國大會期間會晤。沒有歷史包袱和宗教矛盾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高度互補的經貿往來已經成為維繫雙邊關係的堅實基礎。所以日本有這個條件成為調停人,而且也有成為調停人的時機。

    (安倍與魯哈尼)

    5月1日開始美國正式取消了進口伊朗石油豁免權,收緊並加大了制裁力度。同時開始向中東地區派遣林肯號航母戰鬥群、戰略轟炸機特遣隊、兩棲攻擊艦、愛國者導彈連以及1500名士兵強化對伊軍事壓力,中東安全域性勢驟然緊張。在這種情況下,日本的能源供應安全面臨嚴重威脅,因為日本85%的石油和28%的天然氣都來源於中東。安倍有這個必要充當調停人,於是4月末美國宣佈取消進口伊朗石油豁免後訪美,並促成特朗普次月訪問日本。在特朗普訪日前伊朗外長扎裡夫剛剛到訪,並轉達了魯哈尼的邀請。所以安倍順勢成為了“調停人”。事實上這也不是日本第一次做伊朗的調停人。在1984年兩伊戰爭期間日本也曾經充當調停人,儘管未能成功。

    (特朗普與安倍

    安倍能否完成使命充當調停人?

    安倍成功與否其實並不重要,畢竟美伊矛盾不是簡單的矛盾,但是安倍此行是絕對具有建設性的。凡事都應該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伊朗有談判訴求,而美國也有,既然是要達成交易就存在討價還價的可能性。問題的關鍵就需要安倍這麼一個平臺或者牽線人。有人指出,“安倍充當傳話筒顯得雞肋,做調停人缺乏權威。”這種說法雖然有道理,但是卻並沒有站在日本的角度和立場上考慮問題,而且也沒有結合目前伊核問題的現狀。

    (特朗普、魯哈尼、安倍)

    調停人不是仲裁者,並不需要權威。前面也講到了安倍此訪的出發點是為了維護日本自身的利益,而絕非是充當特朗普的說客。而就目前形式來看,美國與伊朗之間可以說沒有任何公開溝通和對話的渠道。特朗普是不可能同意取消對伊制裁,回到伊核協議框架之下的,而伊朗則執意要美國先解除制裁才有對話的可能。歐盟德法英俄中都是“伊核協議”的簽署國和利益相關方,他們本身就不支援美國退約,而且特朗普既不信任他們,也不可能讓他們充當中間人。這樣一來日本角色優勢也就凸顯出來了。

    (安倍啟程接受採訪)

    結語

    由於美伊之間嚴重缺乏互信,而且在雙方之間的矛盾十分尖銳。所以外界不大看好安倍此次訪問,而且在安倍訪問之前,德國外長海科·馬斯剛剛結束伊朗訪問不久。馬斯所充當的是歐盟的說客,很顯然從雙方的反應來看,並未取得成果。對於伊朗而言對於安倍的訪問還是有一絲期待的,伊朗副外長副外長阿拉格希表示,“希望安倍的來訪能夠促進伊朗地區緊張局勢的緩和”。這其實也是安倍此訪的最直接目的,至於能否當成“調停人”並不是第一位的。

  • 2 # 書中有毒

    安倍晉三在出訪前,也不忘請示特朗普;伊朗方面也疑似設了前置項或放出了口風。看來美國對安倍晉三赴伊朗斡旋寄予了某種期望。安倍不辱使命,很難;安倍完成任務,夠嗆;安倍無功而返,可能。中間人不好當,和事佬不好做。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6月12日上午啟程出訪伊朗——時隔40年,安倍晉三再次踏上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土地。13日將與伊朗宗教領袖哈梅內伊舉行會談。他是伊斯蘭革命爆發之後首位訪問伊朗的日本政府首腦。

    1983年,還是年輕毛頭小夥子的安倍晉三就曾經跟隨自己的父親——已故日本前外相安倍晉太郎訪問了伊朗,參與日本調停兩伊戰爭的外交活動,但是無功而返。此次安倍晉三再次到訪伊朗,在某種程度上也似乎是為了完成其父親的遺願。

    但遺願歸遺願,現實歸現實。如今安倍晉三身居日本首相之要職,雖然身不由己肩負使命,這次是硬著頭皮前往伊朗,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誰讓日本還是個不正常國家呢?誰讓日本還受美國的管制呢?

    為何說安倍晉三無功而返的可能性較大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一是伊朗和美國的訴求落差太大。

    這次美伊危機,雖然是美國主動放下身段要求與伊朗和談,這並不是美國仁慈或心軟,而是美國急著想結束美伊危機從中東抽身,然後是去對付貿易談判,也就是說動機是被迫的而且不純。美國丟擲的4個條件中估計伊朗一個都不會答應,因為伊朗的前置項只有一個:那就是美國需回到2015的伊核協議中來。特朗普上臺後公然撕毀了這個協議,現在能把吃下去的吐出來嗎?

    伊朗的基本訴求也只有一個:那就是美國解除制裁尤其是石油禁運。美國能答應嗎?調兵遣將、興師動眾了大半年,如果美國貿然答應了,那不就等於賠了夫人又折兵嗎?丟人又現眼。美國的目的是想把伊朗逼(誘)到談判桌上來,想讓伊朗按照自己寫好的劇本去唱戲。可是伊朗與美國鬥爭了40年,也積累了豐富的應變經驗,肯定不會輕易上當。答應何談容易,但究竟怎麼談,最終能談出個什麼子醜寅卯來,只有天知道。

    二是安倍晉三可能會夾帶私貨。

    安倍晉三是不是美國和伊朗之間最合適的調停人?暫且不說。這趟洪水總得有人去趟,即使有人去趟,總得有點啥小利吧?否則,人家車馬路費時間精力花上,圖啥呢?安倍晉三之所以願意去傳話,一是迫不得已,二是了卻父親的遺願,三是有利可圖。

    從個人內心講,從對日本的國家利益的角度講,安倍晉三是真心“希望”(巴不得)美國和伊朗打起來,而且打得越兇時間越長越好。因為美伊戰端一起,中東就會大亂。中東一亂,勢必會牽扯俄羅斯的主要精力而無暇他顧。日本乘機可以圖謀北方四島——比如乘機向俄羅斯施壓討價還價等等。安倍晉三可能也希望:即便美伊真要和談,但也不能一蹴而就,也得有個漫長的過程。否則,日本就失去了中間人作用。在這個黑夜慢慢的過程中,日本可以相機漁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礦泉水的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