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馬為風

    那麼智氏大機率會代姬晉,如同田齊;能統一三晉國力天下第一,秦國過不了函谷關,晉很可能繼續稱霸維持當時周天子體系,因為沒有郡縣制很難統一中國這麼大國土。

    越沒有被楚滅掉是無效假設,控制荊淮和控制江浙之間就是你死我活的關係,順著長江陳兵很快,很容易相互吃掉,越國力遠弱於楚,被滅早晚的事。假設越滅掉楚,大機率和楚境遇差不多,因為和秦齊一樣佔有地緣優勢,如果有機會發育出適合稱帝的郡縣制和軍功制,楚越同樣有機會統一天下。

  • 2 # 一壺清茗品春秋

    在三家分晉之前,晉國與楚國是最強大的諸侯國。春秋中後期的一系列事件都是圍繞晉楚爭霸展開的。而秦國在春秋時期的檔次要低晉國一個檔次。雖然秦國也有明君秦穆公,也曾在餚之戰等戰役中戰勝過晉國,但仍然是敗多勝少。正是強大的晉國釘在東方,阻止秦國無法東進,秦穆公只能稱霸西戎,無法向東擴充領土。這也是有一種說法把秦穆公排除在春秋五霸之外。

    等到三家分晉後,晉國分成了魏、趙、韓三個國家,雖然魏國前期比較強大,佔領秦國河西土地,但是魏、韓、趙三國內部紛爭不斷,削弱勢力,特別是魏國在桂陵、馬陵之戰敗給齊國,國力大損,給了秦國可乘之機。秦國商鞅重新佔領河西之地,此後秦國採用遠交近攻策略,魏、韓一直成為秦國重點打擊物件。如果智氏能夠統一晉國,讓三晉成為一個整體,自然對秦國東進以極大阻礙,不會讓秦國各個擊破。

    至於越國滅掉吳國後,國力得到空前強大,並與齊國、晉國在徐州會盟。勾踐死後,越國陷入內亂,“三弒其君”。到越王無疆繼位後,想要再次稱霸,於是準備攻打齊國。又遭到齊國使者引誘轉頭攻打楚國,卻被楚威王擊敗。越國分崩離析。如果越國能夠吞併宋國,無疑將對齊、楚構成極大威脅,但是由於本身勢力的懸殊,特別是越國地處江南,與中原大國相爭,出於不利地位,即使吞併宋國也會逐漸被齊、楚逐漸吞併,不會改變它原有的命運。

  • 3 # 浮沉的歷史

    我認為歷史不能假設,但可以推測。如題主所言戰國形成秦晉楚齊燕越的情況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智氏不可能統一晉,越國也不可能滅亡宋國。

    智氏不可能統一晉國

    智氏在晉國的四卿勢力中並沒有取得決定性的優勢,韓、趙、魏和智氏四家處於平衡狀態,而智伯在執政晉國後卻在打破這個平衡。作為晉國的執政者,智伯以晉國大權旁落,恢復晉國霸業為由,決定對韓、趙、魏三家採取行動。

    為了讓其他三家服從,智伯先拿出屬於智氏都一個萬戶邑獻給晉國公室,這樣一來韓氏和魏氏夜無話可說,只能被迫獻出來了同樣的一萬戶邑。智伯這麼做實際上已經觸動了韓、魏兩家的勢力了,而趙氏因此卻直接拒絕了智伯的要求,選擇了與智氏開戰。

    智伯於是聯合韓、魏兩家一起進攻趙氏,這次戰爭持續了長達3年之久,趙氏被團團圍困在晉陽城中。就在最後的關鍵時刻,韓魏兩家反水,共同滅亡了智氏。

    從以上來看,智氏沒有統一晉國的可能,因為連一個趙氏就已經打了整整三年卻沒有拿下。一以敵三,智氏肯定是沒有這個實力的,在勢力均衡的晉國最後只能是分裂的結果,而不存在一家獨大的可能性。另外,即便消滅了韓趙魏三家,晉國也不會再是晉國了,而是智國了。

    越國沒有實力與列國爭雄

    越國的強勢期很短暫的,僅僅是在滅亡吳國後的一段時期。滅亡了吳國後的越國國土大量增加,擁有了越國加吳國兩個國家的領土,但受限於國力,越國無力控制北面的領土。於是有了“以淮上之地與楚,歸宋所侵之地於宋,與魯泗水東方百里”的情況,表面上看是越國的仁義之舉,實則是反映出了越國的國力情況。

    越國吞併吳國,是以小國了大國,越國的統治基礎也並不那麼穩定,需要很長的時間與精力去化解吳華人。所以,越國不但沒有趁勢向北方發展,反而對比吳國有很大的退縮,致使越國的環境越來越閉塞。

    即便是有了吳國的領土,越國其實還可以爭雄,但是越國在勾踐死後,失去了銳利進取的雄心。越國落後的經濟和文化水平,不僅沒有發展,反而出現了倒退。越國的統治集團也發生了持續不斷的動盪,使越國的國力越來越弱小,所以也就失去了爭霸的可能性,而最終被楚國滅亡。

  • 4 # 公子霜塵

    歷史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這個必然性指的是大的趨勢。

    兩點證明晉不會被智氏統一

    1、智氏為人到處樹敵

    春秋末期晉國勢力最大的大夫是智氏一族,彼時的“智氏一哥”是 智伯。

    《資治通鑑》記載智伯:美髯長大則賢,射御足力則賢,伎藝畢給則賢,巧文辨惠則賢,強毅果敢則賢,如是而甚不仁。意思是:是為帥哥,能文能武,遇事果決,就是做人不厚道。

    一次宴會上,智伯持強凌弱,宴會上對韓康子、魏桓子百般戲弄;實力所限,韓、魏兩家只能選擇隱忍。不久,智伯得寸進尺,假借“強大晉國”的幌子,伸手要三家土地。韓、魏兩家選擇屈服,只有趙家投了反對票。

    2、智氏實力不足以碾壓三家

    如此,智伯要挾韓、魏進攻趙封地(韓魏出工不出力),三年未攻下趙封地。如此,可以看出智家的實力未高出三家太多,四家相互制衡。

    而且智韓魏三家各懷鬼胎,力不往一處使。趙家看準時機,向韓、魏曉陳利害,使得韓、魏反水,韓趙魏三家打敗了智氏,史稱“三家滅智”。

    越國落後限制發展

    一直默默無聞的越國,直到春秋末期,越王勾踐滅掉了吳國,,又開始揮師北上,勢力範圍北到齊魯,南至閩越,西至鄱陽湖,東至東海,實力達到鼎盛時期。但其落後的文化制約了它的發展。

    1、其未建立起儒家那套“禮義廉恥、父慈子孝”禮法,越國曆史上“父殺子、子滅父”的悲劇頻繁發生。越國實力在勾踐達到鼎盛之後,發生了“越人三弒其君”。造成了國內貴族之間的相互殘殺,造成了社會的動盪,嚴重削弱了越國的實力。

    2、長期處於文化落後的越國,缺乏向中原諸侯學習的熱情。正當各位紛紛變革之際,沒有跟上步伐,贏得人才爭奪戰。

    以上兩點決定了越國只是稱著中原諸侯打盹,過了一把霸主的癮,越國的國情限制了它爭霸的持續性。對於越王勾踐是春秋五霸之一,仍有存疑。

    綜上所述,歷史大的趨勢看,晉被智氏統一,越沒被楚滅,並得到宋地,出現秦晉楚齊燕越六國的故事,機率不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球迷火燒球衣!7.7號保羅·喬治日一週年,泡椒慘遭如此待遇,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