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四川達州人
-
2 # 小魚談文史
清朝大約兩百多年曆史,從公元1645年清政府首次開科取士,到公元1905年宣佈廢除科舉考試,清政府一共錄取26849年進士,看看這個資料就知道,這個是考個進士的資料,看看這是什麼難度。
想去參加科舉至少需要背誦下列書籍:《論語》11750字、《孟子》34685字、《書經》25700字、《詩經》39234字、《禮記》99010字、《左傳》196845字。反正這些合計下來共計有個47萬多字。
看到這個數字,怕了吧?隨便問你一句話,這是出自哪本典籍裡面,回答的上來不?
具體秀才什麼機率,這個真的不好回答。
秀才考中,相當於現在區級縣級幹部了,看看魯迅寫的范進中舉,中了就發瘋了,這簡直是中彩票了。
中舉人,相當於省級幹部了,要是進士,這個可以混進中央了,或者直轄市政府的一把手了。
-
3 # 熱心i市民老王
普通家庭的小男孩:《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四書》《五經》《鑑略》《弟子規》《朱子》
老爸做文官:《增廣賢文》《格言聯璧》……
老爸做史官:《史記》《資治通鑑》……
老爸做武官:《孫子兵法》……
其他的什麼唐詩宋詞在八股文前也是必讀,在八股之後就是閒書了。
但是古代讀書人地位較高,受人尊重。而且選拔嚴格程度遠高於今天的中考、高考,是真正的百裡挑一、千里挑一。而且高考雖然是全國都高考,但是考試內容和選拔錄取是以省為單位的。科舉到了會試一層,就已經是各省的舉人,進京統一考試,選出大約前一兩百個精英,進一步參加殿試。
相當於比高考又多了兩層全國大統考,最終通過了,才算有了實打實的做官資格。考到舉人原則上可以做官,但是要等缺,機會渺茫。大家都在嘲笑范進,但是范進考中的是舉人,舉人是省考的精英,也就是全省前幾百名。對比一下現在的高考,如果排在省幾百名以內,清北復交浙這幾所學校大概是可以的了。
好像跑題了。。。反正主要意思就是,他們都是很牛逼的人。都是真學霸,社會地位高
-
4 # 簡慵齋主人
大體說一下,古代讀書人,科舉考試,入仕以後,進入仕途,為朝廷命官或地方官員。而能成功達到目標,是"任重而道遠",一年接著一年的考試,"馬不停蹄"地,最後,進京城"趕考"。
大體上,分四個層次,第一,"鄉試",考"秀才"。第二,"會試或省試",有秀才的資格,才考"舉人"。第三,"貢試",有舉人資格,由吏部主持,主考官是"吏部尚書",才考"貢士"。最後,由吏部出卷或平時看到的考生的文章或官員推薦,(作為參考),參加"殿試",由皇帝主考、批卷、批閱,為當朝"開科之進士"。但此次開考,分為"進士科"與"明經科","明經科",比較"死板",主要考詩文、典籍之類,當然,詩文比較"靈活點",可"現場發揮"之,而"典籍"之類考點,主要是"儒家經典"("四書五經"等為主)各學派經典的理論與思想。而"進士科",就是比較靈活,考策論,有自己的"治國理政"的思想觀點與方法論。"進士科"揭榜後,前三名,就是"狀元","榜眼","探花"。一旦高中"三元"的考生、進士們,事後會拜見恩師、主考官。皇帝在"金鑾殿",接見"新科狀元、榜眼、探花",事後,回家省親,有新任命。敲鑼打鼓,"大紅花","遊街三天",何等"風光"!,如果,幸運的話,還會有哪個官員的"千金小姐",攀上這門親事。那麼,你的"十年寒窗"苦讀,一朝成名,沒有白費。
-
5 # 一夫82
人類的古代是個很寬泛的概念,從時間上說,有遠古,中古和近古。中華民族從黃帝算起就有五千年,不同歷史時期的"古代",讀書人可讀的書是不同的。
東漢以前,由於還沒有發明紙張,只能讀竹簡書,皇帝的詔書可以用帛書。一根根竹簡,用刀在上面刻寫文字,故而專門刻寫文字的人就叫"刀筆吏"。刻寫了文字的竹簡再用繩子串起來,這繩子也叫"緯",於是讀書多的人,常常把串連竹簡的繩子弄斷了,因此勤奮讀書的人"緯編三絕"。由於在竹簡上寫字很不容易,文字就不能太多,因此古文就一字多義,名詞動詞可以隨意轉換,以至古文很難讀很難懂。另外,竹簡無論削得怎樣薄,也寫不了多少字,文字無論怎樣簡略,內容也是有限的,於是讀書多的人,知識淵博的人就叫"學富五車"。其實,五輛牛車上裝滿了竹簡書,對現代來說那算什麼?一個小小的隨身碟就裝下了,隨便揣在衣口袋裡。
東漢以後有了紙,再後來又有了印刷術,文字的書寫更方便更容易,因此文化的傳播更廣泛,讀書的人也越來越多,書香門第,耕讀傳家成為光耀門楣的美談。讀書人所讀之書各種各樣,如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的儒道墨法各種學說,四書五經,漢樂府,唐宋詩詞,元曲明清小說,各朝各代史書文獻等等。
特別是隋唐開科舉以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讀書成了官宦子弟、殷實家族子弟的不二選擇。啟蒙讀物有《千字文》,《千家詩》,《百家姓》,《弟子規》等等。到了要參加科舉的鄉試的時候,總也離不開四書五經和各種歷史文獻,明清以後還要讀朱子注集和八股文。
那個時候的十年寒窗,童子們搖頭晃腦,開口子曰,閉口子曰,吟詩作對,坐而論道,一但參加鄉試考上秀才,就有了進身之階,可以再參加會試考舉人進士。而一但中舉,光宗耀祖,榮華富貴指日可待。
按照餘秋雨先生的科舉制實行以來約有"十萬進士"之說,如果從秀才中千人取一的話,那麼科舉制以來約有上億個秀才。當然,隋唐及以後的各朝代,科舉取士的名額比率不同,秀才的數量也就不同,況且還可能秀才中也有因各種情況沒參加會試的,還有社會、政治、經濟、戰爭等等因素,秀才的數量也不一樣。如此推算,十年寒窗之後考取秀才的比率,本人估算大約在百分之二十左右。這隻能是個人的推測,很沒有依據。
回覆列表
以科舉定型的明清時期為例。
全國讀書啟蒙者大約三四百萬,能夠透過縣府院三級11場考試成為秀才者,大體有60萬。
過去5歲啟蒙,全年只有十來天假期,認字三四千之後才能讀四書五經,選擇一本作為本經仔細讀。之後再學習詩詞,對仗,背誦韻表,平仄。透過童生考試開始學習八股文,熟悉歷史書,背誦本朝典章。才能參加秀才考試。
明清時期,秀才平均年齡25歲,舉人31歲,進士35歲。所以,一般苦學20年才能中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