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特工譚雅

    在非戰爭時期出現故障 派拖船/救援船前往救援

    在戰爭時期亦是如此,如果在敵佔區無法施救的情況下 則自沉

  • 2 # 響亮軍號

    用救援船隊前去營救,深潛器有與潛艇的介面,到達位置後,由深潛器下潛與潛艇對接後,接出潛艇人員。如潛艇能浮出水面,可由水上飛機或艦船去接人即可。

  • 3 # 老鷹航空

    無論是常規柴電潛艇還是核動力潛艇,一旦發生水下事故,第一時間就要儘量上浮,畢竟上浮之後,就可以更加從容的獲得救助,即使短時間內沒有得到友軍的救助,自己也可以有效開展自救措施,浮在海面上就是希望。

    如果發生事故之後,由於所屬區域海面的情況或者正在執行特定任務,不能上浮,那就要控制潛艇下沉姿態,確保在撞擊海床時不發生嚴重的艇體損傷,之後就要開展兩個方面的措施:

    第一發出求救訊號,請求友軍派出專業救援船隻和救援裝置;

    第二就要積極開展自救措施,如集中艇員,配發救生衣和氧氣瓶、潛水器具,急救食品、呼吸藥板等,在確保實在是沒有外援的情況下,要徹底破壞核心裝置和檔案,之後組織艇員從魚雷發射管中進行深度潛水逃離。在這種逃離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一點,必須嚴格控制上浮速度,每當上浮一定距離之後就要停留幾秒,再進行後續上浮,這樣才能夠確保身體內部氣壓能夠有效適應外部壓強,否則一旦上浮速度過快,就會導致脹氣破裂,還沒浮出海面就麻煩了。

    部分潛艇配置了救生鍾裝置,這就是非常好的逃生裝備了,艇員進入由潛艇進入到這個救生鍾內之後,如同上了救生艇,裡面有食物、淡水、藥品等補給,救生鍾和潛艇脫離之後就可以安全上浮到海面,之後就耐心等待救援即可。

    對於出現事故的潛艇救援,目前現有的救援裝備主要依賴於潛艇支援艦,極其配置的深海救生鍾以及深海救生潛航器。

    深海救生鍾主要依靠潛艇支援艦吊車投放到失事潛艇上方海面,然後吊放到海面以下,依靠配置專業深潛裝備的潛水員下水作業將救生鍾與潛艇艙門對接,之後接納潛艇艇員逃生,如此反覆,直到救出全部艇員。

    深海救援航行器屬於“有動力”的救生鍾,不再需要潛水員下水作業,而是由救生員操作駕駛在水下與失事潛艇對接,全程自動化,這種救援方式目前屬於最先進了,適應性比較高。

    總體來看,潛艇水下救援難度極高,一旦發生事故之後,一定是自救和外救相結合的方式才能有效確保救援成功性。中國在這方面一直保持在世界一流水平,各種救援器材都已經達到自主研發的程度了。

    OK,關於問題就回答到這裡吧。

  • 4 # 虹攝庫爾斯克

    潛艇事故救援有專門的艦艇負責,這就是深潛救生艇,而搭載深潛救生艇的船隻叫做援潛救生船,目前中國海軍已經服役了三艘,分別是2010年服役的“海洋島”號和2012年服役的劉公島、長島號。

    援潛救生船救援潛艇的一般流程是受到潛艇發出的救援訊號後,立即開往特定海區,投放深潛救生艇進入海洋,搜尋事故潛艇,目前現役的所有潛艇一般都會在艇體上留一個介面作為被救援時候的應急轉運通道,深潛救生艇找到事故潛艇後會立即調整姿態與該介面對接,搭建出應急轉運通道,形成硬密封,將人救出來。

    除了深潛救生艇外,援潛救生船還裝備了遙控潛水器、飽和潛水系統等輔助救援裝置。理論上來說,只要潛艇出事時損傷不是很大,而援潛救生船又能第一時間趕到,就可能完成救援,在演習中,該能力也得到了驗證,“環太平洋-2016”聯合軍演中,中國的“長島”號成功搜尋到美軍的模擬潛艇救生平臺,2017年,“長島”號的LR-7深潛救生艇在“海上聯合-2017”中與俄羅斯潛艇實現了水下對接。

    但是,這只是理論上!!!

    潛艇出海作業強調的秘密性,確切的位置很多時候連後方指揮部都無法掌握,而在水下的時候又無法和岸上指揮部保持實時通訊,援潛救生船即便得到訊號也不可能快速趕到出事海域,而潛艇只要在水下出現嚴重事故,很可能十幾分鍾內就會變得無力迴天,所以,目前為止,還沒聽說過這種裝置救援潛艇成功的案例。

  • 5 # 西木來拉

    作為潛艇大國,我不傾向中國是潛艇強國,更不敢苟同戰力是第三。沒有經過大規模實戰的中國海軍,如果普通柴電潛艇在近海附近水下發生事故,首先是自救,同時在最短時間內通知海軍救援力量展開救援行動,比如水上飛機、附近船隻,潛艇派往相關水域。如果是在國際海域、大洋上發生潛艇事故,其救援難度成倍上升,這個時候可能需要外方的援助。但是如果是戰略核潛艇在大洋上依靠外方力量就存在洩密的問題,其救援可能要考慮政治、軍事和外交上的多重風險,這個就不是簡單的純粹的救援潛艇兵和潛艇的問題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古玩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