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n艾尼科技
-
2 # 牧蟲者說
柑橘黃化一直是讓人頭疼的問題,因為無論基於何種原因,黃化的柑橘樹樹勢必然受損,而本身引起柑橘黃化的原因又有很多,如果無法辨識,是很難對症下藥的。
所以,部分情況下,結果的柑橘樹黃光靠下肥可能不好使!
引起柑橘黃化的原因不良的氣候環境:如澇害、乾旱、高溫、凍害等,前兩個是因為根系受損影響肥水吸收而表現出的黃化,後兩個是極端環境脅迫而導致葉片受損所致。
土壤環境失調:如有機質不足、板結、酸鹼失調等,透過影響根系吸收和礦質養分的有效性兩方面導致黃化。
農事操作不當:肥害、環割過度、藥害等,其中肥害與環割過度與根系受損有關,藥害則是多是因為濃度過高、噴施過量引起的藥傷。
缺素:也可以理解為缺肥,不論是氮磷鉀等大量元素,還是鈣鎂硼鋅銅等中微量元素,在缺乏或過剩時都會表現出相應黃化。
病蟲害:如黃龍病、炭疽病、潰瘍病、脂點黃斑病、褐斑病、樹脂病、腳腐病、根腐病、線蟲病、病毒病、紅蜘蛛、介殼蟲、知了、天牛、蠐螬等均可引起病理性或生物脅迫型黃葉。
對於柑橘黃化的矯正限於篇幅,這裡就只說方向性的建議。
①判斷引起柑橘黃化的主因。需考察黃化症狀,並結合環境、土壤、施肥用藥情況等綜合分析。
②區別處理。對於單純的缺素黃化及時施補是第一要務;對於環境或生物脅迫所造成的黃化,先治療再幫助恢復樹勢,如澇害傷根黃樹,應先排水緩解根缺氧、清洗樹體、葉噴磷鉀源庫+蕓薹素內酯、鬆土淋海精靈脩復根系,並注意防控後期病蟲;對於無法施救的如黃龍病、部分病毒病等,直接砍除並做好相關防控,以免波及其他健樹或周圍果園。
③重視預防。可以說除天災外,任何黃化都是管理不用心所還的債。如土壤出問題就是施肥欠合理,不重視土壤養護所致,建議加大有機肥的投入,冬肥時順帶補上活土君菌肥,實行生草栽培等,養好土、根才舒、樹勢固,好果出!
柑橘進入結果期後,其栽培目的主要是不斷擴大樹冠,同時獲得果實的豐產和優質,施肥的目的是調節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達到相對平衡。這種相對平衡維持時間越久,則盛果期越長。
為了達到此目的,必須按照柑橘的生育特點及吸肥規律,採用合理施肥技術,有機無機肥料配合施用。果園大量施用有機肥,可改良土壤物理特性,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深層結構,有利根系生長,不易出現缺素症。
植株生長的旺盛季節對營養的要求高,追施化肥能及時供給植株需要的養分,保證柑橘正常生長髮育。成年柑橘樹一般年施肥3~5次,畝產2500~3000千克的一般年每株需施有機肥料30~50千克、尿素1.4~2.0千克+過磷酸鈣2~3千克+氯化鉀0.9~1.2千克,或40%專用肥3.8~4.2千克。(1)春梢肥:春梢肥用於促梢、壯花,延遲和減少老葉脫落。春梢質量好壞既影響當年產量,又影響翌年產量,因此春梢肥是柑橘施肥的一個重要時期。
為了確保花質良好,春梢質量佳,必須以速效化肥為主,配合施用有機肥。一般在1月春梢萌芽前15~20天施下,施氮量約佔全年的30%。每株可施用有機肥料15~25千克、尿素0.4~0.6千克+過磷酸鈣1千克+氯化鉀0.25~0.35千克,或40%專用肥1~1.3千克。(2)謝花肥(保果肥)因開花而大量消耗養分,謝花後葉片會退色,所以這次施肥的作用在於保果,有利於果實發育和種子形成,特別對開花多的樹和老樹效果尤為顯著。在謝花後(3月)以鉀、磷肥為主,配合一定量的氮和鎂肥。
這次施肥量宜少,一般佔全年氮肥施用量的10%。若樹勢弱,結果多,則可多施;而結果少,樹勢旺可補施。
每株可施用尿素0.1~0.2千克+過磷酸鈣1千克+氯化鉀0.1千克+硫酸鎂0.2~0.4千克,或40%專用肥0.4千克。為了保果,可葉面噴施0.1%尿素+0.2%磷酸二氫鉀+激素(激素濃度因種類而異),10~15天噴1次,噴2~3次能取得良好的效果。(3)秋梢肥(壯果肥):壯果肥是柑橘施肥的又一重要時期,其作用是有利於果實膨大和促發早秋梢。
施肥必須以速效氮、鉀肥為主,多在7月中旬左右施用,施氮量佔全年的40%。可施用尿素0.6~0.8千克+氯化鉀0.4~0.5千克,或40%專用肥1.5~1.7千克。(4)採果肥:其作用是恢復樹勢,提高抗寒力,保葉過冬,促進花芽分化。
時間一般為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這次肥以有機肥為主,氮、磷、鉀肥配合施用,施氮量佔全年的20%。可施用有機肥料15~25千克,另配施尿素0.2~0.4千克+過磷酸鈣1千克+氯化鉀0.2千克,或40%專用肥0.7~0.8千克。由於各地氣候、品種、土壤、栽植方式等不同,施肥期和施肥次數略有差異。就全國而言,施肥次數一般為3~6次,推行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