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高階軍官學校狀態:二戰時,該校稱軍事學院,實際是陸軍學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戰敗,學院被強行關閉。直到50年代中期,這所學院的命運才有了新的轉機。當時的聯邦德國開始著手籌建聯邦國防軍指揮學院。後來又合併了參謀學院和國防學院,從而成了聯邦德國一所綜合性的高等軍事學府,成為高階參謀人員的訓練中心.原地:柏林 現址:漢堡 德國聯邦國防軍指揮學院 德國聯邦國防軍指揮學院蜚聲全球。著名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曾在此擔任過教官和12年之久的校長。該校培養出了許多世界著名的軍事人物,如德國元帥、軍事理論家老毛奇,德國元帥、"閃擊戰"理論的開山人施利芬,德國陸軍上將、"總體戰"理論奠基人魯登道夫,德國陸軍上將"坦克制勝論"的積極倡導者古德里安等。因此,該學院被稱為"德軍將帥的搖籃"。 德國聯邦國防軍指揮學院是德國培養和輪訓三軍高階參謀人員和中級指揮官的學校。其前身是高階軍官學校,它於1810年創建於柏林,是世界上第一所培養參謀人員的學校。它的第一任校長是格哈德·馮·沙恩霍斯特將軍。著名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曾在該校任校長達12年(1818一1830年)之久。1859年,該校更名為軍事學院。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後停辦,1935年恢復,稱軍事學院,實際是陸軍學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法西斯戰敗,學院被強行關閉。直到50年代中期,這所學院的命運才有了新的轉機。當時的聯邦德國開始著手籌建聯邦國防軍指揮學院。1957年4月1日,在原軍事學院、海軍學院、空軍學院的基礎上,建起聯邦國防軍指揮學院。院址在巴特·埃姆斯,並在當地舉辦了第一期陸軍高階參謀業務訓練班。1958年遷至漢堡。1972年,聯邦德國對軍隊訓練教育體制進行改革,根據同類院校合併的原則,將參謀學院和國防學院併入聯邦國防軍指揮學院,從而成了聯邦德國一所綜合性的高等軍事學府,成為高階參謀人員的訓練中心。
德國高階軍官學校狀態:二戰時,該校稱軍事學院,實際是陸軍學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戰敗,學院被強行關閉。直到50年代中期,這所學院的命運才有了新的轉機。當時的聯邦德國開始著手籌建聯邦國防軍指揮學院。後來又合併了參謀學院和國防學院,從而成了聯邦德國一所綜合性的高等軍事學府,成為高階參謀人員的訓練中心.原地:柏林 現址:漢堡 德國聯邦國防軍指揮學院 德國聯邦國防軍指揮學院蜚聲全球。著名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曾在此擔任過教官和12年之久的校長。該校培養出了許多世界著名的軍事人物,如德國元帥、軍事理論家老毛奇,德國元帥、"閃擊戰"理論的開山人施利芬,德國陸軍上將、"總體戰"理論奠基人魯登道夫,德國陸軍上將"坦克制勝論"的積極倡導者古德里安等。因此,該學院被稱為"德軍將帥的搖籃"。 德國聯邦國防軍指揮學院是德國培養和輪訓三軍高階參謀人員和中級指揮官的學校。其前身是高階軍官學校,它於1810年創建於柏林,是世界上第一所培養參謀人員的學校。它的第一任校長是格哈德·馮·沙恩霍斯特將軍。著名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曾在該校任校長達12年(1818一1830年)之久。1859年,該校更名為軍事學院。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後停辦,1935年恢復,稱軍事學院,實際是陸軍學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法西斯戰敗,學院被強行關閉。直到50年代中期,這所學院的命運才有了新的轉機。當時的聯邦德國開始著手籌建聯邦國防軍指揮學院。1957年4月1日,在原軍事學院、海軍學院、空軍學院的基礎上,建起聯邦國防軍指揮學院。院址在巴特·埃姆斯,並在當地舉辦了第一期陸軍高階參謀業務訓練班。1958年遷至漢堡。1972年,聯邦德國對軍隊訓練教育體制進行改革,根據同類院校合併的原則,將參謀學院和國防學院併入聯邦國防軍指揮學院,從而成了聯邦德國一所綜合性的高等軍事學府,成為高階參謀人員的訓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