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周宅酆、鎬,近戎人。與諸侯約:為葆於王路,置鼓其上,遠近相聞。即戎寇至,傳鼓相告,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嘗至,幽王擊鼓,諸侯之兵皆至。人喧馬嘶,褒姒大說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數擊鼓,諸侯之兵皆數至而無寇。至於後戎寇真至,幽王擊鼓,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於驪山之下,為天下笑。此夫以無寇失真寇者也。(選自《呂氏春秋·慎行論·天義》)[1]註釋幽王:西周末代君主,因生前昏庸,死後被諡為“幽”。周宅酆、鎬:西周建都在酆(豐)、鎬一帶(今陝西長安縣內)。宅:定都。近戎人:接近西戎。戎,西戎,西方的少數民族。為葆於大路:在大路上修建碉堡。為,修建;葆,同“堡”,碉堡;大路,大道。即:如果。當:通“嘗”,曾經。褒姒:周幽王的寵妃,是褒國送他的美女,後立為皇后。說:同“悅”,高興愉快。數:多次,屢次。麗山:“麗”同“驪",即驪山,今陝西臨潼東.約:約定。為天下笑:被天下恥笑。為,被。因:於是。乃:於是,就。至:到。置:放。即:如果。宅:居住,這裡指“處於”。豐、鎬:地名,就在今陝西長安縣附近。高葆:堡壘一類的建築物。王路:官道。喜:以.......為喜譯文周朝定都豐、鎬,接近西戎人。(於是周王就)與諸侯約定:在官道上修建碉堡,在(碉堡)上邊擺放戰鼓,(鼓敲響的時候)遠近都能聽到,假如戎人來到(豐鎬),擊鼓互相告知,諸侯的兵馬都來救天子。戎寇曾經來過,幽王擊鼓(傳遞訊息),諸侯的兵馬都來了。人聲和馬的嘶鳴聲鼎沸,褒姒看見這景象對其感到非常高興。幽王想讓褒姒笑起來,於是多次擊鼓,諸侯的兵馬幾次來到但沒有見到戎寇。到了後來,戎寇真的到了,幽王擊了鼓,(可是)諸侯的兵馬沒有到來。幽王死在驪山之下,被全天下人所恥笑。這就是用沒有戎寇來時的謊言失掉了真有戎寇來時的信任。作者呂不韋(?-前235年),戰國末期衛國著名商人,後為秦國丞相,政治家、思想家,衛國濮陽(今河南濮陽)人。呂不韋是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故里在城南大呂街,他往來各地,以低價買進,高價賣出,所以積累起千金的家產。他以“奇貨可居”聞名於世,曾輔佐秦莊襄王登上王位,任秦國相邦十三年,其門客有三千人。呂不韋組織門客編寫了著名的《呂氏春秋》(又稱《呂覽》),也是雜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原文周宅酆、鎬,近戎人。與諸侯約:為葆於王路,置鼓其上,遠近相聞。即戎寇至,傳鼓相告,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嘗至,幽王擊鼓,諸侯之兵皆至。人喧馬嘶,褒姒大說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數擊鼓,諸侯之兵皆數至而無寇。至於後戎寇真至,幽王擊鼓,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於驪山之下,為天下笑。此夫以無寇失真寇者也。(選自《呂氏春秋·慎行論·天義》)[1]註釋幽王:西周末代君主,因生前昏庸,死後被諡為“幽”。周宅酆、鎬:西周建都在酆(豐)、鎬一帶(今陝西長安縣內)。宅:定都。近戎人:接近西戎。戎,西戎,西方的少數民族。為葆於大路:在大路上修建碉堡。為,修建;葆,同“堡”,碉堡;大路,大道。即:如果。當:通“嘗”,曾經。褒姒:周幽王的寵妃,是褒國送他的美女,後立為皇后。說:同“悅”,高興愉快。數:多次,屢次。麗山:“麗”同“驪",即驪山,今陝西臨潼東.約:約定。為天下笑:被天下恥笑。為,被。因:於是。乃:於是,就。至:到。置:放。即:如果。宅:居住,這裡指“處於”。豐、鎬:地名,就在今陝西長安縣附近。高葆:堡壘一類的建築物。王路:官道。喜:以.......為喜譯文周朝定都豐、鎬,接近西戎人。(於是周王就)與諸侯約定:在官道上修建碉堡,在(碉堡)上邊擺放戰鼓,(鼓敲響的時候)遠近都能聽到,假如戎人來到(豐鎬),擊鼓互相告知,諸侯的兵馬都來救天子。戎寇曾經來過,幽王擊鼓(傳遞訊息),諸侯的兵馬都來了。人聲和馬的嘶鳴聲鼎沸,褒姒看見這景象對其感到非常高興。幽王想讓褒姒笑起來,於是多次擊鼓,諸侯的兵馬幾次來到但沒有見到戎寇。到了後來,戎寇真的到了,幽王擊了鼓,(可是)諸侯的兵馬沒有到來。幽王死在驪山之下,被全天下人所恥笑。這就是用沒有戎寇來時的謊言失掉了真有戎寇來時的信任。作者呂不韋(?-前235年),戰國末期衛國著名商人,後為秦國丞相,政治家、思想家,衛國濮陽(今河南濮陽)人。呂不韋是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故里在城南大呂街,他往來各地,以低價買進,高價賣出,所以積累起千金的家產。他以“奇貨可居”聞名於世,曾輔佐秦莊襄王登上王位,任秦國相邦十三年,其門客有三千人。呂不韋組織門客編寫了著名的《呂氏春秋》(又稱《呂覽》),也是雜家思想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