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013679376

    吳國相國伍子胥是楚華人,因為楚平王殺了伍子胥的父親和哥哥,伍子胥被迫逃到吳國,伍子胥幫助闔閭成功發動政變,闔閭成為吳王之後,任命伍子胥為相國。後來吳楚爆發戰爭,楚軍大敗,伍子胥攻入楚國,把楚平王的墳給刨了,鞭屍三百下。至於為什麼爆發戰爭,當然是為了爭奪土地和人口,春秋時期的戰爭基本都是為了這個,開戰的理由不過是個藉口而已。所以,孔子說“春秋無義戰》”。

  • 2 # 一葉碧雲

    歷史上吳國為什麼要攻打楚國?

    周文王姬昌的爺爺周太王有三個兒子:泰伯、仲雍、季歷,姬昌是是季歷的兒子,周太王喜歡姬昌,但因為嫡長子繼承製,不能傳位季歷,周太王不開心。泰伯和仲雍就離開西周,跑到江南吳地,建立勾吳古國,首任國君就是周文王大伯泰伯,泰伯死後,無子,傳位仲雍。周太王駕崩後,傳位季歷,季歷死後傳位姬昌。

    周武王伐紂成功後,大封諸侯,此時吳國是第五代國君周章在位,周武王讓周章繼續當吳國國君,又封周章弟弟虞仲在夏朝故址,稱虞國。

    吳國傳到第十九代壽夢時,開始稱王,吳國也在這期間開始攻楚。主要原因如下:

    1、 吳國生存圖強需要攻楚!

    春秋時代, 周室衰微,周天子對諸侯的約束力下降,諸侯之間攻伐加劇。中原諸侯又掀起爭霸熱潮,齊國、宋國、楚國、晉國、秦國都加入爭霸行列,城頭變幻大王旗!

    伴隨著諸侯爭霸的,是諸侯之間的兼併,開始是大諸侯國兼併各服國,後來是兼併弱小諸侯國,主要表現就是楚國兼併南方長江流域的小諸侯國、晉國兼併北方的戎狄、秦國兼併西方的戎狄。

    晉國到了晉獻公時,兼併加劇,對晉國周邊的中小諸侯開始下手。公元前658年-655年,晉國大夫荀息獻假途滅虢之計,晉獻公一下子兼併了兩個諸侯國——虞國和虢國。

    虞國是吳國的兄弟之國,虞國被滅,吳國兔死狐悲,意識到了自己的危機,認識到落後就要捱打、落後就要滅國的真理,於是吳國在虞國被滅亡後開始圖強,對一些小的服國下手,並和楚中國產生了直接衝突。

    到了吳王壽夢的時候,吳國已經強大到同楚國抗衡的地步,於是逮著機會就攻楚,楚國也會逮著機會找回場子,吳楚開始互有攻伐。

    2、 申公巫臣借力吳國疲楚

    在吳楚衝突剛起時,陳國發生夏姬事件,公元前598年,楚莊王破陳,夏姬來到楚國,楚莊王、子反、屈巫都想娶夏姬。後來屈巫說服楚莊王,夏姬嫁連尹襄老,不久襄老戰死,屈巫設計,帶夏姬私奔到晉國。子反一怒,誅滅屈巫全族。

    屈巫,又名巫臣,因封地在申,故稱“申公巫臣”,在晉國被晉景公封為大夫,聽說家族被子反所滅,寫信給子反說,要讓楚國疲於奔命。

    巫臣向晉景公獻疲楚之計,就是幫吳國訓練戰車和士兵,聯合吳國夾擊楚國。晉景公同意巫臣的建議,給了他兵車30乘,約合2000人,到吳國,教吳人用兵之法和戰車之法,巫臣還把自己的兒子留在吳國,作軍事教官。

    巫臣疲楚之計正好迎合了吳國生存圖強的願望,雙方一拍即合,進行了緊密合作,有晉國撐腰,吳國頻繁攻楚,當楚國集中主力攻吳時,晉國又在背後伐楚,讓楚國疲憊不堪。

    3、 伍子胥報仇需要攻楚

    隨著疲楚計劃順利進行,吳楚兩國國內都發生了大事件。 楚國那邊,楚平王即位後,與秦國修好,為太子建迎娶秦國公主,平王見秦國公主漂亮,在費無極等讒臣的竄掇下,父納子媳,並誣諂太子,太子建的老師伍奢被牽連。平王和費無極定計,想騙伍奢的兩個兒子伍尚和伍員回朝斬草除根。伍員懼禍,亡命吳國。伍奢和伍尚及全家被斬。伍員也就是伍子胥懷著刻骨仇恨到吳國,想找機會藉助吳國力量復仇。

    而吳國這邊,吳王壽夢有四子,諸樊、餘祭、餘昧、季札,壽夢想傳位季札,季札不受,周遊列國去了。吳王壽夢駕崩後,傳位諸樊,諸樊駕崩後,傳位餘祭,遺命兄終弟及,一定要把王位傳到季札手裡;餘祭駕崩後,傳位餘昧;餘昧駕崩後,傳位給季札,季札不受,只能傳位給餘昧的兒子僚,即吳王僚。而諸樊的長子公子光覺得兄終弟及,季札不受,應該傳給他,因為他是嫡長子長孫。所以公子光就秘密籌劃刺殺吳王僚,奪回君權。

    吳王僚8年和9年,吳王僚派公子光率兵兩次伐楚,均取勝,攻取楚國的居巢、鍾離二城,同時,藉機北伐,打敗陳、蔡軍隊。

    吳王僚13年,公子光和伍子胥合謀,伍子胥幫公子光刺殺王僚,公子光上位後發兵伐楚,幫伍子胥報仇。伍子胥請來刺客專諸,上演了魚藏劍刺王僚的宮廷政變,公子光上位,即吳王闔閭。

    吳王闔閭兌現承諾,於公元前512年伐楚,吳王闔閭御駕親征,領兵將軍是兵聖孫武,伍子胥、伯嚭隨同出征,攻取楚國的舒邑。

    公元前511年,吳國再次伐楚,攻下六邑與灊邑。

    公元前510年,吳國伐越,打敗越國。

    公元前509年,楚國反過來攻打吳國,吳國在豫章大敗楚國,並攻下居巢才班師回吳。

    公元前506年,吳國再起傾國之兵,聯合唐蔡,共同伐楚,先後交戰五次,五戰皆捷,攻破郢都,楚昭王逃到隨國。

    其時,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開楚平王墳墓,鞭屍洩憤。 吳軍長駐郢都,引起楚國百姓不滿,楚臣申包胥又去秦國哭了七天七夜,感動了秦哀公出兵救楚,吳兵方退。

    4、 吳國爭霸需要攻楚

    晉國聯合吳國疲楚,本來是爭霸需要。因為楚莊王以後,中原霸權基本就是晉楚兩國來回拉鋸式爭奪。

    晉國為了疲楚,扶植吳國。 吳國壯大後,自己也有了爭霸野心。 吳國要向中原爭霸,後方的越國和鄰居楚國是心腹大患。所以,歷代吳王伐楚,很大程度上就是解決中原爭霸的側翼安全問題。只有把楚國打趴下了,才能保證側翼安全。然後再把越國打趴下,保證後背安全,側翼和後背都安全了,就可以北上中原爭霸。

    所以,在孫武、伍子胥帶領吳兵攻進楚國都城郢都後,楚國已經一蹶不振,吳國開始北上中原爭霸,吳王闔閭也是春秋一個版本的五霸之一。 越國崛起後,吳楚攻伐轉變為吳越爭霸。 公元前473年,吳國被臥薪嚐膽的越國所滅。

    而楚國逐步恢復元氣,直到公元前221年被秦所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填滿資料欄!德雷蒙德-格林砍下12+10+5+2+3,怎樣評價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