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KIVI娜娜
-
2 # 何事非君何使非民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看他為什麼做,看他怎麼做,看他在什麼情況下內心會安定,他還能怎麼隱藏呢?
-
3 # 生命的苦惱
在人的一生中,你是誰其實並不代表什麼,應該在乎的是否有人欣賞你,接受你,而且無條件的愛你,真心的朋友是當世界其他人都離你而去的時候,仍陪你並肩而行!
-
4 # 小龍捲的一拳超人
如何看人不走眼,這個太難了。
因為人是世界上最複雜的生物。
我只能用歷史上一些人物事件來回答這個問題。
劉備,三國梟雄,喜怒不形於色,就是說這個人從表面根本看不出他高興還是悲傷。但是,他和趙雲一分別就哭,為了趙雲,他怒摔兒子阿斗,說他收買人心吧,太虛偽了吧,可是張飛關羽諸葛,這些人不聰明嗎?我們普通人都能看出他虛偽,為何這些人還是唯命是從的跟隨?其實我們根本就看不透他。
我們只能看看普通人,像什麼小氣啊,虛偽啊,為人刻薄啊,脾氣大啊,這些表面的東西。
而現實卻是紋身大漢,可以在公交讓座,衣冠楚楚之人,卻在家不孝父母!
如果真想看準一個人,必須瞭解他,長期觀察。一眼就能看出別人是啥樣的人,不是神仙也是半仙,支個小攤,算命去吧!
遇人不淑的事情,幾乎每個人都會碰到。這也是一個契機,提醒自己要學習一下“如何讀人識人”的技能了。 想要看人不走眼,是要透過學習和練習的。
美國柏克萊大學心理學博士山姆·高斯林就是專門研究“性格差異,以及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塑造對他人的印象”這一領域的。他透過觀察數以千計的不同人的辦公室、房間,研究不同人的特徵、個性,以及物用件的擺放等,發現了其中所透漏的人物個性資訊的規律。他把他的研究都寫進一本書裡,叫做《看人的藝術》,非常值得讀一讀,學習一下。
01 私人印記
人們生活的環境無時無刻都透漏著大量的資訊,傳達一個人的個性、價值觀及生活方式。一個人的房間佈置,物件擺放、穿著打扮、乃至垃圾,都會給我們提供很多線索。觀察一個人而不打擾他,多用行為痕跡分析法,重點就是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評估他們的想法、感覺以及所做之事。
02 大五人格理論
包括:(1)開放性 (2)責任感 (3)外向性 (4)宜人性 (5)神經質
這是目前為止使用最廣泛,也是最牢固建立的,用來組合個性特徵的系統。
每個人在上述這五個維度都有不同的分值,但是每種型別都是交錯混在在一起的,大部分人的特徵都在一個大致的範圍之內。
開放性維度的代表人物之一就是達芬奇。
責任感維度的代表可以說是一半是人一半是機器的警察----機器戰警
外向性維度的代表,山姆博士選了艾迪·墨菲在電影《比佛利山超級警探》中飾演的弗利
宜人性維度的代表,電視節目主持人弗萊德·羅傑斯
神經質維度的代表,山姆博士列舉了伍迪·艾倫
03深挖細節,找出個性的秘密
心理學家丹·麥克亞當斯對不同的個性層次瞭解得最深入,他提出了深入瞭解一個人的三個層級:
第一層級: 第一印象的描述性詞語,上面的大五維度都說明了該層次上的特徵
第二層級:個體關注。心理學家亞瑟·阿倫創造了一種“36個問題”的提問方式,人們在
初次見面時只要回答這36個問題就可以快速進入到第二層次。
第三層級:身份。也就是“自我的內在故事,它把重新建構的過去、已經認知的現在和預測
的未來進行整合,由此建立一個統一性、有目的,並且有意義的生活。”
04 物品擺放
05 肢體動作
肢體動作常常洩露一個人的行為個性特徵和情緒以及習慣。
著名的“羅夏墨跡測驗”是一種最常見的方法,透過對圖形意思的自由聯想,瞭解人格特徵。
對肢體語言的解讀可以幫助我們識別一個人的“偽裝”,比如讓一名女性在鏡頭前轉一圈,就可以得知她的雌性激素水平。而一個人走路的樣子讓你即便看不清他的臉也會從人群中辨認出來。還有,一個易焦慮害怕的人開車,就會頻頻踩剎車,從剎車片的磨損也可以看出他開車的行為習慣。
06 識別偽裝
一個想要表現好的人,會極力隱藏自己為表現好所做出的努力。
自戀者在權力和責任方面表現良好,但是可以透過情緒化尋求關注,對讚美有無限的接受能力。
一個人的表情透漏著情緒習慣,會在臉上留下紋路痕跡。
一個人的房間是否整潔,或者裝飾過後的整潔,都可以讓我們評估時作為參考。
作為觀察者,最初的構建基於真實的常識。好的觀察者,要可以去掉假的偽裝,構建出真實的情況。
07 忠於常識或保持懷疑
地域環境包括溫度生活節奏等都給人提供不同的生活機遇,一些傳統觀念也會產生一些認知和決定。
08 不同領域掌握不同的個性特徵
這裡面讓我比較感興趣的是山姆博士提到的面試,要想成功獲得一份工作,面試者需要提前瞭解怎樣做會給面試官留下好印象,比如:
要有眼神交流,要經常微笑而且要點頭。
握手時要堅定有力,這往往表明一個人的開放性和創造性。
要著正裝,衣著正式講究可代表一個人的責任感。
交談時身體儘量前傾,應聘者的前傾程度也代表了工作動機。
09 擺脫障眼法
山姆博士在這裡介紹了“錨定效應”的原理,意思是率先獲得的資訊對後續的判斷有較大的影響。觀察者要學會剔除一些與判斷的特徵無關的線索
10 辦公室看人物個性
書架上的書、辦公桌擺放、抽屜有沒有關上以及裡面的物件,辦公室裡的裝飾畫以及掛畫的方式。。。。太多的細節都可以解讀一個人的個性特徵
11 家庭細節
私人物品,物件擺放,廚房乃至冰箱裡面,衣櫃。。。。所有的家庭細節裡藏著一個人的氣質。
總之,要想看人不走眼,五官外貌,穿著打扮,說話動作,私人物件,等各個方面透漏出來的資訊都可以為我們所用。我也只是羅列了書裡面的大概,想要進一步學習的話,就去讀一讀山姆博士的《看人的藝術》這本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