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9564064559046
-
2 # Magelidai
開唐名將李靖字藥師,一般這個字都是一種祝福,希望孩子無病無災,而象黃藥師則明顯是金庸為了配合黃藥師醫相星卜無所不能的任務形象而用上的。
藥師者,即吾人日常所誦之消災延壽藥師佛。藥師、乃梵音“裨殺社窶嚕”之義譯,亦可稱為大醫王佛。所謂佛為無上醫王,拔除眾苦,善療諸病,故以藥師為喻。藥乃世間治病之物,例如藥店中所陳列之藥品。但以佛法言之,不惟人於得病時方吃藥,凡世界眾生無時不浸在惑業苦之病中,身心充滿諸病。若身病,則有世俗藥物可治;若心病,則須以法藥對治之。在藥之意義上說,藥是治病之物,若無病則非藥,故從無病非藥之反面,而顯有種種治病之藥。
藥者,即世間治身病之藥。中國自神農嘗百草製藥以來,為物藥之發源。但物藥非唯草木等植物,即金土炭石等礦物,飛禽走獸等動物,皆為製藥之原料。
師者,正顯其能以物藥、法藥善治眾生身心之病,謂之為師。古謂藥師,義兼醫師。
-
3 # 使用者9564064559046
疾醫:周代醫官名,相當於後世的內科醫生。
醫師:首見於中國春秋戰國時代。
太常:醫官名,秦置奉常。公元前2世紀中期,漢景帝改稱太常。西漢時設太常、少府官職,屬於太常的為百官治病,屬於少府的在宮廷裡治病。
太醫令:東漢曹魏時設定,隋唐改稱太醫署令。此係掌管醫療機構的職官。
太醫博士:北魏置太醫博士以教弟子。
藥醫師:唐代已設藥醫師(後稱藥師),負責採辦諸藥、調和製劑等。
醫生:此稱呼始於唐代、指學醫的學生。
醫士:此名首見於北宋。
郎中:始於宋代,皆稱醫生為郎中。
大夫:始於宋代,今北方仍沿稱醫生為大夫。
院使:隋唐設有太醫署,宋有醫官院,置提點為長官。明清相沿,長官稱為院使,下設御醫、吏目、醫士數十人,主要為宮廷服務。御醫,即皇帝內廷的醫生。
-
4 # Magelidai
開唐名將李靖字藥師,一般這個字都是一種祝福,希望孩子無病無災,而象黃藥師則明顯是金庸為了配合黃藥師醫相星卜無所不能的任務形象而用上的。
藥師者,即吾人日常所誦之消災延壽藥師佛。藥師、乃梵音“裨殺社窶嚕”之義譯,亦可稱為大醫王佛。所謂佛為無上醫王,拔除眾苦,善療諸病,故以藥師為喻。藥乃世間治病之物,例如藥店中所陳列之藥品。但以佛法言之,不惟人於得病時方吃藥,凡世界眾生無時不浸在惑業苦之病中,身心充滿諸病。若身病,則有世俗藥物可治;若心病,則須以法藥對治之。在藥之意義上說,藥是治病之物,若無病則非藥,故從無病非藥之反面,而顯有種種治病之藥。
藥者,即世間治身病之藥。中國自神農嘗百草製藥以來,為物藥之發源。但物藥非唯草木等植物,即金土炭石等礦物,飛禽走獸等動物,皆為製藥之原料。
師者,正顯其能以物藥、法藥善治眾生身心之病,謂之為師。古謂藥師,義兼醫師。
回覆列表
疾醫:周代醫官名,相當於後世的內科醫生。
醫師:首見於中國春秋戰國時代。
太常:醫官名,秦置奉常。公元前2世紀中期,漢景帝改稱太常。西漢時設太常、少府官職,屬於太常的為百官治病,屬於少府的在宮廷裡治病。
太醫令:東漢曹魏時設定,隋唐改稱太醫署令。此係掌管醫療機構的職官。
太醫博士:北魏置太醫博士以教弟子。
藥醫師:唐代已設藥醫師(後稱藥師),負責採辦諸藥、調和製劑等。
醫生:此稱呼始於唐代、指學醫的學生。
醫士:此名首見於北宋。
郎中:始於宋代,皆稱醫生為郎中。
大夫:始於宋代,今北方仍沿稱醫生為大夫。
院使:隋唐設有太醫署,宋有醫官院,置提點為長官。明清相沿,長官稱為院使,下設御醫、吏目、醫士數十人,主要為宮廷服務。御醫,即皇帝內廷的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