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野史春秋

    為何北宋不聯合遼幹掉西夏,既然這麼說,可以參考成吉思汗徵夏的經過,也可以說成吉思汗也是慘勝,對於強弩之末的西夏如此,如日中天的西夏那就更不用說了。宋只是整體國力強,軍事行動並不佔優,例如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好水川之戰

    遼的軍事實力是比西夏的軍事實力還強,也只是略佔優勢,如果聯合滅夏的話,遼也只是皮外傷,而宋可能會是傷筋動骨,到時北宋的軍隊直面大遼鐵騎,軍事壓力將更大。

    西夏鐵鷂子

    與其說聯遼滅夏,不如說遼夏滅宋,因為宋的軍事實力最弱,只能採取守勢,依託城池。只是宋的人力財力強大,三方都不敢輕舉妄動,以免自己獨木難支。滅夏一直都是北宋的夢想,只是由於軍事行動上過於呵呵了。

    大遼鐵騎

    強聯合幹掉弱者主要是看什麼聯合了,歷史上聯合幹掉第三者有三家分晉、赤壁之戰、聯金滅遼、聯蒙滅金等,三家分晉韓趙魏聯合幹掉最大的智氏瓜分了晉國而都被封侯,赤壁之戰孫劉聯合打贏曹操而三分天下,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的趙宋卻落的兩次滅亡,均亡於聯合者的手中,令人唏噓。

    實力過於懸殊那就不叫聯合,OK?

  • 2 # 糖糖知色味

    看形勢。一切離開實際情況談理論的行徑都是無腦行為。

    不可否認宋朝在文化和經濟上達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的一個頂峰。但是在軍事上的表現卻像一個弱智。宋朝的富有和文明,無疑會引來周邊一圈強盜的覬覦。無論是處於西北沙漠裡的西夏,還是東北方向的遼國,以及後來興起的蒙古,無不對宋的物質財富眼紅。宋的當政者天真地以為自己不惹事,就會太平無事。結果卻證明這種縮頭烏龜的行徑完全行不通。

    無論北宋還是南宋,一直被北邊的強鄰壓著打。如果聰明的話,弱小國家應該聯起手來,共同抵抗強敵。如果對手太強大,那麼自然是玩家越多,自己越安全。參考三國時期,魏國最強,吳蜀連手,兩方在赤壁一戰中打敗魏軍,由此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蜀國和吳國也多活了很多年。宋聯合遼國幹掉西夏是最不明智的做法。雖然沒有這麼做,但是宋後來的做法卻令人大跌眼鏡。

    宋朝雖然不擅長單打獨鬥,卻擅長群毆。北宋的統治者只記得宋自建立以來和大遼的恩恩怨怨,心心念念著想收復燕雲十六州和自唐以來被大遼侵佔的中原地區。於是,和金聯手滅掉了大遼。三家變成了兩家,強強聯手滅掉了那個最弱的,結果自己就是下一條被吃掉的魚。滅掉遼以後,金的勢力得到壯大,金兵南下,北宋滅亡。

    靖康之難後,宋室南渡,偏安江南。此時蒙古越來越強,佔有的地盤越來越大,遠超南宋。這時候南宋的當政者和北宋的當政者一樣,目光緊緊盯著翻過去的歷史,心心念著要一雪“靖康之難”的恥辱,此時竟然聯合蒙古一起滅掉了金。後果不用多說了,沒有了金在北方做擋箭牌,南宋那些弱雞軍事實力能抵擋的住蒙古鐵騎?

    千萬別和強鄰一起去欺負你的弱小鄰居們。該放下時要學會放下。政治都是向前看。抱團取暖才是王道。古今皆之。

  • 3 # 澹臺燭滅

    處於四戰之地的北宋王朝 ,無時不想將反覆無常的党項人一網打盡,盡復河套之地,但 西夏的 幾任党項首領都十分狡猾,利用各種政治資本,有利就投降,無利就反叛,毫無負擔的"背信棄義”,從太宗朝到仁宗朝,不僅沒有將西夏降服,反而讓這些党項人越做越大,到了李元昊,盡然和宋朝分庭抗禮,公然稱帝,在西北邊境時常劫掠宋朝,儼然成了宋朝的頭號大敵。

    北方的契丹遼 國,檀淵之盟後,百年來不曾言兵,宋遼兩國和平共處,遼國自上而下,深深仰慕中原的文化禮儀,有樣學樣,也開始了 他們的"漢化”文明。西夏的李元昊繼承了他父親李繼遷的外交原則,對遼朝稱臣,討得當時的遼主遼興宗 耶律宗真的 歡心,娶了耶律宗真 的妹妹興平長 公主為王后,鞏固了與遼國的關係。宋朝對這種關係很是尷尬,李元昊是宋朝的叛臣,而宋與遼又是兄弟,這下搞得關係有點複雜,和遼的兄弟關係是不能破壞的,但對於西夏牽涉到國體原則,自然不能姑息。

    首先,從心理上來說 宋朝一直自認為是正統,雖然對遼國稱兄長,但從心底對這些著奇裝異服,茹毛飲血留古怪髮飾的契丹人還是看不起的,根本不會考慮和他們合作,再說雙方的立場不同,彼此心照不宣,表面上和氣,大宋百姓卻對這些外來的侵略者一直懷有敵意,這種民族矛盾是永遠也無法 調和的,反而契丹和党項本身頗有淵源, 有可能都是鮮卑後裔,習俗以及文化禮儀都有先天的親近 性,宋卻是他們想 消滅的敵人。宋朝 壓根不會考慮和遼聯合消滅西夏,因為宋從來也沒承認西夏建國的合法性,所以與西夏的矛盾 宋朝一直認為是內部事務,沒理由聯合遼(遼國也不會同意)。

    其次,從軍事角度考慮,即使雙方能達成一致,共同出兵,那麼軍事的指揮權應該交給誰呢?若交給遼人指揮,宋兵怎麼能甘心聽從這對峙了百年的敵人;若交給宋將指揮,那些本就看不起 漢人的契丹人怎麼會服從,再說雙方的積怨頗深,都深深提防對方, 哪能輕易讓對方瞭解自己的軍事部署,所以這種合作根本沒有可行性。

    從政治角度來看,遼國也希望宋朝的西邊多出來個敵人, 牽制宋朝,使宋兩面感到壓力,增加遼國對宋朝政治訛詐的籌碼 ,使遼國一直處於主動高壓的位置。

    無論從各方面政治博弈的考量,還是維護國家尊嚴來看,宋與遼是萬萬難以合作的。就算與西夏仗打的再難,從上到下也沒有哪一位宋朝官員會提出與遼聯合滅西夏的建議。

  • 4 # 電視劇裡看歷史

    誠邀,如題。兩強一弱的時候不一定是強強聯合幹掉弱者,也有可能是強弱聯合幹掉另一個強者,可若是兩個強國都想聯合弱者幹掉對付,這個弱者一時半會兒也就不會有危險了。這也就是為什麼西夏能存活這麼久的原因。

    為何北宋不聯合遼國幹掉西夏呢?原因正如上面講到的,北宋一直想對西夏對手,遼國對西夏的土特產可是不感興趣,遼國幾次攻打西夏不過是為了使其臣服好對付宋朝罷了。所以遼國不會配合大宋去滅亡西夏,因為這隻會減少一個幫助契丹人牽制宋朝兵力的夥伴,得不償失。

    再者西夏真的弱嗎?

    西夏地處西北,的確沒有多少富裕的土地。但是西夏多戰馬,西夏軍隊全面皆兵,他們多父子兄弟,以馬背為家,厲害啊。是以西夏人口雖不過百萬,但是能很快集結齊十萬軍隊,君不見宋神宗打算一舉吞併西夏,集結了30多萬軍隊,遼國皇帝耶律宗真率領10萬大軍御駕親征都被西夏給打了回去,所以啊,西夏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

  • 5 # 流浪的水煮魚1

    強強聯合的前提是你是最強的,不然的話這個就不成立。如果你是第二強聯手最強的剿滅第三個之後你就要單獨應對。

    到時候你跟最強者之間沒有一絲迴旋的餘地,這樣一來你這麼做等於是為最強者統一掃清障礙了。

  • 6 # 寒楓落煙雨

    當時實際情況是,宋遼兵力佔優,但西夏屬於窮兵黷武典型,軍隊戰鬥力確實遼優於西夏,西夏優於宋。遼宋相約打西夏的話,遼頂多略有損耗,北宋就要傷筋動骨,得不嘗失。

  • 7 # 空無欲則剛

    北宋自太祖開國,以杯酒釋兵權解除了那些尾大不掉的將軍們兵權後,一直是重文輕武。北宋一朝經濟上還是發展不錯的。但是兵力一直不怎麼樣,如果北宋聯合遼打西夏的話,遼一定會反過來打北宋的,因為北宋經濟發達而軍事又不重視。而有西夏在那裡,如果遼攻宋還可以找西夏支援,畢竟唇亡齒寒

  • 8 # 上火雞湯

    西夏娶了遼國公主,是遼國的藩屬國,雖然兩國也打過仗,可是西夏後來對遼國言聽計從,是遼國牽制宋朝的急先鋒,遼被金滅後西夏還為了這“舊主”跟金打過一戰,如果你是遼國,會同意攻滅西夏?

  • 9 # 雪白的雪

    泱泱中華歷來不欺負周邊的弱國,這是大國做為禮儀之邦的綏靖政策,所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北宋,主要是與遼國的戰爭。契丹民族屢犯中原,北宋遂聯合金國攻遼,但結果是,金國窺見了北宋軍隊的不堪,滅遼後,一鼓作氣也就把北宋滅了。假如北宋聯合大遼攻打西夏,誰能保證大遼在滅掉西夏後不順勢滅了北宋。漢人王朝一直以來對邊地各少數民族採取以夷制夷的政策,而國內則利用和平的環境發展生產力。我想,無論哪個朝代,就是再兵強馬壯,也是不採取侵略之策,這是中華民族立世五千年而不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 10 # 旅途中的小明哥

    宋朝幹過這種二桿子事,不過不是打西夏,而是打遼,當年跟金會盟決定兩國對遼發動進攻,滅遼後宋取回自己幽雲十六州,金則吃掉剩下的遼國地盤,結果怎麼樣,幽雲十六州沒吃回來,反而讓金看準了機會,一口氣打到了京都,皇帝后妃公主宗室幾千人被抓走。北宋變南宋。實力不行,真沒有辦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介商賈王熾為何能夠得到慈禧太后“一品封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