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第一軍情

    K300P“堡壘”岸防反艦導彈是俄羅斯海軍部署在北極圈的利器,是俄羅斯第三代超音速反艦導彈,跟前面的兩代反艦導彈相比較,它偏重偏大,具有雷達特徵小,超音速巡航和發射後不管的優點。為了在打擊航母戰鬥群時可能遭遇的電磁干擾等因素,堡壘在設計上採用了多種制導方式,以提高精確度和可靠性。最重要的一點是,這種導彈的自用型射程達到了驚人的300到450千米,覆蓋範圍很廣泛。俄羅斯海軍可以輕鬆使用它,封鎖黑海,巴倫之海,甚至波羅的海等海域,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是一款真正打擊航母的利器。

    就在敘利亞戰場上,眼看敘利亞復國夢即將實現,美國再也坐不住了,將核動力航母杜魯門號派了過來,以便隨時響應戰爭態勢,就在它打算一展身手的時候,美軍突然宣佈,將杜魯門停靠在法國馬賽港口。是什麼原因讓美軍遠遁呢?原來俄羅斯最近向敘利亞送來了K300P“堡壘”導彈。

  • 2 # 萊茵船長

    K-300P型“堡壘-P”確實是當今世界上效能相當出色的一款岸基反艦導彈系統。要看這種導彈是否能真的成為所謂的“真航母殺手”,首先要從其具體效能談起。

    首先,部署方便靈活。K-300P型“堡壘-P”是一種機動式岸防反艦導彈系統,北約稱之為SCC-5,由俄羅斯NPO設計局與白俄羅斯Tekhnosoyuzproekt公司聯合開發。這種岸基反艦導彈系統的設計初衷是用來摧毀敵登陸編隊、護航編隊或航母戰鬥群中的各型水面艦艇,也可以在面臨火力打擊威脅和複雜電子干擾條件下對敵近岸水面艦艇甚至陸地目標實施攻擊。

    “堡壘-P”導彈發射車底盤則是著名的白俄羅斯MZKT-7930“阿斯特羅勞格”(Astrolog)導彈車底盤(俄“白楊”戰略導彈與S系列防空導彈都採用同系列底盤)。“堡壘-P”導彈系統的構成較為簡單,每套標準系統僅由四部K-340P SPU自行發射裝置(每個配備兩具TPS發射筒)、一至兩輛K-380P型MBU作戰指揮/控制車(採用KamAZ-43101卡車底盤)、一輛MOBD戰勤保障車和四輛K-342P型TZM導彈運輸/裝填車(同樣配備兩具TPS發射筒以及一部起重能力達5.9噸的吊架)構成,支援硬體包括KSTO服務裝置與UTS訓練系統,同時還可以根據實際作戰需要靈活調整車輛的配置。“堡壘-P”導彈系統的人員配置也是非常精簡的,其中發射車乘員僅為3人,作戰指揮/控制車乘員僅為5人。整個導彈的運輸和使用實現了簡單化,系統維護週期長達5年。

    “堡壘”反艦導彈系統的作戰位置到沿海地區的距離可達200公里,發射車燃料儲備可達1000千米行駛距離,整套系統可用於防衛長度超過600千米的海岸線,而部署展開時間僅需5分鐘。在完全展開後,每個發射小組可備好8枚處於待發射狀態的導彈。一旦部署完成,整套系統可在3至5天內維持備戰狀態。執行任務完後,又可快速實施規避機動。可見對於擁有漫長崎嶇海岸線的越南而言,這種機動式岸基反艦導彈更容易部署、隱蔽和轉移。

    其次,火力快速強大。“堡壘-P”岸基反艦導彈系統採用效能成熟的P-800“紅寶石”(北約稱SS-N-26)超音速反艦導彈改進而來。之所以將“堡壘-P”看作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岸基反艦導彈系統,主要是由於其高達300公里的有效射程和2倍音速的飛行速度。

    “堡壘-P”導彈系統發射筒長8.9米,直徑為0.71米,重約3.9噸。導彈彈體直徑為0.67米,翼展約為1.25米,控制面板約為0.96米,彈頭重200千克,發射重量為3000千克,導彈、彈頭錐體與控制系統總長約為8.6米。

    導彈發射前,導彈彈翼與空氣動力控制面在發射筒內處於摺疊狀態。指揮官、負責發射的操作人員以及駕駛員在配有空調的駕駛室中坐成一排。下達發射命令後,K340P SPU 自行發射裝置的後蓋會開啟,發射筒會下降並接觸地面,之後再垂直上升,車上的兩個千斤頂就會降下來為整個發射系統提供固定支撐。導彈一旦發射,由發射筒內SRS固體推進裝置提供動力,脫離發射筒後,彈翼會自動展開。彈翼展開動作完成之後,導彈鼻錐封口被丟棄,進氣口被開啟。一旦導彈到達一定速度後,SRS推進裝置及其附屬氣動穩定系統被彈出,T-6油動噴氣式發動機隨即啟動。

    “堡壘-P”導彈採用垂直髮射和“發射後不管”方式,最小發射時間間隔僅為2.5秒。導彈有兩種基本飛航模式:其一,低空飛航模式。在該模式下最大射程為120千米,整個飛行軌跡都維持在9至15米這個高度,速度約為680米/秒;其二,高低空混合飛航模式。在該飛航模式下最大射程則高達300千米,導彈飛行高度可達14000米,速度為780米/秒,而到末段攻擊階段時的飛行高度可降低到9至15米,使之很難被偵測和攔截。

    再者,控制穩定可靠。根據俄羅斯NPO設計局提供的資料,“堡壘-P”岸基反艦導彈發射裝置可直接透過覆蓋範圍為40公里的超高頻無線電線路或者透過衛星通訊裝置從海軍司令部指揮所接收資訊,由MBU作戰指揮/控制車自行控制發射。指揮所擁有兩個自動化的工作站,這兩個工作站與位於5公里以外的無線電通訊系統由電纜連線在一起。該無線電系統能夠讓操控人員同350公里以外的 MBU作戰指揮/控制車實施通訊。每輛MBU作戰指揮/控制車可直接控制4個SPU自行發射裝置,後者與MBU作戰指揮/控制車之間距離可達25公里。

    “堡壘-P”岸基反艦導彈在飛行途中依靠BINS光纖捷聯慣性導航系統進行導航。在進入攻擊階段後,該導彈上配備的脈衝主動/被動雷達導引頭便會啟動。在主動模式下,脈衝主動/被動雷達導引頭覆蓋範圍至少為50千米,探測角為±45度。為了實現導彈的中繼制導,“堡壘- P”岸基反艦導彈系統還可以選擇Monolit-B自行岸基雷達瞄準系統或卡-31直升機搭載的分米波搜尋雷達瞄準系統。這種捷聯慣性+脈衝雷達的複合制導機制無疑提高了整個導彈系統的抗干擾能力。

    不過,“堡壘-P”型岸基反艦導彈系統也並非無懈可擊。對於岸基反艦導彈系統這類機動導彈發射平臺而言,向來是交戰雙方密切監視的重點。只要能實施遠端戰場監視和預警,就能使敵海空作戰平臺確定其發射陣地的重點方向,從而進行預瞄、預跟蹤和攔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參加工作後,感覺融入不到同事之中,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