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京澳星移民留學
-
2 # 量子糾纏速度之謎
天天想著歐美的快樂/素質教育,拿歐美的愚民政策當個寶大力推廣。在歐美的精英中,各個從小接受精英教育,最終名校畢業,哪一個是快樂教育的產物?
歐美精英人士在普通民眾中鼓勵上公立學校,為了降低公立學校的運營成本,就推廣快樂/素質教育,多學點少學點沒關係,反正以後你們還是下等人。但這些精英人士的子女則必須上私立名校,從小接受精英教育,最終還是人上人。
利用這種方式,歐美實現了階層的固化。特朗普的“新冠就是大型感冒”、“注射消毒劑就可以治新冠”、“帶口罩不能防病毒”、“口罩上的鼻夾金屬片是5G天線”等就有了市場。
中國也想推行快樂/素質教育,可悲的是,由於華人千百年來受到科舉制度的影響以及華人強烈的攀比心理,歐美的這套教育理念就行不通了,絕大部分人在嘴上都喊擁護素質教育,但在行動上則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接受精英教育,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在國內上不了名校就到國外去,所以快樂/素質教育在中國也就難以生存了。
中國教育與歐洲教育差別很大,中講究應試教育,歐講究素質教育。
中國的學校一天到晚最少8小時全部在課堂,到了特定的年級會有補習班等,歐洲的教育基本總共全年課時也就1000小時,多數也是以課外活動或者研究生活為主。
在學生的隱私方面,成績單歐洲只會給到學生自己,國內有時候會公佈出來,對私人隱私不是特別注重。
最為重要的是學習的目的,國內的氣氛造就了學校在接受學生的時候就灌注了一種,高分是可以獲得進入政府或者好的企業的敲門磚,高學歷才能帶來幸福的生活。而歐洲教育是以培養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為第一目的,學生自己掌握主動,未來想做哪一行,是憑孩子自己的興趣和判斷,選擇往此方向自由發展。
歐洲教育不是靠最後考試一錘子買賣斷定一個學生的前程,更多的是打造和培養孩子的自主性,換言之,讓孩子為了自己而長大而不是為了成績而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