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詩今詞

    古人吟誦的方式跟我們如今大不相同,我之前做過一期葉嘉瑩先生吟誦古詩的影片,現在重新分享一遍。

    詩歌吟誦

    詩歌的吟誦講究字正腔圓,所謂“正”,除了咬字清晰之外還要平仄分明。古代四聲原來是平、上、去、入,但現代漢語中已經沒有入聲了,想了解入聲發音看看影片就知道了。

    也許有些人在看完之後也許會懷疑,這是古人吟誦的方式嗎?但如果是上了一定年紀的人,肯定會有印象。還有一些人覺得難聽,我覺得這很好解釋。你接受不了,是因為環境的原因,就像你覺得有些方言難聽而他們卻不這麼認為一樣。

  • 2 # 無聊到巔峰

    這個問題實際上牽扯範圍很大,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語言體系的發展過程中,都會潛移默化的改變的。比如楚時和周朝的音調不一樣,所以《楚辭》和詩經的讀法不一樣;漢魏時期的音調和唐宋時期又不一樣,所以朗讀樂府和唐詩宋詞的發音又不一樣。

    如此,題目問古人以什麼樣的腔調朗讀詩詞,基本涵蓋了整個中國的音韻史……我琢磨著作者也沒意思到這個問題。

    古音應該瞭解的問題

    這裡對於在古音系統下古體詩詞的發音問題我就不探討了,就主要對古人「腔調」這個問題來淺略的談談。

    下面我放一段鄭張尚芳先生朗讀的《關雎》:

    這段影片是不是大家聽都聽不懂?但是這不是關鍵,最關鍵的是:沒有聲調!

    所以啊,今人追尋古人誦讀詩詞之腔調皆在摸索當中,這麼說吧,如今研究古音學之學者們,都是用逆推法去探究,都未曾有所定論。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古音聲調值和現代的聲調值絕對是不一樣的。現在有些人用自己方言裡的聲調去比擬古代音調是很主觀很不合理的。

    詩詞韻味所在

    這裡需要把詩、詞分開來看。詞在唐宋時期,是用來唱的,不是用來讀的。詩歌則是可唱可誦的。

    又古音雖然有平,上,去,入四聲,但是實際上讀起來是很呆的,從鄭張尚芳的那段影片就可見一二,每個發音的輕重是固定不變的,不像現在發音還能加重讀音或者放輕聲值的,同時古音的音節長短也是恆定不變的。舉個列子,現代讀“好”可以拉長音節讀成好~,或者讀成“好!”,而古音就不行了……

    還要提到的一點便是,不管是在音樂還是音韻的發展上來看,漢語音都是在發展進步的,但是文學上,卻是裹足不前的。這是很值得我們思考的事情。

  • 3 # qzuser237269442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在杭州大學(今並入浙江大學)讀漢語碩士學位。杭大中文系曾組織一場古詩詞吟誦的活動,當時杭大中文系多位教授曾現場吟誦多首古詩詞,中文系學生曾記錄為簡譜刻印成冊,我存有一冊,極為珍貴。因本人是北方人,不能用吳方言照譜學唱,且識譜能力也不夠水平,終於沒能學會。現在認為吟誦古詩是情之所至,絕對不可能照譜學唱的。最多能憑藉譜子揣摩體味吟誦是怎麼一回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汽車怠速不穩,高速無力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