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皙姑娘

    中國家長與外國家長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對孩子過分縱容、寵溺,不管出現什麼問題,只要家長一句“孩子長大點就好了”,好像這些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家長:沒事,孩子太小,長大點就好了……

    孩子哭鬧、任性耍潑

    家長:孩子嘛,要什麼就給他,長大點就好了……

    孩子挑食、不吃飯

    家長:他現在挑食,長大點就什麼都吃了……

    孩子視力不好、看不清

    家長:孩子這麼小,眼睛當然也沒發育好啊,沒事,長大點就好了……

    注意!等孩子長大了,別的東西會不會好,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孩子視力不好,還真不能等孩子長大,長大了不但不會好,反而會更糟!

    有些小兒眼病的黃金治療期在兒童階段,治療效果好,孩子恢復快。如果等孩子長大,發現問題嚴重性後再接受治療,不僅影響治療效果、增加治療成本,還可能治不好,眼病伴隨孩子一生。

    弱視就是一種小兒常見的眼科疾病,它很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等不了”……

    什麼是弱視?弱視某種程度上是源自大腦發育的停滯!

    弱視,俗稱懶惰眼,是導致兒童視力差的最常見原因之一,平均患病率約佔總人口的1-5%。

    弱視產生的原因一般認為是由於兒童在成長期間,大腦的視覺中樞未能正常發育,在長期沒有接受到足夠刺激的情況下,大腦最終放棄了該部分的視力功能,結果令視力較差,形成弱視。

    為什麼弱視治療“等不了”?

    孩童時期是眼睛發育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眼睛的可塑性很強,患有弱勢的兒童,如果抓住這一時期及時治療,配合醫生進行專業的視覺訓練,小孩的視力可以得到明顯改善,雙眼融合功能及立體視功能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建立。

    而一旦孩子過了12歲,眼睛已經發育成熟,基本沒有可塑性,單純的視覺訓練效果不明顯,加上弱視源自大腦發育的停滯,屬於視覺傳導的問題,涉及到神經層面,仍是目前世界眼科領域無法攻克的難題。因此,小兒弱視的治療等不了、拖不得!

    如何治療小兒弱視?

    小兒弱視一般有四種類型:

    屈光不等視性弱視、斜視性弱視、屈旋光性弱視、形覺剝奪性弱視

    針對不同型別的弱視,要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鋤強扶弱法VS屈光不等視性弱視/斜視性弱視

    若是因斜視或兩眼不等視造成的弱視,通常是單眼弱視。

    治療的方法是先依屈光需要佩戴度數合適的眼鏡之後,將視力好的一眼遮蓋,強迫使用弱視的眼睛去看,以刺激視力較差的眼睛視神經發育。

    佩戴眼鏡VS屈旋光性弱視

    屈旋光性弱視通常是兩眼都有高度遠視、近視或散光,看東西都朦朦的,會造成視網膜的影像模糊,大腦沒有收到清晰的訊息,影響了視覺的發育。

    針對屈光不正(高度遠視、高度近視和高度散光)造成的弱視,配戴眼鏡調整焦距之後,視力便可提高。

    手術治療VS形覺剝奪性弱視

    針對剝奪性弱視,即嬰幼兒時期,由於先天性白內障、角膜白斑、上瞼下垂遮蓋瞳孔等視覺剝奪原因造成的弱視,則必須先以手術的方法摘除白內障或矯正眼瞼下垂,使光線能正確地聚焦在網膜上,刺激視力的發育。

    採用“遮眼法”遮擋視力較好的眼睛強迫“懶惰眼”看東西是治療弱視的傳統方法,但不少孩子卻常常因為佩戴“海盜眼罩”遭到同伴的取笑而不願配合治療,遇到這種情況不妨試試針灸輔助治療弱視的方法。

    弱視治療新進展——針灸輔助治療

    根據香港中文大學眼科及視學科學學系、香港中文大學汕頭國際眼科中心聯合進行的兩項臨床研究資料顯示:

    對於3-6歲兒童,針灸作為輔助弱視治療能提升整體治療效果︰

    (1)針灸使患者視力比無針灸患者額外增加1行,即約為17%的額外視力提升空間;

    (2)針灸使治癒率從單純戴鏡的14.6%提升至戴鏡加針灸的57.5%;

    (3)療效能持續,經久未見弱視反彈。

    對於7-12歲兒童,針灸治療較遮眼效果為佳︰

    (1)針灸使視力較遮眼多6%的提升空間;

    (2)針灸使治癒率從戴鏡加遮眼的30%提升至戴鏡加針灸的42.1%。

    針灸時產生的痛感因人而異,但一般來說痛感輕微,3歲兒童也能接受

    溫馨提示:

    不是所有的問題等孩子長大了就能自己解決,如果孩子經常揉眼、眼睛不舒服、看不清遠處,家長應該及時帶孩子去醫院看診,確診弱視後更要抓住黃金治療期,及時治療,不要因一句“長大點就好”影響孩子一生。

  • 2 # 昱杭聊副業
    我身邊的例子

    我家老大的幼兒園之前有一位小朋友,剛轉來的時候大家都很歡迎他,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就會發現,小朋友們都疏遠了這個孩子,我問兒子是什麼情況,他說這個孩子每天在班裡都會打小朋友,然後有的時候還會打老師,午睡的時候他也是不遵守規則,在床上大喊大叫還罵老師。

    然後後來透過老師我們也瞭解了一些情況,這位小朋友轉了幾個幼兒園了。就是這位小朋友是媽媽帶大的,可能媽媽對他是比較溺愛的,他一些錯誤的行為家長沒有及時的指正,他會覺得這些行為是很好玩的,很有意思的,其實這些行為在我們看來都是不合適,恰當的,他缺少最基本的規則意識。最後的結果就是這位小朋友轉去其他幼兒園了。

    行為禮貌歷史早的制定規則

    我覺得一個孩子他應該有基本的一些規則意識,比如說不能打人可能小的時候,他會對打人,這件事情沒有概念,有的時候可能孩子他是一種交流的一種方式。

    但是大人一定要告訴他,你這個行為是不可以的,然後我們要告訴孩子正確的交流方式應該怎麼做。

    其實很多事情你及早的制定好一個規則以後這樣孩子的養育是很輕鬆的,但是如果你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是放任的,當孩子有了很強烈的自主意識的時候,你再定規則就是會很難,再給他糾正就會很難。

    寫在最後

    不要讓孩子還小,長大就好了成為放縱孩子和自己的藉口,一些生理上的情況,比如小時候長的瘦弱可能長大會好,但是行為習慣,道德品質方面還是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小朋友學拼音容易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