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區域拒止
-
2 # 地圖帝
說到歐洲的中立國,大家會脫口而出:瑞士。瑞士確實是最出名的中立國之一,其實歐洲還有一個“瑞字輩”的中立國,這就是瑞典。瑞典是北歐國家,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東部。瑞典西約以斯堪的納維亞山脈與挪威接壤,東北以托爾訥河(芬蘭稱托爾尼奧河)與芬蘭為界。瑞典的東部,北隔波的尼亞灣與芬蘭相望,南隔波羅的海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德國相望。瑞典的西南方向,隔著厄勒海峽、卡特加特海峽與丹麥相望,卡特加特海峽西北是斯卡格拉克海峽,連線波羅的海與北海。 瑞典是歐洲的面積大國,約44.99萬平方公里,居俄羅斯、烏克蘭、法國、西班牙之後。瑞典的地形西高東低,河流和湖泊非常多,而且瑞典河流多發源於挪、瑞邊界的斯堪的納維亞山脈,呈西北——東南走向匯入波的尼亞灣。 現在的瑞典看上去比較“低調”,其實在十七世紀(1601年至1700年)時,瑞典是北歐強國。1611年,古斯塔夫二世即位後,把瑞典打造成了強國,大舉進攻沙俄,控制芬蘭灣等地。1617年,瑞典軍隊逼近莫斯科,強迫沙俄簽訂了《斯托爾博沃條約》,控制了波羅的海沿岸大片土地。不過當沙俄最偉大帝王之一的彼得大帝即位後,沙俄開始反擊瑞典。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也是個不出世的君主,控制著15萬大軍,並不怕沙俄。沙俄為了壯膽,拉來了薩克森、波蘭、丹麥等盟友助陣,但依然不是瑞典的對手。1708年,查理十二世率軍進攻莫斯科,結果由於物資供應不力,瑞典軍隊被沙俄打得找不著北,查理十二世狼狽逃到奧斯曼土耳其。不久後,查理十二世回國,率軍找沙俄尋仇,最終戰死。 此後的瑞典元氣大傷,再無力發動戰爭,慢慢就變成了北歐地區的普通國家。弱肉就要被強食,1815年,列強在維也納會議上強行瓜分了瑞典,瑞典現在的疆域就是在這個時候形成的。瑞典的祖上曾經闊過,但現在窮困潦倒,讓瑞典人意識到一件事:少出頭,少說話,裝聾作啞是大智慧。於是,瑞典人慢慢形成了共識:保持中立,不要趟大國爭鬥的渾水,畢竟瑞典周邊的強國太多了。瑞典東有強大的沙俄,南有強大的普魯士,東南有強大的英國、法國,哪個都不是瑞典能得罪起的。這些國家都看中了瑞典夾在列強中間的特殊戰略地位,比如沙俄要控制瑞典,則可獲得北海的出海口,並威脅到英、法;如果英國或法國控制瑞典,則可堵死沙俄的出洋之路。各國都想把瑞典拉到自己的陣營中,瑞典已經學乖了,面對誘惑,瑞典從始至終就一句話:“不得罪任何人,不幫助任何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瑞典還是這個態度。在歐洲掀起狂風巨浪的德國就盯上了瑞典,德國希望與瑞典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實際上是想把瑞典拉下水。英國和法國非常擔心瑞典投靠德國,就勸瑞典和英法站在一起。瑞典面對敵對雙方的拉攏,全部給予婉拒。瑞典的邏輯非常簡單:如果押注德國,萬一英法贏得了怎麼辦?如果押注英法,萬一德國贏了怎麼辦? 當然,瑞典對中立原則運用的非常靈活,並非紙上談兵,拿著蛤蟆的照片找青蛙。比如蘇聯要進攻瑞典的東邊鄰國芬蘭,瑞典就全力幫助芬蘭抗蘇。芬蘭是瑞典的東線戰略屏障,芬蘭要被蘇聯吞掉,瑞典無險可守。在芬蘭扛住了蘇聯進攻後,瑞典把注意力放在了南線,也就是德國。總體上來說,蘇聯距離瑞典有些遠,可德國和瑞典最近也就五六十公里,輕易可過。瑞典對德國的態度就比對蘇聯的態度溫和多了,德國要進攻蘇聯,需要借道瑞典,瑞典一口答應下來。只是為了安慰蘇聯的情緒,瑞典要求德國軍艦不能長時間呆在瑞典港口。圖-瑞典斯德哥爾摩地鐵站 德國要借道瑞典,為何不吞併瑞典?德國吞併瑞典的西鄰挪威都沒費什麼工夫。德國吞併挪威是看上了挪威的石油資源,瑞典並沒有多少石油資源,德軍要進攻瑞典,撈不到多少好處的同時還耗費國力,讓蘇聯和美英法佔了便宜。瑞典就利用德國的這種心態,在德國、蘇聯、美英法之間跳來跳去,但聰明的瑞典始終不踩列強不能容忍的紅線。瑞典保持相對中立,其實是符合蘇聯、德國和美英法利益的,三方也默認了瑞典的相對中立。蘇聯和美英法甚至還擔心瑞典倒向德國,多次要求瑞典不要上德國的賊船。德國也是這個態度,認為瑞典保持中立就是對德國最大的支援。圖-瑞典街頭 二戰後期,瑞典拋棄了相對中立的原則,投靠了盟軍。原因很簡單:德國敗兆已現,這時再保持相對中立就會得罪蘇聯和美英法。等到二戰結束後,瑞典又恢復了中立原則,不參與美國與蘇聯的冷戰競爭。不過,瑞典畢竟是西方國家,和蘇聯的社會形態完全不同,所以瑞典還是相對偏向西方的。
回覆列表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明白一點,那就是戰爭作為一種軍事武裝暴力手段,其目的在於實現政治,經濟或意識形態上的某種目標,究其本質而言,只是一種途徑。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何瑞典可以保持中立了。
(自然人文景觀秀麗的北歐國家瑞典)
首先從經濟層面分析,自二戰爆發伊始,納粹德國的國防工業原料供給就一直困擾著德國高層,尤其是鐵礦石資源。在開戰前的1938年,德國本土能開採1000萬噸鐵礦石,國外進口300萬噸,而同期的小國瑞典,卻開採出了900萬噸鐵礦石。進入戰時,瑞典便是德國鐵礦石進口的主要來源,對其戰爭機器的執行極為重要!
(曾經的瑞典礦石采地)
再而從軍事角度分析,德國在佔領瑞典的丹麥,挪威兩鄰國,並與芬蘭取得實質性盟友關係後,瑞典實際上已被包圍,在其國王古斯塔夫五世等高層看來,除了向德國妥協外別無他法,採取了對軸極為曖昧的政策,甚至應許德軍武裝借道國土。這樣的情況下,軍事佔領已無必要。
況且此時的瑞典軍隊仍然擁有50萬現代化軍隊,必然會讓德軍付出不低的傷亡。而且,一旦開戰,極為珍貴的鐵礦石等礦產資源開採業極有可能被摧毀,產能恢復困難,而這對德國,是無法想象的。
(邊境上嚴陣以待的瑞典軍隊)
再而文化,乃至意識形態上。瑞典作為一個北歐國家,人口構成中以日耳曼等北歐民族居多,與德國文化相近。且即使根據希特勒的法西斯人種理論,瑞典人也是屬於雅利安人的近親,在高等民族之列,不能像對付猶太人,斯拉夫人那樣進行“肉體消滅”。
(儘管實行對德親近政策,但因收留難民,幫助大陸抵抗組織,瑞典免於受同盟國戰後清算)
事實上,瑞典的中立儲存,與瑞士的獨立儲存都是極為相似的。它們依靠對大國而言,無可比擬的經濟或資源優勢,加之一定的強大軍事力量震懾,實現了自身的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