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親子故事蓮子說

    這其實是兩個問題,一個是沉迷遊戲,一個是脾氣暴躁。說實在這兩個問題都還挺大的,要真正解決是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我從大家能通用的角度來回答:

    1.生活好玩了,遊戲就沒那麼重要了。

    大家自己想一下,你為什麼愛玩遊戲?是不是因為遊戲刺激啊,新奇啊,而生活太無聊了。孩子也是一樣的,孩子本身就喜歡意想不到的好玩的,刺激的事物,如果父母再屬於不會玩的那一類,家裡面沒有開心的事兒,孩子不玩遊戲,那他人生就太苦悶了。所以,父母能不能好玩起來?給你的生活來點儀式感,變換一下生活的方式,讓孩子在生活裡面能收穫很多好玩,那遊戲就沒那麼重要了。

    2.學會溝通了,脾氣就小了。

    很多家長說,我們家孩子脾氣暴躁。各位家長想一想,你的孩子能不能真實的表達自己?她真實的表達了自己的情緒想法之後,你能不能接納和尊重?如果不是這樣,那孩子當然就用極端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脾氣暴躁是因為他沒有更好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不滿,這時候,是給家長提的醒:你給孩子的表達空間,你給他的包容和接納不夠,所以要改孩子,你知道如何去做了嗎?

    3.家裡有儀式感,孩子就好養。

    一個家裡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儀式,讓孩子遇到事兒的時候,有一個判斷、處理的標準。孩子就會好養了。

    比如,每週六上午,家庭運動期,那孩子知道這個時間段是肯定沒有戲的,運動中發現了孩子的情緒,脾氣也會緩和。

    比如,遇到生氣的事,先忍住,再去砸枕頭。孩子已經形成習慣了,生氣的時候,他有處理方法,幹嘛還對父母發火呢?

  • 2 # 深圳寶媽育兒經

    通常0—5歲寶寶是一種模仿學習,即看到父母玩手機覺得好玩,特別現在智慧機,每一個按鍵都出現不同畫面,帶給孩子驚喜,所以這也是一種探索。但由於兒童視力不穩定,所以不易長時間讓孩子沉迷手機。父母:1.在孩子面前儘量不玩手機遊戲,樹立好的榜樣。2.多帶孩子玩,遊戲互動。

    6-10歲兒童通常玩手機脾氣暴躁多是學習的樂趣不夠,還有自制力不強,所以父母:1.多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提出適合孩子知識水平相當的知識。2.規定孩子玩手機的時間。由於孩子自控力差,所以有些不好的行為父母要去監督並規範。3.同伴榜樣。邀請同學一起活動。當有同伴玩,孩子看手機的機會就會減少。

    11—15歲孩子處於青春期,由於學校學業壓力,家庭中親子關係緊張,還有青少年本身的性格特點孩子也會沉迷手機,脾氣暴躁。因此:1.父母多和孩子溝通,減輕其心理壓力。2.多鼓勵孩子參加社會活動。如籃球賽,航模賽等。3.青春期孩子交流多耐心,切勿暴力,這樣更促使他們逆反心理。

    最後,考慮成癮問題。孩子精神極度依賴電子產品,不能如願就會產生不適應,出現煩躁,暴躁焦慮等症狀。這就需要特殊治療。

    所以孩子沉迷手機這種行為,在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表現,父母認真思索孩子需要什麼支援。把孩子內心需求解決了或許行為就不會發生了。沒有強調哪種方法管用,但各種方法用的多了,慢慢孩子就往前進步了。

  • 3 # 懶媽悠悠

    手機真的會讓人上癮,大人都控制不住自己,更何況孩子呢?

    首先檢討下為什麼孩子玩手機就給他了,是因為怕孩子吵為了片刻的安靜還是過於溺愛所知。這個問題不解決很難根治。

    其次孩子玩手機是因為無聊還是真的上癮了?如果是無聊家長就要多陪伴,親自互動。如果已經上癮了需要慢慢來了,多帶孩子出門,做些孩子感興趣的事,多和孩子溝通,如果每天只玩規定的時間有些什麼獎懲,一定要嚴肅對待,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哦。鼓勵堅持耐心一定可以的,加油!

    最後除了手機可以培養孩子一些興趣愛好,看書,畫畫,運動,餵養小動物等,讓生活豐富多彩一些。

    脾氣暴躁要看原因,是性格還是其他原因,如果是性格就要慢慢調節,約定與獎懲,多鼓勵少批評,多溝通多互動。如果是另有原因導致的脾氣暴躁,需要和孩子溝通,多觀察原因,再根據具體問題解決!

    加油哦!

  • 4 # 檸檬樹錦繡

    正是因為沉迷手機才會脾氣暴躁。外國科學家曾做過一個試驗,他們找來兩組孩子,一組天天做手工遊戲、自由自在的玩;另一組孩子看電視玩電子產品。一段時間過去了,做遊戲組的孩子,變得更開朗更活潑,學習新知識也有較強的接受能力。而另一組看電視玩電子產品的孩子,則變得孤僻暴躁,在接受新知識時反應明顯遲鈍。這個試驗表明,電視電子產品,會挫傷孩子的創造力,同時會改變孩子的性格。所以說,如果孩子沉迷手機,並且已經出現了暴躁孤僻等特徵,那就說明他對電子產品的依賴已經到了比較嚴重的地步。

    那麼這個時候家長該怎麼辦呢?首先,千萬不能送孩子去所謂的戒網癮學校。那種粗暴簡單的管理模式,只會扭曲孩子的心理、把孩子逼到死角,沒有一點真正的幫助。面對手機遊戲上癮,而性格暴躁的孩子,家長不妨試試這樣做。

    走出去,曬曬太陽、談談心。如果孩子不拒絕,那就成功一半了。從現在起,設定一個親子時間,可以是週末,可以是飯後,曬曬太陽,聊聊天。從身邊的閒事談起,不要引起孩子反感,聊聊電影電視,甚至吃的喝的都可以。談什麼不重要,關鍵是這種形式可以拉近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距離,讓孩子孤僻的心靈開啟一扇門,降低對手機的依賴。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帶孩子出去旅旅遊。旅遊可以開闊見聞、增長見識。如果在旅遊的地點和形式上,父母能有意識的進行選擇的話,就可以巧妙地培養孩子的堅定、毅力。同時,在於父母的親密接觸之下,也可以讓孩子更多的反省自身的狹隘與幼稚。

    選一些有深度的好片子,陪孩子一起看電影。孩子之所以對手機產生依賴,其實主要原因是因為外面的世界對他刺激不夠,父母長期的無效陪伴與代溝,讓孩子的心裡倍感孤單,這個時候他只能去求助於手機遊戲帶來的認同感。身為父母應當認真反省這個問題,可以嘗試去尋找一些發人深省的好片子,陪孩子一起看。看過以後可以和孩子聊聊電影,聽聽他的想法,談談你的見解,做孩子的引路人和導師。

    有一位大教育家曾經說過,“孩子的身上出現任何問題,其實都是家庭的問題,每一個孩子的身上都可以找到父母的影子。“ 所以與其苛責孩子,不如從自身做起,幫助他、陪伴他,一起走向美好的明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女方一家人都離過婚,該不該把孩子給她們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