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艾茉葇

    當我們在追求財務自由時,我們究竟在追求什麼?

    寫這篇文章,其實我是比較心虛的,因為畢竟作為一個通往財務自由的萬里長征還沒邁開第一步的人,又有什麼資格跟大家一起探討這個話題呢?

    但是最近我可能也患上了財務自由焦慮症。因為受各種販賣焦慮的營銷號的影響,這四個字一直充斥在我的腦海裡,讓我思緒萬千,夜難安眠,容顏憔悴,白髮叢生,嚴重影響到了我的美貌大計。那就乾脆把它寫出來,好好捋捋自己的思緒,詳細寫完後,就可以把自己的雜念從大腦中騰空了。

    世人眼中的財務自由到底是什麼?我先去知乎搜了一下。答案是這麼說的:

    財務自由是指人無需為生活開銷而努力為錢工作的狀態。簡單地說,一個人的資產產生的被動收入至少要等於或超過他的日常開支,如果進入這種狀態,就可以稱之為財務自由。

    通俗來講,就是不用為了生活的賬單,讓自己的自由為之買單。

    那麼渴求財務自由的本質是什麼?那就是渴求人身的自由,時間的自由,更確切得說,是選擇的自由。

    說得比較浪漫一點,就是不用因為眼前的苟且,而放棄心中的詩和遠方。

    追求財務自由,其實自古有之。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開篇寫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春秋時期的范蠡,苦心經營幫助越王勾踐滅吳後,又因為經商有道實現了財務自由,最後選擇了激流勇退,遠離朝政,美人在懷,泛舟太湖,可能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政界、商界、情感界都收穫滿滿的人生贏家。

    還有西方文藝復興時期那些藝術圈的頂流,在入圈兒時,為了生計大都先選擇畫當時最時興的宗教畫。然而在實現了財務自由後,他們對甲方的要求置若罔聞,轉為主攻自己感興趣的題材,從而留下了諸如《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樣的傳世佳作。據說有的畫家因為不缺錢,牛到不但在甲方下訂單後一再拖單,延遲交貨,甚至拒絕改稿。

    都說世事如爐,人似柴薪。如果有人燃盡自己的一生都沒有實現財務自由,那又會怎麼樣呢?

    李碧華在她的《胭脂扣》裡面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香港的人稱十二少的豪門闊少陳振邦,曾經與石塘咀名妓如花愛得驚天動地,甚至為了如花與家族斷絕關係,放棄了紙醉金迷的生活。本以為自此歲月靜好,但因十二少沒有掙錢養家的能力,與如花在品嚐了一段時間的濃情蜜意後,又陷入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雞零狗碎。

    兩人痛苦交加,感情既不為世人所容,生活又難以為繼,只能選擇約好共同赴死,一起屯鴉片殉情,之後再在地府團聚。然而世事難料,如花自殺後先一步魂歸地府,十二少卻被家人救活了。這一次他沒有選擇追隨如花而去,而是選擇了迴歸豪門,娶了自己不愛的女人。

    這邊的如花在陰間苦等十二少50年不得,遂上陰間來尋。此時已經時過境遷,好在她在報社職員袁永安及其女友的幫助下,找到了已窮困潦倒的十二少。如花將胭脂盒返還,帶著無限遺恨返回陰間投胎。

    一段轟轟烈烈的感情就這樣敗給了人性,確切得說是敗給了現實,令人唏噓。如果十二少擁有傳說中的財務自由,結局是否有可能會不一樣呢?

    看到這裡,大家肯定會說,是啊,我們追求財務自由,不就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嗎?

    所以,現如今,我們在朋友圈經常可以看到那些為了早日實現財務自由而熱衷於欣賞凌晨三點的城市風光的打工人。也有很多人為了一份高薪工作,拋卻老婆孩子熱炕頭,孤身在異地打拼。他們懷著既然選擇了遠方就要風雨無阻的信念,支撐著自己孑然一身在辦公室熬過每一個加班的深夜。

    但是這世上每一份禮物,其實早已標好了價格。你以為你追求的是財務自由,結果在追求的過程中,你卻成了金錢的奴隸,工作的苦力,承擔著巨大的壓力,透支著自己的心力,甚至還獻出了本該給予家人的陪伴的意義。

    這一切,其實早就被2000多年前的莊子看得透透的。在莊子高深莫測的哲思裡,其中有幾個關鍵詞,那就是有待,無待,有己,無己。都是啥意思捏?

    有所依靠,才能生活,其實自己就帶了束縛,這就叫有待。

    啥都不要稀罕,啥都不要依靠,順應自然活著,才自由,這就叫無待。

    在意美醜對錯,對自己要求過高,活得累,這就叫有己。

    其實萬物都沒區別,有啥可追求的,忘掉自己,這就叫無己。

    按照這個公式套成今人追求財務自由的心態,那就更好理解了,其實就是:

    如果非要認為只有能過上財務自由的生活,才叫生活,那就是給自己的生命拷上了枷鎖,那就是有待。反之就是無待。

    如果過渡追求財務自由,對自己要求過高,活得累,這就叫有己。

    如果把工作也作為生活的一部分,把生活也作為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務,而不是把兩者視為二元對立,選擇非此即彼,價值排序先後有序,不用非要等到完成工作後,才去想著享受生活,這就是無己。

    所以,當我們在追求財務自由時,我們究竟在追求什麼?有啥可追求的?如果萬一我們一輩子都無法追求到它,那不是追了一輩子,追了個寂寞嗎?

    最後,以近期聽到的一首詩結尾吧。詩的大意說的是,我曾經以為,只有完成了工作,解決了難題,經歷了痛苦,我才能赴一場更好的生活之約。但是過了許多年,我卻發現,那些我完成的工作,解決的難題,承受的痛苦,本身就是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人使用的是普通話嗎?如果不是,那他們吟詩時會很奇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