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直男A
-
2 # TonyDeng
歷史上諸葛亮沒有那麼被看重,神化他的是《三國演義》,也就是明清後民間才把他傳播抬舉到過分的高度。
《三國志》對諸葛亮的記載是中肯,沒有刻意貶低他,該讚的贊,如實說話而已,也是當時世人的評判。後人研究史籍,說陳壽之父被諸葛亮殺了,會故意貶低他,但事實上任你怎麼看《諸葛亮傳》,都看不出有刻意詆譭的文字,相反,好話倒是不少。看看正版原文即知,聽二傳手、三傳手胡說八道沒用的。
陳壽修的《三國志》,歷來學者指點歷史系學生課程,首先會介紹應該參考的書目(二十四史只是其中一部分),哪本書應該注意什麼、什麼優缺點,都弄清楚再去讀。《三國志》和《資治通鑑》的評價,從來正面,都是必讀書目,不是什麼人說《資治通鑑》不入二十四史就沒價值的。陳壽修史沒有受私人恩怨影響,這是歷代史家讚賞的優點,《三國志》入前四史,被學者推崇為必讀書目。《晉書》誣衊陳壽詆譭諸葛亮,但清代訓詁學見長,諸學者已力辯《晉書》之非,可以接受。
《資治通鑑》的讀法,是司馬光夾雜在其中的個人評判必須謹慎處理,但史料真實性是可信的。它記載少,就是的確沒那麼多,不是故意刪削。
哪裡是隻是在《資治通鑑》寫得少了,完全就是汙衊諸葛亮是流寇了,而這個很大程度和《資治通鑑》的作者司馬光,就是那個砸缸救人的少年出名的少年二百五,應該大家都在小學課本上看過吧,90後、80後,估計有印象。雖然司馬光二百五主編的《資治通鑑》,有幸被譽為與《史記》並列的史書,但其實個人看法和個人觀點往往交集在其中,所以在中國最正統的二十四史中唯獨沒有《資治通鑑》,而稱諸葛亮為流寇,只是司馬光一家之言,諸葛亮在華人心中的地位和形象並沒有因為司馬光而降低。
我們都知道,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漢的丞相,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無論是在史籍《三國志》還是無數文學作品,尤其是諸葛亮謎底羅貫中所杜撰的《三國演義》中,對諸葛亮的評價都相當高,相當的客觀和正面,簡直就成了神人了。
那麼為何司馬光卻要與世俗大唱反調,不單隻對諸葛亮的記敘非常少,而且還要詆譭諸葛亮為流寇呢?
其實很大程度在於司馬光撰寫的這部《資治通鑑》,帶有強烈的正統立場,以成敗論英雄,誰當皇帝,他就進行記載,其他的諸侯,統統稱為流寇。在《資治通鑑》中三國時期僅僅只有魏紀,而將蜀記、吳記排除,很簡單,對於魏國最後一統全國來說,其他的蜀漢、東吳全都是流寇,諸葛亮在蜀漢帝國中工作,在司馬光看來,自然就是流寇中的一員了。
所以《資治通鑑》雖說是個能夠和《史記》相提並論的著作,但是由於司馬光二百五的個人立場極其鮮明,所以《資治通鑑》並不能夠完全反應一個時代的背景和概貌,而對“流寇”諸葛亮記敘的比較少,完全是個人好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