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買可能有點不適合了,畢竟已經兩年了,但我使用到現在覺得效能足夠滿足它所應對的場景,並且成為了我使用率最高的手提電腦。
我之前的感受覺得應該是蘋果用12寸的MacBook替代原先11寸的Air,再用最低配的Pro替代13寸的Air,簡化產品線,可是庫克真的太不按套路出牌了。
這個新的13寸Air論效能不比12寸的MacBook強,尺寸、重量和價格也不比13寸的丐版Pro有很大優勢,就是個很尷尬的存在啊。
12寸的MacBook的存在就是為了將便攜做到極致,讓我可以用最為輕便的包來攜帶,而13寸的Air就是做不到的,得背個書包。如果為了移動辦公時候的一些效能,那肯定也得是Pro了。但最主要的是覺得移動辦公需要追求效能的場景也很少了。這也導致我12寸的MacBook包括之前的11寸Air才是使用率最高的Mac。如果你買它不是用它作為主力機,而是為了填補你臨時性的輕度工作場景,是非常值得購買的。而且還有很爽的一點就是12寸的MacBook電池續航無敵,沒電了還能用充電寶充,變壓器再換了Anker那個超小的30W轉換器,輕便做到極致。
工程師一枚,平時公司工作都是Windows工作站,但除此之外就是重度的Mac使用者了。
曾經MacBook Air 11 inch (mid 2012) + Mac Mini (Late 2014, 2.8Ghz 16G 1T Fusion)
以及
現在MacBook 12 inch (June 2017 頂配) + Mac Mini (Late 2018 3.2Ghz 32G 1T SSD)
以上便是我的使用場景。而2019 MacBook Pro 13 inch (2.4 Ghz 16G 512G SSD)在短暫使用後就被拋棄了。因為我兩段都有效能比較好的裝置覆蓋,中間只是需要輕度的銜接,12寸的效能足夠。略微需要效能及生產力的時候我還是用我的13寸Surface Book了。
現在買可能有點不適合了,畢竟已經兩年了,但我使用到現在覺得效能足夠滿足它所應對的場景,並且成為了我使用率最高的手提電腦。
我之前的感受覺得應該是蘋果用12寸的MacBook替代原先11寸的Air,再用最低配的Pro替代13寸的Air,簡化產品線,可是庫克真的太不按套路出牌了。
這個新的13寸Air論效能不比12寸的MacBook強,尺寸、重量和價格也不比13寸的丐版Pro有很大優勢,就是個很尷尬的存在啊。
12寸的MacBook的存在就是為了將便攜做到極致,讓我可以用最為輕便的包來攜帶,而13寸的Air就是做不到的,得背個書包。如果為了移動辦公時候的一些效能,那肯定也得是Pro了。但最主要的是覺得移動辦公需要追求效能的場景也很少了。這也導致我12寸的MacBook包括之前的11寸Air才是使用率最高的Mac。如果你買它不是用它作為主力機,而是為了填補你臨時性的輕度工作場景,是非常值得購買的。而且還有很爽的一點就是12寸的MacBook電池續航無敵,沒電了還能用充電寶充,變壓器再換了Anker那個超小的30W轉換器,輕便做到極致。
工程師一枚,平時公司工作都是Windows工作站,但除此之外就是重度的Mac使用者了。
曾經MacBook Air 11 inch (mid 2012) + Mac Mini (Late 2014, 2.8Ghz 16G 1T Fusion)
以及
現在MacBook 12 inch (June 2017 頂配) + Mac Mini (Late 2018 3.2Ghz 32G 1T SSD)
以上便是我的使用場景。而2019 MacBook Pro 13 inch (2.4 Ghz 16G 512G SSD)在短暫使用後就被拋棄了。因為我兩段都有效能比較好的裝置覆蓋,中間只是需要輕度的銜接,12寸的效能足夠。略微需要效能及生產力的時候我還是用我的13寸Surface Bo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