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知識點有推廣價值,感謝提出這個問題的朋友。
因為空氣(小氣泡)進去血管的事情,我們對患者廢過很多口舌,有的不理解,甚至釀成過醫療糾紛。
對於空氣進血管的問題,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說明幾個事實:
一、少量空氣進去血管,可以被人體吸收,產生不了不良影響。多見於在輸液開始的時候,進去的那一串小氣泡。我們在排液過程中,會仔細的排空輸液器中的氣體,最後用手指用力去一下藥液過濾器。因為這個部位最容易存空氣。但奇怪的是,有時候在用心用力去彈,空氣也不一定排淨,在給患者紮上液後,就會進去一串氣泡,有的患者看到後,會產生恐慌心裡,其實大可不必擔憂,這麼點兒氣泡沒啥事。可是為啥沒問題要拼命去彈?因為怕患者產生心理上的不適,而讓醫護人員費心去解釋。
二、大量氣泡可以產生氣體栓塞,主要症狀首先表現為胸悶、憋氣、咳嗽。再過量的氣體進去,可以危機生命。
三、當一瓶液體輸完後,無論耽誤多久,因為人體有血壓的存在,是不會進去空氣的,最後的結果是,輸液器末端那個細細的連線輸液針頭的時候那個輸液管,會回一定的血出來。
四、之所以出現第二種情況,大多是一瓶液輸的乾乾淨淨,把滴鬥裡的液也輸空後,一個馬虎護士換了新一瓶液體。那樣的情況下,才可以在新液體的壓力下,頂進大量空氣進去。
以上,是我多年臨床心得,希望可以解除一些朋友的顧慮。
這個知識點有推廣價值,感謝提出這個問題的朋友。
因為空氣(小氣泡)進去血管的事情,我們對患者廢過很多口舌,有的不理解,甚至釀成過醫療糾紛。
對於空氣進血管的問題,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說明幾個事實:
一、少量空氣進去血管,可以被人體吸收,產生不了不良影響。多見於在輸液開始的時候,進去的那一串小氣泡。我們在排液過程中,會仔細的排空輸液器中的氣體,最後用手指用力去一下藥液過濾器。因為這個部位最容易存空氣。但奇怪的是,有時候在用心用力去彈,空氣也不一定排淨,在給患者紮上液後,就會進去一串氣泡,有的患者看到後,會產生恐慌心裡,其實大可不必擔憂,這麼點兒氣泡沒啥事。可是為啥沒問題要拼命去彈?因為怕患者產生心理上的不適,而讓醫護人員費心去解釋。
二、大量氣泡可以產生氣體栓塞,主要症狀首先表現為胸悶、憋氣、咳嗽。再過量的氣體進去,可以危機生命。
三、當一瓶液體輸完後,無論耽誤多久,因為人體有血壓的存在,是不會進去空氣的,最後的結果是,輸液器末端那個細細的連線輸液針頭的時候那個輸液管,會回一定的血出來。
四、之所以出現第二種情況,大多是一瓶液輸的乾乾淨淨,把滴鬥裡的液也輸空後,一個馬虎護士換了新一瓶液體。那樣的情況下,才可以在新液體的壓力下,頂進大量空氣進去。
以上,是我多年臨床心得,希望可以解除一些朋友的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