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疫病、黑斑病、葉斑病、缺鐵黃化病等。以根腐病、疫病、缺鐵黃化病為害較嚴重。
1.根腐病
(1)症狀特徵
根受害後,不能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養分,葉片漸漸發黃、發紅,繼而脫落,直至全株死亡。根腐往往要到葉上出現變色、壞死、脫落時才發現和引起注意。因此,平時要精心管理。立秋後氣溫漸低,南方大部地區室內外溫度較低,杜鵑盆土和葉的蒸發量變小,根、葉新陳代謝相對減弱,水分消耗少,故此時要注意澆水適當,做到幹後再澆,時間間隔應適當長,否則極易造成根部損傷。
(2)防治方法
①病黴引起的根腐病,可在發病前噴灑27%銅高尚懸浮劑600倍液或47%加瑞農可溼性粉劑700倍液。
②發病初期噴灑70%乙磷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69%安克錳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
2.疫病
疫病多為害根部,使根變黑、腐爛,地上部失水發黃。在發病條件適宜時,葉部會急性染病,從葉緣開始失綠,呈水漬狀,病健交界處呈波浪形,葉背現白色黴層。這時枝條也可染病,變褐,呈水漬狀,也長出白色黴層,嚴重時落葉或全株死亡。病原菌隨病殘體存在於土壤中。長期大水漫灌、澆水次數多、水量大,發病重。
①杜鵑苗木的繁殖基地應採取高畦栽培,或地膜覆蓋地表,減少與病菌的接觸。
②發病後及時噴施70%乙磷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70%克露可溼性粉劑600倍液、60%滅克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每10天1次,防治2~3次。
3.缺鐵鋅黃化病
杜鵑花缺鐵時,葉片大面積由黃化變褐色。是因鹼性水灌溉,土壤黏重,排水不良,可溶性鐵流失所造成的。枝梢頂部葉片明顯變小,葉質硬脆,葉緣略向背面翻卷,葉色褪綠,有時現黃褐色鏽斑,葉尖變為黃色至黃白色,頂端生長緩慢,節間縮短成簇葉狀,植株生長不良,嚴重時致整株死亡,為缺鋅所表現的症狀。當土壤pH高於6時,有效鋅含量明顯降低;當土壤中含磷量高或施入大量磷肥時,形成難溶性磷酸鋅,也會造成缺鋅。另外,當土溫高於30℃時,小葉病發生多。
①對於杜鵑花缺鐵引起的生理病害,栽植杜鵑花時需要酸性土。多施有機肥增加對鐵的吸收。可噴施0.2%的硫酸亞鐵水溶液,15天1次為宜。夏季避免強光照直射植株,適當遮陽。
②秋後每平方米土中施硫酸鋅1.5克。施鋅後少施磷肥和有機肥,以利鋅肥發揮作用。每2年施1次即可。
杜鵑花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疫病、黑斑病、葉斑病、缺鐵黃化病等。以根腐病、疫病、缺鐵黃化病為害較嚴重。
1.根腐病
(1)症狀特徵
根受害後,不能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養分,葉片漸漸發黃、發紅,繼而脫落,直至全株死亡。根腐往往要到葉上出現變色、壞死、脫落時才發現和引起注意。因此,平時要精心管理。立秋後氣溫漸低,南方大部地區室內外溫度較低,杜鵑盆土和葉的蒸發量變小,根、葉新陳代謝相對減弱,水分消耗少,故此時要注意澆水適當,做到幹後再澆,時間間隔應適當長,否則極易造成根部損傷。
(2)防治方法
①病黴引起的根腐病,可在發病前噴灑27%銅高尚懸浮劑600倍液或47%加瑞農可溼性粉劑700倍液。
②發病初期噴灑70%乙磷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69%安克錳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
2.疫病
(1)症狀特徵
疫病多為害根部,使根變黑、腐爛,地上部失水發黃。在發病條件適宜時,葉部會急性染病,從葉緣開始失綠,呈水漬狀,病健交界處呈波浪形,葉背現白色黴層。這時枝條也可染病,變褐,呈水漬狀,也長出白色黴層,嚴重時落葉或全株死亡。病原菌隨病殘體存在於土壤中。長期大水漫灌、澆水次數多、水量大,發病重。
(2)防治方法
①杜鵑苗木的繁殖基地應採取高畦栽培,或地膜覆蓋地表,減少與病菌的接觸。
②發病後及時噴施70%乙磷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70%克露可溼性粉劑600倍液、60%滅克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每10天1次,防治2~3次。
3.缺鐵鋅黃化病
(1)症狀特徵
杜鵑花缺鐵時,葉片大面積由黃化變褐色。是因鹼性水灌溉,土壤黏重,排水不良,可溶性鐵流失所造成的。枝梢頂部葉片明顯變小,葉質硬脆,葉緣略向背面翻卷,葉色褪綠,有時現黃褐色鏽斑,葉尖變為黃色至黃白色,頂端生長緩慢,節間縮短成簇葉狀,植株生長不良,嚴重時致整株死亡,為缺鋅所表現的症狀。當土壤pH高於6時,有效鋅含量明顯降低;當土壤中含磷量高或施入大量磷肥時,形成難溶性磷酸鋅,也會造成缺鋅。另外,當土溫高於30℃時,小葉病發生多。
(2)防治方法
①對於杜鵑花缺鐵引起的生理病害,栽植杜鵑花時需要酸性土。多施有機肥增加對鐵的吸收。可噴施0.2%的硫酸亞鐵水溶液,15天1次為宜。夏季避免強光照直射植株,適當遮陽。
②秋後每平方米土中施硫酸鋅1.5克。施鋅後少施磷肥和有機肥,以利鋅肥發揮作用。每2年施1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