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骨科王醫生
-
2 # 銳博運動康復陳老師
髖關節是連線軀幹與下肢的重要關節,也是全身負荷體重最多、受力最重的關節。髖關節在日常功能活動中承受巨大應力作用的同時,也在人類直立行走中起著特殊的力傳導作用。因此它既有穩固性,又有很大的靈活性。如何才能更好的保護髖關節,首先得從最基礎的結構說起。下面我將從髖區域的解剖特點和功能性聯絡兩方面進行闡述。
1. 骨性結構
1)骨盆
髖骨由髂骨、恥骨和坐骨共同構成,從而形成一個結構單位。左、右髖骨在恥骨聯合前方相互連結,而在骶髂關節後方與骶骨相互連結。當這三個關節在骨盆區域相互傳遞時,輕微運動可以減少受力。但是,骨盆主要還是在閉鏈運動中扮演著個體的角色。
2)股骨
股骨的形態使其能夠承受身體重量,並且透過股骨體、頸和頭將地面反作用力傳遞到骨盆的髖臼處。在額狀面上,股骨頸和股骨體之間形成一個夾角(通常125°)。前傾角是股骨頸的軸線與股骨內外髁的髁間連線間有一向前扭轉的角度,範圍8°--25°,平均12°。
2.特點
髖關節是多軸性球窩狀關節,由股骨的股骨頭和髖骨的髖臼兩部分組成。由髂股韌帶、恥股韌帶和坐股韌帶支撐,使得關節囊更加穩固。兩側髖關節透過骨盆相互連線,而透過骶髂關節和腰骶關節連線脊柱。
①關節面
髖關節的凹面,即髖臼,位於骨盆的外側並朝向前下外方。周圍有關節唇,使髖臼變深,以防脫位。關節囊是馬蹄形的,外側尤其厚實,因為此處傳遞主要的承重力量。髖臼的中心部分是沒有關節的。
股骨頭是髖關節球臼結構中的凸出部分,相當於圓球的三分之二,方向朝上、內、前。
髖關節的關節面形態、關節囊和韌帶的加強機制等,使得髖關節在功能活動中能靈活穩健地完成較大範圍的動作,這與其特殊的機構分不開的。
②韌帶
在加強關節囊穩定的三條韌帶中,髂股韌帶、恥股韌帶位於前方,而坐股韌帶位於後方。
髂股韌帶是人體強有力的韌帶之一,起於髂前下棘,向下呈“人”字形,經關節囊前方止於轉子間線。主要作用是加強前部關節囊,限制大腿過伸(使其只能伸15°左右),限制髖關節外旋;恥股韌帶加強關節囊的前下方,可限制髖的外展;坐股韌帶雖然也是加強後方關節囊,但是能防止髖關節過度內收內旋。
3. 髖關節對平衡和姿勢控制的影響
關節囊受機械性感受器的充分影響,能對於位置的變化、壓力以及姿勢的控制、平衡和移動採取的運動做出反應。整個運動鏈的反射性肌肉收縮,稱為平衡策略。
當站立時的平衡能力被破壞需要恢復時,就會發生在一個可預測的序列中。關節病變,限制運動,或肌肉無力都會對平衡和姿勢控制造成影響。所以,當我們年齡增大的時候,應該多注意平衡,否則髖關節就容易受累,另外髖關節處的血供不是很好,如果摔倒骨折了就很難癒合。
回覆列表
髖關節的解剖結構有哪些部分?
髖關節由髖臼、股骨頭及關節囊等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