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曉偉
-
2 # 血染戰旗紅
這當然有意義的。首先,雷達波是直線傳播的,而地球是圓的。部署在地面上的雷達,面對低空或者超低空的目標,能看個二三十公里已經不錯了。這二三十公里面對高速飛行的戰機來說只是眨眼的功夫,敵人根本來不及反應。另外,就算你把雷達部署到高處,甚至是出動預警機,有站得高,看得遠的優勢,但受地形地貌和地面雜波的影響,想要分辨出戰鬥機也是很麻煩的。特別是有些雷達,對於高速的目標非常靈敏,但對於低速目標卻兩眼一抹黑。例如有部美國大片,美軍為了掩蓋自己研製細菌武器的秘密,派出了預警機和戰鬥機去攔截主人公。主人公開的是一架OH57小型直升機,它就是降低飛機高度和速度,和地面上的一輛卡車同步,結果飛在空中的E3預警機就抓瞎了,不知道目標跑哪去了。有資料顯示,像殲10、蘇27、F15這樣的戰鬥機如果將速度降到200公里/小時以下,再輔以低空或超低空突防,雷達即便發現了也分辨不出它究竟是飛機還是汽車。特別是如果對方還是個隱身飛機的話,雷達更是抓瞎了。
-
3 # 飛行者埃裡克
當然有意義,不是每個國家都有預警機的,有預警機的也不可能覆蓋所有空域。低空補盲雷達一般都前出而且架的很高,空襲的第一步都是要把這玩意敲掉,為的就是低空突入。
-
4 # 狼煙火燎
正是因為越來越先進的雷達技術和防空導彈的快速發展,才逼得戰鬥機不得不採用超低空突防來提高生存率。而且不但戰鬥機尋求這種方式規避雷達的視線,連巡航導彈、反艦導彈都不得不犧牲航程和速度,採用超低空突防提高生存機率。
在高炮防空時代,高空突防成為一種主流;後來有了警戒雷達,慢慢的還有了防空導彈,於是大家都開始最求高空高速突防;再後來防空導彈受到SR-71黑鳥、米格25這種3倍以上音速的刺激,突飛猛進的將速度提高了4倍~7倍音速,於是慢慢的逼得戰鬥機的低空突防和隱身成為了主流!
低空突防戰術本來就是隨著戰場的變化慢慢的發展而來,本身體現出的就是為了實戰。主要利用的是:
第一地面雜波對雷達波的影響,讓其難以捕捉到目標;
第二就是地球曲率對雷達波的影響,造就了雷達波無法探測的死角;
第三就是利用地形掩護突防,比如我們經常看到的飛機飛躍峽谷,或者利用山脈掩護等等!
超低空突防最經典的案例應該就是阿根廷的A4攻擊機利用超低空突防逼近英國軍艦,採用類似於神風特工隊的戰術,超低空超近距離的對英國軍艦投擲航空炸彈,取得擊沉5艘英國軍艦的戰果,以弱制強,雖敗猶榮!
-
5 # 孔乙己亂彈
“矛”和“盾”,都是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交替發展中。
超低空飛行是戰鬥機飛行訓練和作戰手段之一,各型別對空警戒雷達對各個高度層面幾乎都到無縫對接的地步。
戰鬥機的作戰飛行機動動作也變化多端,對付雷達的手段也很多!
“矛”和“盾”到底哪一個更厲害?只能是在實戰中誰的技戰術運用的更精確,更靈活多變,誰才是真正的勝者。
鬥智鬥勇,“詭計多端”是軍事鬥爭的法寶。就看誰更技高一籌。
-
6 # 村官379
地面雷達由於受地形地貌限制,不可能做到全視角掃描,低空超低空突防還是有作用的。但對空中預警機而言沒有意義。
回覆列表
超低空突防是利用了兩個特點
1.電磁波沿直線傳播,這是電磁波的物理特性。
2.地球是有弧度的,所謂的站得高看得遠就是利用了自身的高度以減少弧度對目視距離的影響。
所以不管多麼先進的雷達只要部署在陸地上,就會受到地球曲率的限制對於超低空目標發現距離通常只有十幾公里,由於電磁波受到地球的遮擋沒有其他平臺的幫助下自身很難發現。
在先進的雷達都受這兩個物理條件的限制,雷達通常探測距離有兩個表達方式。
1.目標處於高空時雷達反射為XX平方米時探測距離是XX公里。
2.目標處於超低空時雷達反射為XX時探測距離為XX公里。
五大武器出口國在賣雷達的時候通常只會告訴你高空探測距離,由於部署地點不一樣對探測距離影響不一樣。中國西部邊境5000多米海拔的甘巴拉雷達站,就是預警機可以監視印度境內所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