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許科雲
-
2 # 常行居士
指法就是運用手指的方法。
二胡是透過用左手按弦來改變琴絃振動的有效長度。
從物理學我們可以知道,弦的長度越大(越長),振動的頻率就越低(音就越低),反之,弦的長度越小(越短),振動的頻率就越高(音就越高)。
所以左手按弦實際是透過改變弦的振動部分的有效長度來改變音高,從而形成聽覺上的變化,激發出心靈的共鳴,形成音樂。
把位(換把)是為了擴充套件音域範圍,如果左手總在一個位置固定不變,音的高低變化就只能侷限在一個小範圍裡。所以要在必要的時候改變手的位置(換把),是音高變化的範圍得到擴充套件,同時還可以透過換把來製造出一些新的效果,如滑音。
經驗——如何區分“上滑音”和“下滑音”:如果聽起來像漢語普通話的第二聲(上升調)就是上滑音,如果聽起來像漢語普通話的第四聲(下降調)就是下滑音。
巨型泰迪在聽老爺爺拉二胡:
-
3 # 湘水南雁
國樂中最上手,易學易拉,要算民樂二胡。因為他的簡易,一把二胡,一塊松香,一個琴碼,再兩根備用子母弦。好啦,你就可以縱橫賓士,隨處拉響美樂奏章。
二胡上兩根弦,內為母弦,外為子弦。定調:如拉1-5調,內弦起音為1,外弦為5。從千斤(即連結琴桿和雙弦的定把線)下為第一把,即內1.2.3.4,外5.6.7.第二階中高音1。後延續為第二把音階,即內弦5.6.7.高音1(即1上加一點),外弦中高音2.3.4.5。第三把接第二把延續為上高音(即數字上兩點),但第三把位基本不用。
拉歌曲,要定好調,才不致於變調,或者無法拉下去。定調,要看歌曲中最高音符能適合的音調來拉。音調有1.5,2.6,3.7,5.2,6.3,等。例:良宵曲用1.5調;東方紅用5.2調…………。
指法很重要。拉出來的音質與效果有很大部分依賴手指按弦技巧來產生。有滑、彈撥、顫音等指法,如泣如訴,如躍如騰,例如馬蹄前進的表達就要運用彈撥。
初學人士,最煩惱就是功法未運好,嘰
嘎的發音產生噪音。這時,試著不要斷續停頓運弓,將弓儘量運順,長拉。但是不能強拖,以免嘶啞難聽。
二胡是國樂中佼佼者,男女老少都容易學。它能匹配任何樂器的伴奏,它是唯一能與西洋樂小提琴較勁媲美的國樂。當你在音樂會伴奏中,用高超樂技拉響二胡,整個音樂會更加唯美和諧;當你獨自相處時,你一首精湛音樂被二胡的琴韻,將環境點綴得如痴如醉,引起路客駐足和嗚。
回覆列表
物理學的振頻和振幅解釋了我們祖先發明的音樂十二平均音律,在一根弦上產生振動時改變它的長短就會發生不同的振頻和振幅,鋼琴上就出現七組完整的十二平均律,每提高一組音高,它的頻率就增加一倍,也就有了音高不同唱名相同的七聲音級。我們祖先發明瞭古琴,古箏,獨絃琴,琵琶,揚琴等絃樂器,一千多年來二胡透過不斷創新改革,劉天華先生對二胡定弦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因為弦越長音位距離越大,如果用手指按音就夠不到兩音距,為了便於人的四個手指輪流按音,二胡被定製了統一尺寸標準,在有效40cm弦長內方便左手四個指頭按音位。
由於一根弦長的中間(上面一半)只有八度音,如果要在內弦奏出這八個音,就得象《獨弦操》一樣往下換把位,所以用兩根弦,變成純五度關係,內弦五個音,12345、外弦五音567i2、都用宀一二三四指按弦,只要換拉內外弦,在一個音位上可先後拉出兩個音。這就有了傳統的把位,根據人有四個實用手指的特點,以一指切音位,依次往下排,也就有了傳統五個把位,而且每把的一指都離不開1或5音。為了便於演奏,前輩們又發明了新的把位法,以一指切把,一指為一個把位。
這傳統五個把位,上面一半弦長只有兩個把位,下面還有三個,所以上把的指距寬,越上行往高音指距越窄。
由於八度音中有兩個半音,五個全音,所以在按全音時要把手指分開,按半音時只能用本把位全音指距的一半。
內外弦為純五度音,你從內空弦往下排七個音,內外弦產生的各音位便是七個傳統調各自的定弦名稱,分別放在空弦上來唱。比如:15、26、37、4i⋯
根據這種特點,只要你左手指按在弦上,唱出其中的一個音名,那其它七個音就都在內外弦上找到各自的唱名,每個二胡演奏者只要練熟這種異把同指按音的熟練度,那你快速換把時的同指異音的按音就反應敏捷了。
凡是走捷徑一下子就想學獨奏曲的人最終還是學不好,你可不能跳過音階的學習訓練、好多人調子一換就找不到這個音在那個音位?還要象小孩一樣數指頭計算、朋友你有這個習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