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盆後可以澆水,除非是有傷口才要幹幾天。但是不要浸盆,浸盆無法控制水量,往往嚴重超量,會引起爛苗。剛上盆的生石花也不要立即曬太陽。 養殖石生花的注意事項生石花一般在3-4月(或9-10月)進行播種繁殖,播種後約6—15天苗出齊。由於種籽細小,出苗後苗株也細弱。剛出苗的小植株確實生長緩慢,故養護要認真細心,特別要防止有害菌類的侵入。月餘後,植株開始見長,但種籽本身的營養已基本耗盡,自造養料的功能又未完全形成,需要適時補充生長所需的營養,並給予光照(3000—10000勒克斯),同時要預防光照過強引起幼株體內花青素沉積過多,抑制生長。所以,後期生石花苗生長的好壞,關鍵在於50—80天之間的養護。補充營養的辦法是採用氮磷鉀比值相同的稀薄複合肥噴施,這樣既可使葉面吸收,又能有少量肥液供根部吸納,濃度控制在1.5%以下為好。這段時間溫度宜控制在15-30度。3個月時,小植株可達綠豆大小。但此時天氣轉熱,要注意通風降溫,略使基質乾燥,謹防高溫高溼引起爛苗和高溫導致休眠。入秋後天氣漸涼,可以分苗,栽種間隔2釐米。緩苗兩週,此間小苗又有所長大,應進行壯苗養護,噴施稀薄液肥,每10天一次。到10月下旬,增加光照量和光照時間,株體可達12毫米。12月以後天氣漸冷,應採取全光照和保溫、加溼措施,不使基質過分潮溼或乾燥。繼續養護至第二年初,原子葉綻裂,新葉(真葉)開始長大。到4月中旬,株體可達20毫米。從播種計時,13—14個月後籽播放便可做商品苗出售。若繼續培養,每半年換培養土一次,24月齡時,株體可達35毫米以上,成為標準植株,但還不能開花,也極少出現頭數的增加。另外,觀察發現,表皮為綠色或紫黑色的個體品種,生長速度明顯高於紅紫色品種。石頭花 [科屬]番杏科生石花屬 原產南非及西南非的乾旱地區,多石礫,Sunny充足,夏季砂礫表面溫度可達50℃以上,冬季溫度12—15℃。喜溫暖、乾燥及Sunny充足,生長適溫20—24℃。忌積水。宜排水良好的砂質土。 全株肉質,莖很短。肉質葉對生聯結,形似倒圓錐體。有淡灰棕、藍灰、灰綠、灰褐等顏色,頂部近卵圓,平或凸起,上有樹枝狀凹紋,半透明。花由頂部中間的一條小縫隙長出,黃或白色,一株通常只開1朵花(少有開2—3朵),午後開放,傍晚閉合,可延續4—6天,花徑3—5cm。花後易結果實和種子。多用播種繁殖,宜春播。播後10—20天可出苗。苗期忌過度潮溼。夏季高溫時休眠或半休眠,應稍遮蔭並節制澆水。生石花植株小巧,外形奇特,開花美麗,宜室內盆栽觀賞。 生石花屬有70—80種,常見栽培的有日輪玉(L.aucampiac);福壽玉(L.eberlanzii);琥珀玉(L.bella)等。 生石花的生長規律是3—4月間開始生長,高溫季節暫停生長,進入夏季休眠期,秋涼後又繼續生長並開花.夏天氣溫越來越高,生石華逐步進入休眠狀態,這時應停止過多的澆水.因是休眠期間,適宜移植,但上盆後也要一次性地澆水,衝緊移動時移松的根.後就可以正常種植了.
上盆後可以澆水,除非是有傷口才要幹幾天。但是不要浸盆,浸盆無法控制水量,往往嚴重超量,會引起爛苗。剛上盆的生石花也不要立即曬太陽。 養殖石生花的注意事項生石花一般在3-4月(或9-10月)進行播種繁殖,播種後約6—15天苗出齊。由於種籽細小,出苗後苗株也細弱。剛出苗的小植株確實生長緩慢,故養護要認真細心,特別要防止有害菌類的侵入。月餘後,植株開始見長,但種籽本身的營養已基本耗盡,自造養料的功能又未完全形成,需要適時補充生長所需的營養,並給予光照(3000—10000勒克斯),同時要預防光照過強引起幼株體內花青素沉積過多,抑制生長。所以,後期生石花苗生長的好壞,關鍵在於50—80天之間的養護。補充營養的辦法是採用氮磷鉀比值相同的稀薄複合肥噴施,這樣既可使葉面吸收,又能有少量肥液供根部吸納,濃度控制在1.5%以下為好。這段時間溫度宜控制在15-30度。3個月時,小植株可達綠豆大小。但此時天氣轉熱,要注意通風降溫,略使基質乾燥,謹防高溫高溼引起爛苗和高溫導致休眠。入秋後天氣漸涼,可以分苗,栽種間隔2釐米。緩苗兩週,此間小苗又有所長大,應進行壯苗養護,噴施稀薄液肥,每10天一次。到10月下旬,增加光照量和光照時間,株體可達12毫米。12月以後天氣漸冷,應採取全光照和保溫、加溼措施,不使基質過分潮溼或乾燥。繼續養護至第二年初,原子葉綻裂,新葉(真葉)開始長大。到4月中旬,株體可達20毫米。從播種計時,13—14個月後籽播放便可做商品苗出售。若繼續培養,每半年換培養土一次,24月齡時,株體可達35毫米以上,成為標準植株,但還不能開花,也極少出現頭數的增加。另外,觀察發現,表皮為綠色或紫黑色的個體品種,生長速度明顯高於紅紫色品種。石頭花 [科屬]番杏科生石花屬 原產南非及西南非的乾旱地區,多石礫,Sunny充足,夏季砂礫表面溫度可達50℃以上,冬季溫度12—15℃。喜溫暖、乾燥及Sunny充足,生長適溫20—24℃。忌積水。宜排水良好的砂質土。 全株肉質,莖很短。肉質葉對生聯結,形似倒圓錐體。有淡灰棕、藍灰、灰綠、灰褐等顏色,頂部近卵圓,平或凸起,上有樹枝狀凹紋,半透明。花由頂部中間的一條小縫隙長出,黃或白色,一株通常只開1朵花(少有開2—3朵),午後開放,傍晚閉合,可延續4—6天,花徑3—5cm。花後易結果實和種子。多用播種繁殖,宜春播。播後10—20天可出苗。苗期忌過度潮溼。夏季高溫時休眠或半休眠,應稍遮蔭並節制澆水。生石花植株小巧,外形奇特,開花美麗,宜室內盆栽觀賞。 生石花屬有70—80種,常見栽培的有日輪玉(L.aucampiac);福壽玉(L.eberlanzii);琥珀玉(L.bella)等。 生石花的生長規律是3—4月間開始生長,高溫季節暫停生長,進入夏季休眠期,秋涼後又繼續生長並開花.夏天氣溫越來越高,生石華逐步進入休眠狀態,這時應停止過多的澆水.因是休眠期間,適宜移植,但上盆後也要一次性地澆水,衝緊移動時移松的根.後就可以正常種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