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龍碑位於濮陽市區西南隅,由碑頂、碑身、中座、基座四部分組成。碑頂呈三角形,略大於碑身,碑頂每角雕一石龍。總重量380噸,高19。97米,象徵著1997年興建。周圍鑲砌8幅浮雕,記載了龍鄉濮陽的悠久歷史。
第一幅為“中華龍源”,描繪的是1987年在西水坡出土的距今6460年的蚌塑龍形圖案,被考古界譽為“中華第一龍”。 第二幅為“顓頊乘龍”,5000多年前,這裡是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及其部落活動的中心,所以有“顓頊遺都”之稱,而顓頊乘龍至四海的傳說更是廣為流傳。
第三幅為“相土造車”,相土是商族的首領,他發明了馬車。第四幅為“啟鑄九鼎”,夏帝啟定九州貢賦,命人在昆吾鑄九鼎象徵王權。 第五幅為“孔子居衛”,春秋戰國時期,衛國在濮陽建都388年,孔子周遊列國14年,在衛國就居住了10年的時間,這10年也是孔子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時期。
第六幅為“鐵丘之戰”,2400多年前的晉鄭鐵丘之戰就發生在離這兒不遠的鐵丘遺址一帶,供水調節池東北隅地下有全國罕見的陣亡將士排葬坑。 第七幅為“武帝治水”,漢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帝率群臣及將士數萬人,堵塞瓤子決口。
歷史上記載對黃河進行的三次大規模的治理工程都發生在濮陽一帶。最後一幅“澶淵之盟”,宋朝時濮陽稱“澶州”、“澶淵郡”,歷史上著名的宋遼“澶淵之盟”就是在這裡簽訂的。龍碑碑身為三稜形,由三根盤龍石柱支撐,柱高12米,分別有8節8噸重的黑白相間色花崗岩砌成。
龍柱之間鑲嵌著3塊主碑,碑上遒勁有力的金色大字分別為“中華龍鄉”、“顓頊遺都”和“澶淵盟城”。
中華龍碑位於濮陽市區西南隅,由碑頂、碑身、中座、基座四部分組成。碑頂呈三角形,略大於碑身,碑頂每角雕一石龍。總重量380噸,高19。97米,象徵著1997年興建。周圍鑲砌8幅浮雕,記載了龍鄉濮陽的悠久歷史。
第一幅為“中華龍源”,描繪的是1987年在西水坡出土的距今6460年的蚌塑龍形圖案,被考古界譽為“中華第一龍”。 第二幅為“顓頊乘龍”,5000多年前,這裡是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及其部落活動的中心,所以有“顓頊遺都”之稱,而顓頊乘龍至四海的傳說更是廣為流傳。
第三幅為“相土造車”,相土是商族的首領,他發明了馬車。第四幅為“啟鑄九鼎”,夏帝啟定九州貢賦,命人在昆吾鑄九鼎象徵王權。 第五幅為“孔子居衛”,春秋戰國時期,衛國在濮陽建都388年,孔子周遊列國14年,在衛國就居住了10年的時間,這10年也是孔子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時期。
第六幅為“鐵丘之戰”,2400多年前的晉鄭鐵丘之戰就發生在離這兒不遠的鐵丘遺址一帶,供水調節池東北隅地下有全國罕見的陣亡將士排葬坑。 第七幅為“武帝治水”,漢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帝率群臣及將士數萬人,堵塞瓤子決口。
歷史上記載對黃河進行的三次大規模的治理工程都發生在濮陽一帶。最後一幅“澶淵之盟”,宋朝時濮陽稱“澶州”、“澶淵郡”,歷史上著名的宋遼“澶淵之盟”就是在這裡簽訂的。龍碑碑身為三稜形,由三根盤龍石柱支撐,柱高12米,分別有8節8噸重的黑白相間色花崗岩砌成。
龍柱之間鑲嵌著3塊主碑,碑上遒勁有力的金色大字分別為“中華龍鄉”、“顓頊遺都”和“澶淵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