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 · 邶風 · 燕燕》
燕燕于飛,差池其羽①。之子于歸,遠送於野②。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飛,下上其音。之子于歸,遠送於南⑤。瞻望弗及,實勞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淵。終溫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⑥。
①姚炳:“燕燕,紀鳥,本名燕燕,不名燕。以其雙飛往來,遂以雙聲名之,若週週、蛩蛩、猩猩、狒狒之類,最古之書凡三見,而語適合此詩及《釋鳥》文。”“則舊以燕燕為兩燕及曲為重言之說者,皆非也。”又“差池”,曰“當專以尾言,燕尾雙岐如剪,故云‘差池’耳”。按依此說,古稱燕為燕燕,不必特指雙燕。不過詩中之燕燕不妨仍指雙燕,如“黃鳥于飛”(《周南·葛覃》),“倉庚于飛”(《豳風·東山》),皆非以一鳥為言。
②毛傳:“之子,去者也。歸,歸宗也。遠送過禮。於,於也。郊外曰野。”陳奐曰:“‘於’訓‘於’者,釋‘於野’之於與‘于歸’之於不同義。‘于歸’,往歸;‘於野’,於野也。‘於’猶‘之’也。”
④將,朱熹曰“送也”。佇立,毛傳曰“久立也”。
⑤朱熹曰:“‘送於南’者,陳在衛南。”
⑥毛傳:“仲,戴媯字也。”範處義曰:“先君,莊公也。寡人,莊姜自謂也。《周官》六行信於友為任(按《周禮。地官·大司徒》“六行:孝、友、睦、姻、任、恤”,鄭注“任,信於友道”),莊姜謂仲氏於我相信如友,故曰‘任只’,且稱仲氏之德塞實而無偽,淵深而不流,溫和惠順,終始如一,既能自善自謹其身,又當不忘先君,有以助我,相訣之辭如此,冀仲氏不遐棄也。”但“先君之思”,也可以解作是戴媯對莊姜的臨別贈言。
譯文
燕子飛翔天上,參差舒展翅膀。妹子今日歸家,相送郊野路旁。瞻望不見人影,淚流紛如雨降。
燕子飛翔天上,身姿忽下忽上。妹子今日歸家,相送不嫌路長。瞻望不見人影,佇立滿面淚淌。
燕子飛翔天上,鳴音呢喃低昂。妹子今日歸家,相送遠去南方。瞻望不見人影,實在痛心悲傷。
二妹誠信穩當,思慮切實深長。溫和而又恭順,為人謹慎善良。常記先父之德,她不忘勉勵我。
《詩經 · 邶風 · 燕燕》
燕燕于飛,差池其羽①。之子于歸,遠送於野②。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飛,下上其音。之子于歸,遠送於南⑤。瞻望弗及,實勞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淵。終溫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⑥。
①姚炳:“燕燕,紀鳥,本名燕燕,不名燕。以其雙飛往來,遂以雙聲名之,若週週、蛩蛩、猩猩、狒狒之類,最古之書凡三見,而語適合此詩及《釋鳥》文。”“則舊以燕燕為兩燕及曲為重言之說者,皆非也。”又“差池”,曰“當專以尾言,燕尾雙岐如剪,故云‘差池’耳”。按依此說,古稱燕為燕燕,不必特指雙燕。不過詩中之燕燕不妨仍指雙燕,如“黃鳥于飛”(《周南·葛覃》),“倉庚于飛”(《豳風·東山》),皆非以一鳥為言。
②毛傳:“之子,去者也。歸,歸宗也。遠送過禮。於,於也。郊外曰野。”陳奐曰:“‘於’訓‘於’者,釋‘於野’之於與‘于歸’之於不同義。‘于歸’,往歸;‘於野’,於野也。‘於’猶‘之’也。”
④將,朱熹曰“送也”。佇立,毛傳曰“久立也”。
⑤朱熹曰:“‘送於南’者,陳在衛南。”
⑥毛傳:“仲,戴媯字也。”範處義曰:“先君,莊公也。寡人,莊姜自謂也。《周官》六行信於友為任(按《周禮。地官·大司徒》“六行:孝、友、睦、姻、任、恤”,鄭注“任,信於友道”),莊姜謂仲氏於我相信如友,故曰‘任只’,且稱仲氏之德塞實而無偽,淵深而不流,溫和惠順,終始如一,既能自善自謹其身,又當不忘先君,有以助我,相訣之辭如此,冀仲氏不遐棄也。”但“先君之思”,也可以解作是戴媯對莊姜的臨別贈言。
譯文
燕子飛翔天上,參差舒展翅膀。妹子今日歸家,相送郊野路旁。瞻望不見人影,淚流紛如雨降。
燕子飛翔天上,身姿忽下忽上。妹子今日歸家,相送不嫌路長。瞻望不見人影,佇立滿面淚淌。
燕子飛翔天上,鳴音呢喃低昂。妹子今日歸家,相送遠去南方。瞻望不見人影,實在痛心悲傷。
二妹誠信穩當,思慮切實深長。溫和而又恭順,為人謹慎善良。常記先父之德,她不忘勉勵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