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書中有毒
-
2 # 陶短房
首先要明確一下這次首相更迭的性質:
作為君主立憲下的代議制政體,內閣和首相都是從下院議員中遴選的,在下院佔據簡單多數的政黨或政黨聯盟有權組閣,目前的下院是2017年6月8日選出的,共650席,剔除特殊議席為638席,其中保守黨作為最大議會政黨有311席,而多陣列閣門檻為320席,因此拉了地方政黨——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10席)作為“閣外合作政黨”(支援保守黨組閣但自己不入閣),湊足了簡單多數,成為執政黨。這屆議會任期5年,至2022年5月5日止,特蕾莎.梅辭去首相職務僅僅是執政黨內的人事更迭(因為執政黨黨領照例出任首相,辭去首相等於辭去執政黨黨領,因此選首相其實也就是保守黨選新黨領,且這個新黨領必須同時是現任下議員)。
一般而言,這種不涉及下院重選的首相更迭並不意味著整個內閣更迭,新首相可以選擇原來的內閣班子基本不動。但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這種“黨內授受”的結果,是一個和原首相不同派系的新首相上臺,他就可能對內閣進行大換血,而和原首相關係密切、或與新首相關係惡劣的閣員也會主動走人。
約翰遜和特蕾莎梅就屬於派系和重大政綱差異明顯的情況,後者基本上屬於黨內主流派,是“溫和留歐派”(反對脫歐但認為既然公投結果出臺就該遵守,主張協議脫歐),而約翰遜是黨內保守派和激進的“硬脫歐”派,因此內閣大換血勢在必行。
從目前情況看,新內閣有正式閣員23人,“準正式”閣員8名,共31名,較前屆30名差不多,但原內閣中的17人在新內閣中不見了蹤影。他們的情況各不相同。
有5人(財長哈蒙德、司法部長高克、首相辦公廳主任利丁頓、交通運輸部長格萊林、國際發展部長斯特瓦特)是早在約翰遜當選之際、甚至當選前就宣佈“不幹了”的(其實還有幾個副部長)。他們都是保守黨內的鐵桿反脫歐或反“硬脫歐”派,和約翰遜“相性不合”,當然沒法共事下去。
被解職的12人中,有的是執政理念和新首相不合被拋棄,如教育部長亨德茲、能源部長佩裡等,也有的並不存在明顯政治分歧,但約翰遜需要更多職位安撫同一派系的功臣,不得不讓他們走人,如蘇格蘭事務部長門德爾、北愛爾蘭事務部長布萊德利等。還有個別人選原本是可能留任的,但對職位安排不滿而談崩,如首相遴選最後一輪的對手、外交大臣亨特,原本約翰遜聽從幕僚意見讓他留任,但希望他轉任國防部長,對此不滿的亨特主動放棄,聲稱“回家抱孩子”。
新內閣總體上還是個力求黨內團結和派系平衡的班子,有8名女性(和此前基本持平),兩名原封不動留任的部長(衛生部長漢考克、勞工部長拉德),多名留在內閣只是調動了崗位的部長,儘管新內閣裡有較多“硬脫歐”派,但仍然有一些反對“硬脫歐”的閣員留任,不過最重要的外交部長和內政部長,分別留給了堅定的硬脫歐派拉布和帕特爾。
回覆列表
常言說:一朝天子一朝臣。英國新任首相約翰遜上臺後,肯定有他的一套治國理政的新思路。比如他昨天在當選為保守黨黨魁以後發言時說:要帶領英國趕在10月31日前脫歐!也就是說約翰遜的內閣,要用三個月的時間,去完成特雷莎·梅三年沒有完成的任務,不睡覺去工作都夠嗆,整體上必將是充滿“硬脫歐”色彩的——在“大換血”的思想指引下,強硬的脫歐派人物乘勢而上。
而前首相特雷莎·梅領銜的內閣,除去首相和副首相,另有23名內閣大臣,很明顯以“軟脫歐”見長。這一軟一硬之間,彰顯的是首相的理念,以及用人的標準。面對一個政治和社會分裂的英國,新首相約翰遜能挑選出怎樣的治世能臣呢?
像約翰遜這樣剛上任就遇到內閣“離職潮”的情況比較少見。目前公開報道的已經有5位內閣大臣主動辭職。但這才是剛剛開始。據說另有12名閣員將被解僱,由於被炒魷魚的部長數量太多,以至於約翰遜政府要付給他們超過25萬英鎊的遣散費,平均每人1.7萬英鎊(約15萬元人民幣)。大概分三種類型:
第一類是明顯的政見不合,選擇主動辭職。是不能。這些大臣的心態是:道不同不相為謀,主要體現在軟、硬脫歐的不同秉持上。與其新首相上臺後炒自己的魷魚,還不如先炒了首相的魷魚。那些一直追隨梅姨秉持軟脫歐的內閣成員,比如首席財政大臣哈蒙德,他提前主動辭職的原因有點另類:他估計與約翰遜會在脫歐和經濟發展等問題上不合拍,作為保守黨的資深成員,哈蒙德曾在卡梅倫政府中擔任過國防大臣運輸大臣外交大臣等等,屬於典型的軟脫歐派。比如教育大臣米爾頓——她在給梅姨的辭職信中說:“對英國不達成協議就脫歐感到非常擔憂。”
第二類是屬於有自知之明者。是不願。約翰遜曾經也是內閣成員之一,去年7月份他擔任外交大臣,作為梅姨內閣的成員,閣員之間或多或少會有一些矛盾,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兒,尤其是在軟便脫歐上,是明顯有派別區分的。約翰遜正因為和梅姨爭執不下,才被迫辭去了外交大臣職務。英國大法官兼司法大臣高克,就屬於這一類,他已於23日捲鋪蓋回家了,回家前他也發了話:明知道約翰遜上臺後會解僱他,所以還是自己主動走的好。給別人方便就是給自己方便。
第三類是明知不會被解僱,但不齒於約翰遜為伍。可能是對約翰遜的人品、做事風格等等看不慣。這些人往往是建制派的屬於清流和高傲的一類。比如說外交國務大臣鄧肯22日就早早的辭職了。而鄧肯之所以選擇提前辭職,只要是看不慣約翰遜的滿口跑火車以及私生活上的亂套。當然還有18名內閣大臣,何去何從暫不得而知,但估計“離職潮”會更加兇猛的到來。
約翰遜還沒入主唐人街10號呢,就已經面臨著內閣“塌陷”的局面,這對他可是火上考驗的節奏,面臨的挑戰看實不小。不管約翰遜的硬脫歐是怎麼個硬法,不管他對伊核協議怎麼個新的看法,不管他對扣船事件怎麼個處理法,總要具體的人去幹活吧,尤其是中樞內閣的閣臣人選,不知他心中有數嗎?
最令人矚目的莫過於和約翰遜競爭首相的對手、外交大臣亨特,已斷然拒絕了約翰遜為他在內閣提供的新職位,明升暗降內心不服氣啊。亨特離職的公開原因竟然是要去做一名好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