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四川達州人

    蘇聯可以輕鬆摧毀北約,前提是不用核武器。

    1984年,蘇聯華約擁有的常規力量,坦克稱呼為海,戰鬥機號稱是雲。蘇聯的口號是,(華約)三日滅西德,一週打到英吉利海峽,兩個月內掃除歐洲大陸上一切抵抗力量。而兩個月內美軍還無法完成大規模集結與開拔。

    正因為北約的常規劣勢,所以美國不敢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遏止了蘇聯的進攻慾望。這與當前局勢完全一樣,俄羅斯處於常規力量的絕對劣勢,所以用核武器保衛自己。

  • 2 # 兵器世界

    北約和華約的在歐洲大陸的戰略態勢並非一成不變。雙方常規力量、戰役戰術核力量對比在冷戰期間內多次發生改變。北約的防禦戰略從最初的以犧牲德國換取時間的“絆線防禦”到最後以接續部隊打擊為核心的“主動防禦”,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然而,在總體上,華約武裝力量一直具備常規力量的優勢,且在部分時間階段具備決定性優勢。北約的戰略改變更多的是為了安撫德國、法國等Continental北約國家,而非真正逆轉劣勢。

    根據美國蘭德公司在1983年對於蘇聯在歐洲大陸發動進攻的報告,北約可將華約的進攻分為三種方式:“兵營攻擊”、“短動員攻擊”和“動員攻擊”。

    在“兵營攻擊”中,華約武裝力量將會在不做任何動員的情況下發動戰爭。

    華約武裝部隊會直接以駐地作為進攻出發陣地,依靠動員速度的優勢和進攻雙方時間差來獲得對北約的優勢。東德地面部隊僅需要25-35分鐘就可以離營,蘇軍也僅需要1-2小時。相比之下,西德地面部隊則在指令下達後依然需要3小時以上,美軍更是高達6-7小時。在兵營攻擊中,位於一線的北約部隊將會在人員未滿、彈藥分發不全、動員未完成的情況下迎擊華約部隊,這讓本就佔據優勢的華約部隊更勝一籌。

    (雙方的兵力配屬圖)

    但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在兵營攻擊的模式下,蘇軍在德累斯頓等地區部署的部隊同樣無法參加戰鬥。德累斯頓在二戰期間遭到盟軍噩夢般的戰略轟炸,殊不知它還是個交通要道和華約屯兵區。按照1984年調整後情況推算,在兵營攻擊的條件下,北約在北線可能會面臨華約5-7個陸軍師進攻2個北約師的劣勢局面。華約有一定可能在短時間內摧毀北約掩護地域的部隊,從而卷擊和崩潰整條防線。(掩護地域指的是西德北部地區)

    為了避免在華約兵營攻擊中被一次性摧毀所有主力部隊,北約採用了掩護部隊策略來保障主力防禦部隊的安全性。在掩護地域一線部署了總共4個北約師,主要來自德國和荷蘭,用以遲滯華約部隊。北約防禦主力(如美第7軍)需要24(南線)-72(北線)小時完成部署並進入預設防禦陣地,在此之前如果在機動中遭到空中打擊,尤其是被華約戰役機動叢集轟炸陷入停滯,隨後遭到優勢兵力的夾擊和殲滅。

    (蘇軍閃電推進示意圖)

    而“短動員攻擊”則被認為是華約最有殺傷力的攻擊方式。

    蘇聯缺編師、二線部署的就緒師和波蘭等東歐國家部隊會在這一時間以演習為掩護,逼近邊境地區。而在進入戰役準備階段後,華約部隊會放棄偽裝,以幾乎暴露的方式加強到一線部隊中。由於北約偵察衛星普遍存在圖片判讀延遲,其時長達到了至少24小時,華約部隊可以透過鐵路完成二線部隊的機動。在這一情況下,北約依然無法做出任何部署,對突如其來的攻勢幾乎沒有預警。

    根據估計,北約將會面臨以2個北約師迎擊12-15華約師的絕對劣勢狀況。在這一情況下,其掩護部隊幾乎不可能完成遲滯任務,其主力部隊很可能會在戰役第一階段(前3-4日)內,失去全部戰鬥力,並且在戰役第二階段失去西德全部國土(前9-10日)。

    最後,北約比較有把握對抗的則是華約的動員攻擊。

    在這種任務中,華約國家的動員師、缺編師會在後方經過整訓,並機動加強到一線。華約國家將會在東歐集中超過70個師的作戰部隊,而北約則可以透過返德者、海上預置艦隊等方式,部署超過50個師的作戰部隊。在這一兵力對比下,華約完成突破任務的可能性極小,很難摧毀北約軍的主力。幾乎不可能在短時間(30日內)攻佔西德,從而失去戰略先機。

    但是對於北約來說,由於其戰略長期處於守勢,進攻戰略的選擇權完全取決於蘇聯。蘇聯幾乎一定會採用最適合的短動員進攻,並且達成其戰略目的。在蘭德公司的報告中指出:華約國家有能力依靠短動員戰爭的優勢,在戰役前24小時推進85公里,並且在隨後的96小時內將白俄羅斯軍區的缺編師輸送到歐戰一線。

    與各懷鬼胎的北約不同,華約陣營有很多優勢,在戰術上,華約部隊的編組幾乎完全為了歐洲戰事服務。蘇軍和東德軍的坦克師的裝備比例完全不同於北約國家,以近衛第8集團軍的近衛第79坦克師為例:一個常見的華約坦克師,它裝備了328輛主戰坦克,還有遠端身管火炮108門。而曾經同屬近8集的近衛第34摩托化步兵師,則僅裝備有220輛坦克,裝備遠端身管火炮126門。兵力規模和裝備水平都在北約地面部隊之上。

    在華約的預想中,坦克師將會作為機動叢集,利用北約掩護部隊數量不足的劣勢,強行穿過北約掩護部隊防線,用於遲滯北約主力部隊的集結和反擊,為後續作戰爭取時間。其炮兵部隊由於必須具備極強機動性和敵軍火力下生存能力,放棄了全部D-30型牽引火炮,全部採用自行火炮。炮兵也很可能會因為戰役需要,被集團軍指揮部截留,用於支援摩托化步兵師交戰。

    摩托化步兵師則需要擔任突破叢集任務,第一梯隊師在加強集團軍炮兵旅、集團軍內第二梯隊師炮兵團和方面軍重炮旅情況下,可以在1公里突破重點地區維持每公里120-160門身管火炮、100-120主戰坦克。其餘地區則會達到每公里60-80門身管火炮和至少40輛主戰坦克,這是相當可怕的突擊力量了。

    北約建立“掩護地域”部隊的理論依據有一個大前提,這就是一個陸軍旅可以遲滯華約一個集團軍至少24小時,只有這樣它才具備反擊的可能。然而,由於對華約方面資訊的缺乏和蘇德戰爭中部分戰例的誤解(曼施坦因曾為北約參謀,尋找對付蘇軍閃電戰的策略),北約規劃的旅級戰鬥隊幾乎不可能完成遲滯24小時的任務,當時的蘇軍已經不是二戰時期的水平了。而蘇軍卻會投入超過一個集團軍的兵力,其勝利幾乎是必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炎炎夏日如期而至,剛生完寶寶坐月子中,怎樣做才不受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