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新綠洲健康養生

    經常吃味精對身體沒有影響。

    味精是調味品的一種,是以糧食為原料經過發酵而成,味精本身是一種非常安全的物質。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穀氨酸鈉進入身體後可以分解生成穀氨酸,穀氨酸是人體需要的一種營養素,它可以參與人體的蛋白質合成反應,被人體吸收利用。

    此外穀氨酸鈉有很好的鮮味,做菜時加入可以提鮮,吃到美味食物的時候,我們會不自覺的產生愉悅感,只要適量食用就不會給身體造成傷害。

    擴充套件資料:

    注意事項

    1、放醋的菜最好別放味精。酸味明顯,醋加得比較多的菜餚最好不要加味精。因為味精在酸性環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鮮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餚最好都不要放味精。

    2、味精用鹹不用甜。在適當的鈉離子濃度下,味精的鮮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鮮味在鹹味菜餚中才能有鮮美表現,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鮮,反而會抑制甜鮮的本味,併產生一股異味。

    3、調餡料不宜加味精。許多人在調餃子餡、春捲餡時,都會放點味精,這樣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餡料後,會一起經過蒸、煮、炸等高溫過程。但是,溫度只要超過100℃,味精就會發生變性。不但會失去鮮味,還會形成有毒的焦穀氨酸鈉,危害人體健康。

    另附上吃味精吃多危害大 5種情況不宜放味精

    味精是廚房最常見的調味品之一,而在民間有說法認為味精對我們的健康是有危害的,應該杜絕吃味精。其實,適量的吃味精是可以的,但是,在5種情況不宜放味精的。下面來看看是怎麼回事吧。

      味精是什麼

      味精是調味品的一種,是以糧食為原料經過發酵而成,味精本身是一種非常安全的物質。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穀氨酸鈉進入身體後可以分解生成穀氨酸,穀氨酸是人體需要的一種營養素,它可以參與人體的蛋白質合成反應,被人體吸收利用。此外穀氨酸鈉有很好的鮮味,做菜時加入可以提鮮,吃到美味食物的時候,我們會不自覺的產生愉悅感,所以味精本身並不是“害人精”,只要適量食用就不會給身體造成傷害。建議每天食用量不能超過6g。不可忽視的是味精中鈉含量較高,高血壓、骨質疏鬆的病人要少吃。兒童應少吃或者不吃,以免鈍化味覺,加重孩子的口味,對生長髮育帶來危害。

      那麼,什麼情況下不應該放味精呢?

      5種情況不宜放味精

      炒肉菜不用加味精。肉類中本來就含有穀氨酸,與菜餚中的鹽相遇加熱後,自然就會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穀氨酸鈉。除了肉類,其他帶鮮味的食物也沒必要加入味精,如雞蛋、蘑菇、茭白、海鮮等。 味精-80%穀氨酸鈉成分,20%成分是氯化鈉。做菜常放一點提提鮮味,尤其是做湯的時候是少不了它。不過有這樣三種人還是需要慎用的,至少也是不能食用過量。

      拌冷盤不宜放味精。味精在溫度為80℃—100℃時才能充分發揮提鮮的作用。而冷盤的溫度偏低,味精難以發揮作用,甚至還會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無味且掃興。如果做冷盤時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熱水把味精溶解後再拌入冷盤之中。

      放醋的菜最好別放味精。酸味明顯,醋加得比較多的菜餚最好不要加味精。因為味精在酸性環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鮮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餚最好都不要放味精。

      味精用鹹不用甜。在適當的鈉離子濃度下,味精的鮮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鮮味在鹹味菜餚中才能有鮮美表現,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鮮,反而會抑制甜鮮的本味,併產生一股異味。所以,雞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餚中不能加味精。

      調餡料不宜加味精。許多人在調餃子餡、春捲餡時,都會放點味精,這樣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餡料後,會一起經過蒸、煮、炸等高溫過程。但是,溫度只要超過100℃,味精就會發生變性。不但會失去鮮味,還會形成有毒的焦穀氨酸鈉,危害人體健康。除了不能拌餡,在製作熱菜時,也是要在菜餚即將離火時才能加入味精。

      那麼,味精吃多了究竟會有什麼危害呢?

      味精吃多了的危害

      味精吃多了常常會感口渴因味精含有鈉過多攝入導致高血壓60歲上人對鈉攝入尤敏感所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壓、腎病、水腫等疾病人尤其應該少吃味精

      當食用味精過多超過機體代謝能力時還會導致血液穀氨酸含量增高限制人體對鈣、鎂、銅等必需礦物質利用尤其穀氨酸與血液鋅結合生成能被利用穀氨酸鋅被排出體外導致人體缺鋅鋅嬰幼兒身體和智力發育重要營養素因此嬰幼兒和正哺乳期母親應禁食或少食味精另外日本研究人員認長期過量食用味精能導致視網膜變薄、視力下降甚至失明。

      由此看來,正確的食用味精才是科學的

  • 2 # 韓一聲醫學博士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味精已經不再是中國大陸家庭的“寵愛”,而且還逐漸地被妖魔化。其實味精這種調味品並不是一個新興事物,它早在1908年就由日本化學家池田菊苗從海帶中分離並配製出來,日文稱之為“味之素”。後來,味精的生產又逐漸推廣至世界各地。

    味精在中國的歷史也有接近100年了,而且,可以非常自豪地說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就已經成為世界味精的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在上世紀90年代,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味精是家家戶戶和大小飯店餐桌上必備的調料,炒菜、煲湯、涼拌菜等都會放味精。到了2010年,中國味精的總產量更是達到了256萬噸的歷史最高水平,位居世界第一,行業生產技術不斷提高。

    目前中國的味精生產企業均以玉米(最主要)、大米和糖蜜等食物作為主要的生產原料,經過分解、制粉、提煉、發酵、提取、結晶成形等繁雜的生產步驟,最終生產出較高純度的L-穀氨酸鈉水化合物。咱們平時吃的味精完全是一種“天然”的調味品,其中大於99%的成分都是穀氨酸鈉,可以說成分非常單一,雜誌和新增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

    穀氨酸鈉是人體所需的重要營養成分的原料,因此,吃一點味精並不會對身體造成損害,反而還有一定的好處。甚至還可以參與大腦的物質代謝,對患有肝昏迷的患者具有治療作用。而正常情況下作為調味品每天吃一點味精對於腎臟的作用並沒有害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520不鏽鋼的主要性質是什麼樣的?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