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小歐歐宇

    我問六歲的女兒,你知道畫面留白是什麼嗎?

    小朋友回答:美術班有教過啊。

    儘管在學創意美術時,老師提到過“留白”,但是實際上,我注意到機構外小朋友的作品鮮有畫面大面積留白,畫面總被填得滿滿當當。讀完《小鳥》的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很可能,畫面畫得滿,不是小朋友的意願,而是家長的需求。

    如果家長花費了大價錢和付出了很多時間讓孩子去上的美育課,孩子拿出的作品是一副赭黃的麥田。儘管畫面中的黃色濃淡相宜,儘管黃藍相接處讓我們想到了天空,儘管……也許很多家長還想不到這些,只是掃一眼就足以讓他們把這張圖掇在在桌子上:就這,就教了這兒?

    《小鳥》|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就是無限

    這就是美育中雖然教過“留白”,但實際上作畫的過程中並不推崇小朋友畫面大面積留白的原因。

    一張白紙也許只是一張白紙,一副黃色的圖也許並無意義,但是當它存在於一本繪本中,這本身架構了一個故事場景,而這個故事場景告訴我們,此處無言勝千言。

    《小鳥》|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就是無限

    《小鳥》:一個片段,一個細節中的故事

    《小鳥》延續阿爾貝蒂娜和吉爾馬諾•祖羅夫妻倆講故事的一貫風格,只是擷取生活場景中的一個片段,不講起因經過結尾,只專注一個小細節講故事。我們不知道故事的主人公為何來到這片麥田,也不知道這個“與眾不同”到底意為何,只知道,他在這一天來到了這個地方,做了一件事——開啟貨車的後門,放出了一群五顏六色的鳥兒。

    也許這件事他做了無數次,但是這一次略有些不同,一隻黑色的小鳥不肯離開阻止它奔向自由藍天的車,主人公似乎和小鳥用了各種方式交流,勸她奔赴遼闊的藍天,故事的結局當然是主人公的勸說起了效果,但是結果似乎又有點不同,小鳥飛向藍天的同時,帶著已經飛走的大部隊來接上了主人公一起飛。

    故事中有兩個反轉,第一個是,所有的小鳥都會在車門開啟的一瞬逃離束縛,只有小黑鳥自願選擇放棄自由;第二個是當小黑鳥終於飛向藍天,它又選擇了折返。

    也有幾個意外,人們喜歡美麗的鳥,但是他們就像《夜鶯》中的國王,想要那美麗只獨屬於自己,唯獨故事中的主人公,我們可以叫他“專業放鳥人”,我們既不知道他放的鳥兒從哪來,也不知道為這“與眾不同”的一天他承擔了什麼,但是我們知道,這天他去放鳥兒,如果小鳥不願意離開,他還會苦口婆心勸它選擇自由,一點也不像我們認知中的養鳥人;人類雖然是可以自由行走的,沒有被鎖進籠子裡,也不會被關進貨車裡,但是人的自由只限於陸地,人沒有翅膀,但是小鳥卻幫助人實現了飛翔,享受了一把遨遊天空的自由。

    最後您猜怎麼著:即便沒有翅膀,只要一隻鳥愛你,你也可以飛翔。

    《小鳥》|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就是無限

    所以,令我更加感興趣的是,這對神仙眷侶,到底是怎麼想到這樣的一個“好故事”的?它好像就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但是又高於我們的日常生活;它好像就掩藏在人們的想象力中,但是,如果它未曾來到我們面前, 我們可能還是不會知道,原來每個人都有這雙發現美的眼睛,原來我們大人的想象力也可以沒有邊界。

    那麼,他們到底是怎麼講這個故事的呢?

    畫面留白是最大的一個法寶。如果讀過這個故事,當孩子學完美術,拿出一張畫面留白三分之二的畫作,我們的頭腦中應該會有預設,留白不是什麼都沒有,留白恰恰可能性更多。留白是一種藝術手法,專業人士講。留白是一種高階的藝術表現。

    在《小鳥》中,一副畫中什麼都沒有,但是並不是什麼都沒有,它有色彩。色彩可能只有兩種,但是兩種顏色,透過濃淡調適,可以表現出光影的明暗,透過色塊和顏色,勾勒出的,是一個無限擴充套件的想象空間。

    寶寶子學丙烯畫的時候一直跟我念叨“近大遠小”,道理雖然簡單,但是融匯在一本繪本里,這既能表現動作,又能展示情節。有些時候,語言和文字反而是不必要的了,雖然在《小鳥》中,也是有配文的,在大人看來,這些文字有著哲學深意,小孩子呢,這些都是輔助認字的載體,他們眼中的好故事,甚至是不需要文字的。

    《小鳥》|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就是無限

    黃色和紅色讓我們感覺這個世界是這麼暖,這麼明亮。

    黑色讓我們感到與眾不同。

    或許我們也可以這麼說,一抹不同的顏色,就能讓我們感到生活如此的豐富,一個看起來不可能的可能,就能改變世界。

    我們需要好的繪本,不僅僅是孩子需要,大人也需要。就像留白不是什麼都沒有,我們要在這樣的色彩中,拓展對這個世界的想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11月3日上港踢恆大打平也是勝利,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