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閉花落雨
-
2 # 鄉情鄉景鄉愁
杜鵑小苗嫩葉發黃可採取以下幾點措施。
第一,杜鵑花如果長時間用鹼性的水澆它,它就會產生黃葉,可在澆它的水中加幾滴食醋。
第二,杜鵑花不能澆水太多或者太頻繁,盆土不能有積水,要把花盆放在通風好的環境中減少澆水量。
第三,杜鵑花不耐寒,如果是冬季溫度低凍傷的葉片發黃。要及時把花盆移到溫暖的環境中。
第四,要改善它的生長環境,空氣太乾時要及時噴水霧增加空氣溼度。
第五,要增加光照,在生長期可以多施些肥,但要薄肥勤施,一定不能一次性施加太多肥料。
-
3 # 植物草蟲
我們來看網友的描述:
杜鵑小苗在秋天換盆後長了一些,但是新長的葉子一直很黃,最近陰天持續了很久,光照少,施肥十一個月前施了少量的磷酸二氫鉀,沒有別的肥,還有想問下杜鵑是不是長了花骨朵,如果是該摘掉還是該保留?
我們來看網友提供的圖片:從這張圖片可以看出:
1圈位置發黃,葉脈也是黃的,而2圈位置是綠色的,簡單理解就是,老葉綠色,新葉發黃,新冒出的葉片也是發黃的,這是典型的缺肥現象,這是缺微量元素所致,典型的鋅肥,硼肥就是這個樣子,要知道,不可移動的離子容易導致新葉發黃。
3圈位置可以看出盆土的情況,有點偏潮而且明顯不符合杜鵑喜歡的微酸性環境,網友就是用一般的園土搭配沙子栽種,這樣的栽種方式明顯缺酸,這也是導致根系營養傳輸不夠的原因。
對於盆的大小是沒有問題的,我覺得不存在小苗栽大盆的原因,但是澆水太潮,盆土無酸是肯定的,缺酸以後,杜鵑的根系活力差,那麼根系傳輸的養分,特別是不可移動到新葉的金屬離子容易導致新葉發黃。
來看第二張圖片:從這張圖片可以看出:
1圈位置葉尖都是變褐色了,無論是老葉還是新葉,葉尖都是這個樣,明顯的高溫多溼爆發了病害,而2圈位置的新葉也是葉尖變褐色,再一次證明網友澆水確實太多了。
對於網友說的第二個問題,到底是不是花骨朵,我們來看圖片:我放大圖片認證看幾次,都發覺1圈位置的中心沒有膨大的跡象,只能算是一般的芽,至於是花芽還是葉芽,還要繼續觀察,可以肯定的是,現在不是花骨朵,而真正的花骨朵我們可以看下圖:1圈位置就是我們說的杜鵑花的花骨朵,我還特意跑去外面拍一張回來分享,可以看到膨大的花苞,後期慢慢膨大以後,就如下圖,很快就會開花了。結論:網友的杜鵑主要是盆土酸性不夠,導致營養缺失,還有澆水太多導致盆土偏潮溼,也會引起根系傳輸營養能力,當然也因為環境高溫多溼發生了病害。
回覆列表
結論:通風太差,久溼黴病,根有問題,換盆清根(消毒)、換土素養去吧!你的植料過硬不適杜鵑又偏鹼。
杜鵑常年青枝綠葉,繁花盛幹。原生地為山野林木背蔭之下,因而生長環境均需半陰。春未、夏、秋三季均需散光避強光直射。冬季和早春光照柔和可全日照。生長適溫12~25度。冬季以10~15度為宜,目的讓其休眠不抽早芽。
養鵑重在“養根”。杜鵑根鬚細如絲,鬚根發達主根難辨。這種根系最土質和水份最為敏感:怕鹼怕澇怕重肥。土鹼葉黃生長不良;水大輕者嫩葉黃重者爛根死亡;肥大燒根焦尖,無肥又株瘦葉黃!光照過強灼葉焦黃;過陰又節間長缺光黃!正因這些“嬌嫩因素”,因此養護中“通風”與溼度環境、薄肥一月一次、土潤不積不幹是養根的關鍵環節。
養鵑養根,養根在土。疏鬆肥沃、透水透氣偏酸是根系長好的主因。溫暖涼爽、空氣溼潤、通風散光是養好與否的前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