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木木167824451

    經濟學認為,價格是由供求雙方共同決定的。也就是說,價格是由買賣雙方透過博弈共同決定的,而不是由哪一方單獨決定。

    題主之所以有這個疑問,可能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時候都是賣者先出價,然後買者再決定是否接受這個價格。所以看上去好像是賣者在決定價格,但實際上,價格是由買賣雙方共同決定的。而且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先由買者先出價賣者再決定是否接受這個價格的例子,比如拍賣,或者在地攤上交易時攤主有時也會問買者:“您願意出多少錢?”。

    現在回到題主的問題,在現實中大多數時候都是賣者先出價,那麼賣者是怎麼來決定自己的初次出價的呢?

    一般來說,賣者會綜合考慮三方面的因素:自己的成本、顧客的需求和競爭狀況。

    1. 賣者的成本決定了他的價格底線,從長期來說,賣者必須保證價格不低於平均成本,短期內,價格不能低於邊際成本。

    2. 顧客的需求決定了價格的上限,所以賣者會透過市場研究來推測顧客願意出多少錢來買自己的產品;透過樹立品牌的營銷活動來提高顧客的支付意願。

    3. 競爭狀況決定了賣者最終定什麼樣的價格。如果賣者是壟斷者,沒有競爭對手,就會傾向於定一個較高的價格,但最高不會高過顧客願意支付的最高價格;如果賣者面臨的競爭激烈,他可能就不得不定一個較低的價格,到但最低不會低於成本。

    總結一下,賣者在定價時主要會綜合考慮成本、需求、競爭等三方面因素,其中成本決定價格下限,需求決定價格上限,最終價格根據競爭狀況定在上下限之間。

    賣者初次出價後,還有可能會根據顧客和競爭者的反應重新調整價格。

    當然,有時賣者的定價還會受到政府政策法規的制約,這裡就不再展開論述了。

  • 2 # 文化藝術思考

    當你花了950元買了原價2500元的機票。登上了飛機,環顧四周,如果你問其他乘客,買機票花了多少錢?

    答案會出乎你意料,有比你便宜的540元,也有貴的1900元等。雖然你們享受的服務是一樣的。這時候,你想轉售,當然不行。

    1. 價格歧視

    這就是價格歧視。歧視,看起來是貶義詞。但這裡的價格歧視,是指價格的區別對待,是中性詞。

    商家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把相同的商品根據使用者不同的身份、位置、購買量、購買時間、購買次數等,收取不同的價格。

    最近爆出的“大資料殺熟”就是基於這底層原理。

    但商家不能隨意定價。實行價格歧視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能清楚區分不同使用者,二是使用者之間不能轉售。

    越容易區分消費者,越不能轉售的,越會價格歧視。

    例如瓶裝的可樂,就很難在校園裡實行價格歧視。如果賣給學生2元,賣給老師5元,那麼老師就會讓學生代買。所以便利店的可樂固定售價是2.5元。

    但在披薩店裡,還是這瓶可樂,能賣到9元。這是因為你不能把便利店裡的可樂帶進餐廳。當你走進這家餐廳,你就被區分出來了。

    2.先到先得,也是一種歧視。

    只要有稀缺,就有歧視。

    每年蘋果手機出新品時,都會有人提前好幾天在排隊,因為他們有時間,所以就先賣給他們。和金錢一樣,時間也是稀缺資源。

    周杰倫在發售演唱會門票時,會刻意把門票價格降低。

    票價過低,歌迷就不得不展開價格以外的競爭,也就是排隊等候。什麼人更願意排隊等候呢?是那些時間成本比較低的人,通常是年輕人。

    這樣做的結果,是能夠把那些更年輕、更熱情、更奔放的歌迷吸引到演唱會現場,這樣演唱會就會更加火爆。

    3.請用價格歧視我。

    以上內容是我讀《薛兆豐經濟學講義》所收穫的。

    當然,這本《薛兆豐經濟學講義》的出版和定價也實行了價格歧視。它有兩個版本,一本是精裝,一本是平裝。精裝的比平裝成本高一點,但定價卻高30元。

    在某平臺上,它用這樣的描述精準鎖定了第一批使用者“這本書採用了經典的裝幀方式,不惜工本。摸上去,才知道什麼叫‘凝脂感’。內文紙張採用了80克本白純質紙,觸感如絲般順滑。對於這樣一本著作而言,‘第一版’有著非凡的意義,值得永久珍藏”。對於那些特別熱愛薛兆豐教授、經濟學的忠實使用者、特別渴望收藏這本書的讀者,就願意多付30元。

    等過一段時間,出版社再出平裝版。內容一樣,只是裝幀樸實。我買的就是這本。

    我是個實用主義者,請用價格歧視我。

    4.建議只買基本款,不要買頂配、豪華版。

    現實生活中,區別對待從來未停止。

    同一件衣服,願意花1000塊買的人有一個,願意花500塊買的人有兩個。

    如果按500塊定價,可以同時賣出三件。共收入1500元,這不是利潤最大化的賣法。

    最好的方法,是按1000塊的價格賣給第一個人,500塊的價格賣給另外兩人。能收2000元。

    但直接這麼做,買東西的人肯定不幹,所以商家一般會用兩種辦法。一個是分出豪華款、基本款,低配、頂配,把一樣的東西包裝成不一樣的,給1000塊錢的買家和500塊的買家各自一個理由。

    另一個方法是錯期銷售,新品上市,賣給願意出1000塊的買家。過一段時間,打折銷售,賣給願意出500塊的買家。

    電商發明的雙十一、雙十二、618等節日,表面上是不停地降價,其實是早就設計好的,這就是分時階梯定價策略。

    2009年時,還沒進入網際網路時代,那時電腦市場和現在手機市場一樣火爆。

    我表哥為了玩遊戲追求電腦效能,咬牙攢了幾個月工資,買了當時的最高配電腦。

    電腦買來爽不到2年,之後出的遊戲都有點帶不動了。

    因為遊戲是按照時下中高階電腦配置設計的,而市面上新的中端機比我當時買的價格便宜多了,效能卻更好。

    經過這次教訓,他勸我們:購買任何高科技產品時,沒必要追求最新款或者頂配。

    當然,土豪請隨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人是不是都喜歡乾乾淨淨的女人,我閨女她老公因為他不是第一次,要和她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