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路254141273
-
2 # 使用者9754541464188
在英屬印度時期,印度實行柴明達爾制度和萊特瓦爾制度,這兩種制度都是貽害無窮的,都包含著極大的內在矛盾,都不是為了土地耕種者的利益,也不是為了土地佔有者的利益,而是為了從土地上徵稅的政府的利益。
在印度歷史上,“柴明達爾”這個詞原指土著部落酋長或印度教王公。到了莫臥兒時期,柴明達爾越來越多地被用來指國家的田賦徵收人,他們名義上替國家徵收田賦,是國家和農民之間的中間人,實際上成為農村的封建統治者。莫臥兒時期的柴明達爾包括兩種人:一種是不受帝國直接統治的土著部落酋長或印度教王公,另一種是帝國直接統治地區的國家田賦徵收人。柴明達爾向農民耕種的土地徵收田賦,但般柴明達爾本身擁有大量的自耕地,這部分土地不用交田賦。
英國統治印度之後,為了更好地統治和掠奪,進行了大規模的土地整理,柴明達爾的權力被明確和強化。
英國殖民者在印度推行“固定田賦制”,或稱“永久租佃制”的包稅制度,其中分“柴明達爾制”和“不固定柴明達爾制”兩種。
1793 年孟加拉總督康華里公佈“關於承認印度柴明達爾永久為世襲土地所有者”的法案,在孟加拉、比哈爾和奧里薩等地開始實行。
把徵收土地稅承包給柴明達爾(包稅人)。柴明達爾將其相當於在1790年所徵收田賦的90%交給作為土地最高所有者的殖民當局。柴明達爾向英國殖民政府交完固定不變的稅款後,便可自由地向土地耕種者(農民)徵收地租,並且可在一定範圍內開墾荒地。這樣,柴明達爾便成為一種封建地主階級。
印度不費一刀一槍就獨立建國了,根本沒有發動革命,也根本沒有搞任何土改。
地主階級,依然牢牢掌握著全國絕大多數土地,而且不斷的靠著天災人禍,兼併貧苦農民的土地。
無數失地或者少地農民,只好租種地主的土地,忍受殘酷的剝削,過著中國貧下中農解放前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