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

    有偶然,也有必然!偶然多了就形成了必然!

    國家的發展歷程有時候也和個人的發展經過很相似,幾輩人辛苦打拼留下來的積累,經過河東三十年,河西三十年後,結局可就不一樣了。有的人特別富有,可還有的人卻不能解決溫飽。

    比喻:在一個沒有秩序的年代,某甲偶然得了重病,手無縛雞之力,家裡沒有其它青壯勞力,某乙心生歹意,強行霸佔了其絕大部分財物。這個時候,如果要統計貧富,靠搶奪的乙肯定是富人。

    若干年以後,某甲的兒子已長大,掌握了先進的技術,身體也很強壯,還知道有緣抱怨,有仇報仇,這時某乙卻又步入當年某甲的處境;如果這個時候要統計,某甲又是富人。

    國家也是這個道理。讓我們先看看俄羅斯是如何成為領土最大國家的。沙皇時代,就一直靠戰鬥解決問題,不服就打。這一頓組合拳打的周圍國家都怕了,有的小國家被他兼併,大一點的國家割讓領土給他,以求安逸。鼎峰期:2500萬平方公里。蘇聯時期,領土減少了一點,但基本離鼎盛時期不遠。蘇聯解體分裂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雖然面積小了點,但今日之俄羅斯依然是面積最大的國家。

  • 2 # ruixuezhaofeng

    俄羅斯聯邦位於歐亞大陸的北部,領土橫跨歐洲東半部和亞洲北部,國土面積1707.5萬平方公里(佔原蘇聯的76%,接近南美洲面積。若加上克里米亞則為1710萬),居世界第一。它北鄰北冰洋,東瀕太平洋,西接大西洋,東西、南北最大距離分別為9000和4000公里,全境設有11個時區,海岸線全長33807公里。陸上鄰國共計14個,其中8個是前蘇聯“兄弟”,東部與美國、日本隔海相望。

    俄本土完整地擁有亞、歐兩洲陸上分界線,即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與高加索山脈,其亞洲部分稱作西伯利亞,佔國土面積的3/4,而人口僅佔全國1/4,歐洲部分集中了3/4的人口、主要城市,更重要的是,這裡是俄羅斯民族和國家的發源地,古往今來一直是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因此,俄羅斯作為歐洲國家的身份從未受到質疑,歐亞大國的地位亦受尊重。

    早在斯拉夫人到來之前,俄羅斯境內生活著許多部落。公元前4世紀,斯拉夫人部落遷徙到今天烏克蘭和西俄羅斯地區。公元7世紀,他們分成東、西、南三支。9世紀,維京人“受邀”征服今日烏、白和俄西部,開啟860至1240年的留裡克王朝,它以基輔為中心,史稱基輔羅斯時期。公元988年,基督教(東正教)從君士坦丁堡傳入俄羅斯。

    公元1238和1240年,成吉思汗之孫拔都汗率蒙古(韃靼人)鐵騎先後征服莫斯科和基輔。1380年,莫斯科大公季米特里在頓河岸邊戰勝韃靼人,後者對俄羅斯的統治止於1480年。15世紀末,伊凡三世建立中央集權制國家,俄羅斯公國所轄土地從1450年的43萬平方公里激增至1533年伊萬四世登基時的280萬。1547年,伊萬雷帝加冕俄羅斯沙皇(沙皇系“凱撒”之拉丁語轉音,當時東正教宣佈莫斯科是繼拜占庭的“第三羅馬”)。1613年起沙皇俄國進入為期304年的羅曼諾夫王朝,1689年其領土已擴張至太平洋沿岸,比1533年增加5倍多。

    1682—1725年,俄國進入彼得大帝時期,1724年,聖彼得堡成為俄羅斯正式首都。“彼得一世創造了俄華人的軀體,葉卡捷琳娜為他們注入靈魂”,後者1763至1796年在位,她於1767年直截了當地宣佈俄羅斯是歐洲一員。她延續俄國擴張傳統,從波蘭手中收復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奪得黑海沿岸的克里米亞,開發西伯利亞礦藏。

    1801—1917年,最後五位沙皇在顛簸中駕馭其神秘的國家,一個多世紀裡俄國在專制和改革中曲折徘徊。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羅曼諾夫王朝, 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列寧領導布林什維克奪取政權,成立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12月30日,蘇聯成立,1924—1953年的斯大林時代。1991年12月25日,蘇聯被俄羅斯聯邦取代。

    如今俄羅斯行政區劃分為8個聯邦區,下分83個聯邦主體:21個共和國、9個邊疆區、46個州、2個聯邦直轄市(莫斯科和聖彼得堡)、1個自治州(猶太自治州)和4個民族自治區,2014年3月,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以聯邦主體身份加入俄羅斯。“這個國家會讓人想起一個接一個套在一起的套娃。”“在空間結構上是一個大帝國,一個向中央集中的封閉空間和一個在政治、民族尤其是經濟等任何方面都保持‘中央—地方’關係的極化地區。”複雜行政區劃設定的唯一解釋是歷史原因。

    從公元9世紀的基輔羅斯、公元988年接受東正教信仰,到彼得大帝時期、1917年羅曼諾夫王朝被推翻,俄羅斯文化路徑與西方特點迥異,它沒有經歷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立憲自由主義時代,而是一種從拜占庭吸收了東正教精神的文化,一種經歷過蒙古人征服和統治,後來又在數百年沙皇絕對權力下發展起來的文化,與其母體拜占庭有很大不同。在此期間,這種文化曾向西方斷斷續續開放過幾次,但每次開放之後,都再退縮回去,使得整個一片大陸長期與世隔絕,外部對其入侵和它對外擴張,都未能從根本上衝淡俄羅斯強力國家的本質。

    地理因素是形成俄羅斯民族性格與文明的首要因素。寒冷漫長的冬季在俄羅斯人身體和心理中,形成懶惰和忍耐,5個月的耕種收穫期,釋放出他們蓄積的巨大能量。沒有自然屏障的大草原不僅激發了馳騁天涯、向外擴張的冒險精神,廣袤的幅員讓它與歐洲大陸中心隔絕,使得俄華人思想上留下強烈的沙文主義特點。

    歷史因素賦予俄羅斯“雙頭鷹”象徵。托爾斯泰指出:俄羅斯文化的背景是深厚的,它融合了東西方的文化,最起碼起源於歐洲。別爾嘉耶夫說它是“巨大的東西方,將兩個世界結合在一起”。一方面,俄文化中具有仁慈、尊敬和自由這些西方人熟知的特徵,另一方面,俄羅斯有黑色的森林,成片的針葉林,不時出現的野獸,狂熱的宗教信徒,神秘的蒙古韃靼人,專制和狂熱盛行……基輔時期的俄羅斯屬於歐洲,莫斯科時期(伊凡三世至彼得大帝前)的則是對歐洲的否定。1497年,誕生於拜占庭的雙頭鷹作為國家徽記首次出現在俄羅斯的國璽上,直至1918年。1993年11月,這隻象徵國家團結和統一的雙頭鷹又“飛”回俄羅斯國徽,杜馬確定它為國家象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對喝酒只吃花生什麼態度?我受不了?